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將捕撈上來的白蝦裝進網箱中。記者 林志華 攝
“這一批南美白蝦已經養殖了半年時間,大概20條蝦就有1斤,隨著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也能賣個好價格。”6月11日下午,雷州企水鎮望樓村蝦農陳愛榮一邊看著工人在蝦塘中捕撈,一邊安排好岸上的工人做好將白蝦裝進網箱的準備。
今年50歲的陳愛榮是一名老蝦農。陳愛榮說,自從嫁到望樓村,她就開始和丈夫鄧八一起養蝦,至今已有26年“養蝦史”,可以說是“媳婦熬成婆”了。受疫情影響,今年初消費市場不夠景氣,蝦價低迷;目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市場呈現回暖趨勢,蝦農有個好收穫。
鄧八說,現在他家的養蝦規模為200多畝,當天從一口20多畝的蝦塘裡捕撈白蝦,20條為1斤的白蝦賣到50元/斤,較年初的行情已回暖不少,這大大提振了蝦農的養殖信心。
記者在現場看到,4名工人在蝦塘中一字排開,每個人都用雙手有力地掌控捕蝦網具向前移動,到了對岸後再折返回來。生猛的白蝦在網具中跳來跳去。一旦靠岸,他們馬上將白蝦裝進一個個網箱中。岸上的工人快速將裝有白蝦的網箱在盛滿冰水的塑膠桶裡過水一遍,然後由摩托車運送到大路邊的貨車裡。大家各司其職,分工明確,緊張有序地作業,最大限度地保障白蝦的成活率。
望樓村的鄧福保是一名有30年“養蝦史”的老蝦農,對養蝦很有經驗。他說,現在蝦農基本採取“蝦、魚、蟹”的混養方式,這有助於降低風險、提高經濟效益;風調雨順時,一般一畝蝦塘一年可以賺得1萬元,當然養蝦也要面臨顆粒無收的高風險。
如何做大做強蝦業呢?今年,望樓村陳愛榮、鄧福保、鄧於榮、鄧小英、鄧翠英等5名老蝦農共同商量,最終決定成立雷州市源茂種養專業合作社,目前養殖規模為300多畝,以後將會根據實際情況擴大養殖規模。他們紛紛談到,從“單打獨鬥”到“抱團養蝦”,進一步增強他們的養殖信心,大家平時加強養蝦經驗交流,一心要經營好合作社,相信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夠讓日子過得更加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