只要和孩子相關的任何事,都可以冠以“親子”名號,本意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參與協作的意思。
比如:親子閱讀 親子游戲 親子運動 以及今天要特別說的“親子手工”。
我一直認為,親子活動,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孩子感興趣的事,父母在一旁鼓勵引導和陪伴。
而親子手工,更是以孩子為主、父母參與輔助完成的手工活動,才是好的親子手工。
可現實呢?實際幼兒園的親子手工作業帶來的是什麼?那就是父母徒增的壓力和孩子暴增的虛榮心!
為什麼呢?繼續看。
孩子三歲開始上幼兒園,期間會有幼兒園安排的各種豐富的活動,以親子手工最為典型,通常是這樣進行的:老師告訴小朋友和家長,幾天後要交一個什麼什麼主題的親子手工,鼓勵小朋友自己動手,然後評比出各類獎項。
接下來,家長就開始找材料,買材料,甚至找專人幫忙完成這個作業。
為什麼會這樣?
2個原因,超出家長和孩子的能力 以及所謂的作業評比。
我們來看看小小的經歷:
小小四歲了,在小班的時候老師佈置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親子作業,《樹葉畫》。小小一路上和媽媽嘰嘰喳喳的說著要撿樹葉的做貼畫,而媽媽也很期待,畢竟樹葉畫對於不太擅長動手的媽媽來說,好像也不那麼難。
於是小小和媽媽減了許多各種各樣的落葉。到家後,看著這些漂亮的樹葉,媽媽問小小你想做什麼呢?小小挑挑揀揀,找出了一片黃色的落葉,開心的說:“我要做小刺蝟!媽媽你看這個葉子像不像小刺蝟啊?”媽媽一看,這片落葉鋸齒狀的邊緣,還真是適合做小刺蝟貼畫呢。接下來小小和媽媽一起找了一張彩紙,拿了膠棒,小小把葉子貼在了紙上,然後給葉子畫了一個小小的黑眼睛,看上去很是可愛。小小拿著這張“作業”,寶貝似的裝在小書包裡,媽媽想是不是太簡單了,又問小小要不要再貼幾個?小小堅定的說不要。媽媽當然是聽小小的,小小的人兒有自己的想法是很寶貴的。
第二天下午,接孩子的時候,小小很沮喪。媽媽忙問怎麼了,小小說老師沒有把小小的刺蝟貼到牆上(展示),貼了其他小朋友的畫。媽媽安撫完小小後回了家。晚上班級群裡老師開始發照片了,也就是被表揚的作品,全是精心製作的“複雜”的樹葉貼畫,一看就知道是家長“幫忙”想的,貼的,甚至還加了很多精美的水彩畫部分。老師對這些作品“提出表揚”,對其他小朋友就一句“再接再厲”,這次活動就算結束了。
就這樣到了中班,老師要求做一本手工書,材質不限內容不限,也還是親子作業。媽媽想上次太簡單,這次手工書起碼可以做三頁嘛,應該會“符合標準”。媽媽問小小想做什麼書,小小想了想,說媽媽我做一個數字書吧,每一頁都寫數字,我會寫到10,可以做十頁的。”媽媽覺得這個想法簡直太好啦,於是和小小一起準備,每一個步驟,都由小小自己想自己決定,數字也由小小自己寫,顏色也隨小小塗上自己喜歡的。媽媽做了一個封面,小小不會寫字,按照小小的想法,媽媽把書名寫了上去。
第二天小小也是歡歡喜喜的交了作業,期待著老師的表揚。放學前,老師在群裡開始進行表揚了,仍然沒有小小。接孩子的時候,媽媽在展示區,看到了很多“手工書”,有的畫工了得,有的文字滿滿,有的一看就是買的。媽媽明白了,像小小用心做的手工書,比較起來確實顯得不起眼。接到小小,媽媽問今天有什麼特別的事嗎,小小哇的哭了,說老師不喜歡她的書,說小小的書太簡單了,說自己想要誰誰誰那樣的漂亮的手工書!媽媽抱了抱小小,對她說小小做的書是最好的,媽媽特別喜歡。可這樣的安慰似乎沒什麼用。
就這件事,媽媽和老師簡單談了談,也是應付似的回覆,媽媽也沒有深究,就這樣結束了。媽媽也知道了學校的套路和標準,接下來的手工作業,母女二人都不在上心,應付了事。往後的日子正常過,小小和媽媽仍然一起做著他們自己喜歡的手工,看起來都“破破爛爛”,卻讓全家人都開開心心,只是對老師要求的作業呈現出不在乎的態度。
其實像小小這樣經歷的孩子數不勝數,大部分被表揚的都是“超能力”的作品,在角落裡的都是天真又笨拙的藝術品。
這樣的評比,這樣的評價,讓孩子失去了興趣,否定自己,甚至要求家長去網上買那些手工作業,簡直就是孩子攀比心的有效啟蒙!
作為老師作為家長作為成年人,我們應該看到家長和孩子做手工的過程,努力的樣子,天真的想法,對自己作品的自豪這些不都是值得我們去肯定去表揚的嗎?這才應該是親子手工作業的目標,不是嗎?
雖然不是每個老師都這樣,但有這樣行為的老師還是佔很大一部分。
遺憾的是這樣的手工作業,已經變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