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舉行聲勢浩大的閱兵式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週年。普京還以自己名義發表了萬字長文《第二次世界大戰75週年的實際教訓》,可見俄羅斯的重視程度。
俄羅斯這是要爭二戰歷史的解釋權。雖然距離二戰勝利才過去了75年,但那段歷史已經被一些國家利用話語權的優勢塗改得面目全非。
美國更是篡改歷史的行家。美國副總統彭斯1月份在以色列大言不慚地說:“美國士兵們拯救了歐洲大陸,士兵們打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大門……”
到了2月份,美國駐丹麥大使館又發文稱是美國人解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
蘇軍攻克柏林的經典圖片,在臉書上被刪除,發圖的業餘著色師奧爾加·什爾妮娜(Olga Shirnina)的賬號還被凍結處理。“今日俄羅斯”(RT)的其編輯嘗試上傳該照片後也收到同樣的訊息:“你的發帖違反了我們社群規定有關危險人物或組織的內容。”然後照片很快就從網頁上消失。
美國人就這樣毫不臉紅地歪曲歷史,把別人的功績據為己有。
這樣的歷史操作早就開始,以至於很多人還以為美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大貢獻者。以為是美國拯救了歐洲和世界,好像是美國帶領歐洲戰勝了法西斯。
納粹德國90%的軍事力量都損失在蘇聯的東線戰場,但是蘇聯的貢獻被有意識的消解了。蘇聯的角色被抹掉了,中國的作用也很少有人提。
現行的國際秩序就是在二戰勝利的基礎上形成的,對歷史解釋權關係著現實的國家利益。
二戰歷史解釋權的爭奪戰是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深諳歷史解讀重要性的美歐,早就打響了第一槍。
既然有人要歪曲歷史突出自己,就必須有人站出來還原歷史。
在二戰歷史的爭奪戰中,陣營分明。美歐是一個陣營,中俄站在一起。這跟現實的世界格局也基本一致。
美國敢這麼做,攬蘇聯之功為己有,除了有蓬佩奧說的“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的“美國榮耀”神功護體外,也是欺負蘇聯已經不在了。
不僅如此,歐洲議會2019年9月19日透過的“歐洲記憶對歐洲未來的重要性”決議案,直接指責蘇聯與納粹德國一起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美歐的二戰敘事中,蘇聯不僅僅不再是戰勝納粹貢獻最大的國家,而且還成了戰爭發生的原因。
但俄羅斯高調紀念衛國戰爭勝利,並不是為了給蘇聯正名,而是為了俄羅斯的現實利益。
我看了俄羅斯的閱兵式和紀念活動,俄羅斯捍衛歷史的努力雖然清晰可見,但侷限性還是相當明顯。
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的勝利,儘量淡化蘇聯的因素,閱兵式氣勢恢宏,但閱兵式上的蘇聯因素太少。整個紀念活動,都很少有蘇聯的元素,更看不到列寧和斯大林的位置。
這種處理讓衛國戰爭的勝利看上去缺乏主體,俄羅斯紀念的是一個主體缺位的衛國戰爭勝利。
是誰贏得了衛國戰爭?是蘇聯。俄羅斯只是蘇聯遺產的最大繼承者,但俄羅斯並不能完全取代蘇聯的歷史角色和歷史位置。
俄羅斯也並不是蘇聯政治遺產的繼承者,現在俄羅斯實行的制度是對蘇聯制度的否定。
正因此這個因素,俄羅斯想越過蘇聯這個主體去紀念衛國戰爭勝利,這導致紀念活動多少有點不倫不類,從中可以看出俄羅斯官方對待蘇聯的矛盾心理。
俄羅斯希望能夠從紀念衛國戰爭勝利,重建俄羅斯人民的自信,並在國際政治博弈中獲得更為有利的位置,紀念的目的也僅此而已,所以還要在紀念衛國戰爭勝利的同時,與蘇聯進行政治切割,這樣才符合俄羅斯的政治正確。
問題是這樣的處理,就無法解釋一個問題,沒有蘇聯制度的因素,蘇聯人民能否贏得衛國戰爭的勝利?
正如普京在萬字長文裡說的那樣:“1941年6月22日,蘇聯面對的是世界上實力最雄厚、動員能力最強、技術最先進的軍隊,幾乎整個歐洲的工業、經濟和軍事潛力都在為它工作。不僅是德國國防軍,還有德國的僕從國、歐洲大陸其他許多國家的軍事部隊,都參加了這次致命的入侵。”
要不是依靠社會主義的動員體制和組織能力,靠什麼面對這樣的戰爭機器?被稱為擁有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沒多長時間就崩潰了。
因為自由資本主義的戰爭動員能力,根本無法匹敵德國的國家主義體制,頂不住德國的閃電戰。英國靠著英吉利海峽和強大的海軍,才倖免於被德國佔領。
只有社會主義能夠在動員能力方面超過國家主義,能夠動員和組織起全社會的力量,頂住納粹德國的進攻。
現在的人都在痛罵著法西斯主義的同時,慶祝著戰勝法西斯主義的勝利,還咒罵著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才是法西斯主義的剋星。
俄羅斯並不想承認蘇聯社會主義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但又需要蘇聯創造的輝煌歷史。
這說明俄羅斯並沒有從對蘇聯的歷史虛無中徹底走出來,無論俄羅斯怎麼重視捍衛蘇聯的衛國戰爭勝利,都只能是部分地有選擇性的。
因為現在的俄羅斯是否定蘇聯制度的產物,肯定了蘇聯制度的合理性,就否定了俄羅斯的合理性。雖然俄羅斯有時候也不得不承認蘇聯的制度對於贏得衛國戰爭勝利的作用,但更多時候是迴避這個問題。
俄羅斯也需要依靠否定蘇聯制度的合理性,論證現行體制的合法性。
就是普京本人,對待蘇聯都是這樣一種矛盾的態度。既痛惜蘇聯的解體,又不怎麼認同蘇聯的制度。
這從他對於“十月革命”的態度可以看出端倪。
2006年,在紀念俄國議會(國家杜馬)成立100週年招待會上講話時,普京說1906年成立的第一屆國家杜馬的活動是“俄羅斯追求民主”的“鮮明例證”。
他認為“1917年革命終止了經選舉合法產生的代表機構的活動。對此我們不應當忘記。我們不應當忘記政治極端主義可能給我們國家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
2013年3月14日,在會見俄羅斯軍事歷史協會成立大會與會者時,普京多次使用過“十月政變”這個名稱用來指十月革命。從普京對於十月革命的稱謂,不難看出他本人對十月革命的態度。
2017年,普京質問:“不透過革命,而是沿著演變的道路——不付出國家遭到毀壞、千百萬人命運受到殘忍損害的代價,沿著漸進的持續前進的道路,難道就不能發展了嗎?”
最反應普普京態度的是一句話:“誰不為蘇聯的解體而惋惜,誰就沒有良心;誰想恢復過去的蘇聯,誰就沒有頭腦”。雖然也有人說普京本人並沒有說過後半句。我認為無論普京有沒有說過,普京都不會反對後半句。
他說蘇聯的解體是“20世紀最嚴重的地緣政治災難”,是從民族主義的角度,而不是社會主義的角度肯定蘇聯。
普京對十月革命態度是持否定態度,對於蘇聯的制度也大抵如此。在普京心裡,俄羅斯在政治上寧願跟1906年的俄羅斯對接,也不是跟蘇聯的政治對接。
普京想要的是蘇聯的地理版圖和地緣影響力,但又不想要蘇聯的制度。
這足以說明普京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但不是一個共產主義者。
普京對十月革命的立場和評價反映了普京的民族主義價值觀、歷史觀。
這次紀念衛國戰爭,依然是反映了普京的民族主義價值觀和歷史觀。普京在捍衛衛國戰爭歷史的萬字長文中,依然說:“斯大林及其手下確實應該受到許多合理的指責。我們記得該政權對本國人民犯下的罪行......”
真正對本國人民犯下罪行,讓人均壽命降低四歲的,不正是蘇聯的解體和制度的轉換嗎?
普京的這種價值觀和歷史觀,決定了普京的執政理念和俄羅斯現行的道路選擇。
普京想要俄羅斯重新強大,但他選擇的現實路徑又不是社會主義。
比如在經濟上,他比較相信市場的作用,他認為市場經濟能夠“對變化、技術革命和新技術制度”不再遲鈍,他雖然有時候也說:“計劃經濟有一定的優勢,它可以集中全國的資源來執行最重要的任務。”但他又認為計劃經濟“對變化、技術革命和新技術制度的遲鈍最終導致經濟的崩潰。”
蘇聯的崩潰是因為計劃經濟?這一點完全不符合事實。
蘇聯的經濟平均增速雖然從50年代的10%以上,60年代的7%,70年代的5.5%,降低到80年代的3.1%。一直到1990年葉利欽當選為俄羅斯蘇維埃會議主席,對蘇聯的經濟秩序進行嚴重的干擾之前,蘇聯的經濟都是正增長。
1990年,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開始自由競選,蘇聯第一次出現了經濟負增長-2.4%。1991年蘇聯取消了計劃經濟體制,實行市場經濟和私有化改革,蘇聯經濟當年下降了12.8%。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實行全面市場化,1992年到1994年的經濟分別下降14.5%、8.7%、12.7%。
不是蘇聯制度本身,而是蘇聯末期的改革把蘇聯送上絕路。因為這種改革並不是為了完善社會主義制度,而是為了否定社會主義。
如果因為蘇聯的經濟增速低,就下結論是蘇聯的制度問題,那美國的制度更有資格被否定,就是蘇聯增長速度最慢為平均3.1%的80年代,美國的增長率也不過3%。俄羅斯實行市場化後的經濟平均增速跟蘇聯更沒法比,更應該反思。
就是從民族主義的角度看,蘇聯用三十年不到的時間,用公有制和計劃經濟成為超級大國,資本主義還有比這個更快的發展和更大的成功?
俄羅斯自從告別計劃經濟走市場化道路,至今也已經有三十年,為什麼俄羅斯沒有重現蘇聯的昔日榮光,達到蘇聯的成就呢?
現在的俄羅斯除了依賴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就靠吃蘇聯的老本了。不但未見到俄羅斯透過市場經濟對於“變化、技術革命和新技術制度”的靈敏反應,反而從科技創新到製造業,都無法跟蘇聯比。
時間給了市場經濟三十年,俄羅斯人民也給了普京二十年,但普京卻未能還給俄羅斯人民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現在的俄羅斯雖然也是世界重要一極,但已經不具備參與世界巔峰對決的資格,只能維持一個二流國家的存在,這個地位還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蘇聯打造的軍事基礎。
普京的歷史觀侷限性,限制了他要讓俄羅斯重新強大的努力成果。
普京雖然是當世的政治高手,但與斯大林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斯大林二十年時間,讓蘇聯成為世界第二。普京能嗎?
如果今天的俄羅斯面對一個如當年納粹德國那樣強大的國家,以整個歐洲的工業能力支撐的軍事力量的進攻,俄羅斯除了依靠蘇聯建立的核保護傘,有蘇聯那樣的動員能力嗎?不能。
真到了那個時候,面對那樣嚴峻的考驗,俄羅斯的內部資本已經在各打算盤,有的算計著如何投降了。
資本是世界現象,大多數資本家是世界公民,只要有利潤,只要有能力移民,哪裡不是一樣過呢?
國家的利益,對不能隨便移民的普通老百姓來說,才更具有遮風擋雨的作用。所以,普通人愛國,資本家不愛國,這太正常了。
正因為如此,自由資本主義的國家動員能力不如國家主義,國家主義的動員能力不如社會主義。
因為自由資本主義國家資本的因素最多,國家主義次之,能夠對資本有一定的制約能力。
普京和斯大林的差距既是認知水平的差距,更是俄羅斯現行的資本主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之間的制度差距。
社會主義制度雖然有探索的性質,並不完善,存在著這樣的或那樣的問題,但依然表現出遠強於資本主義的優勢。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差距是一種代際差距。
到底哪種制度具有優越性,歷史已經給出答案。
俄羅斯不僅僅經濟增速整體遠不如蘇聯,連蘇聯時期的工業體系都沒有了,大力發展市場體制三十年都沒有能夠重建俄羅斯的工業體系。
現在的俄羅斯還有什麼著名的製造業品牌,除了伏特加,我是一時想不出什麼。
沒有強大製造業和完整工業體系,俄羅斯如何重新強大?
普京不改變自己的歷史觀,不糾正對蘇聯制度的偏見,再給普京二十年,也是一樣。
蘇聯在斯大林時代,蒸蒸日上。在斯大林之後,雖然因為修正斯大林的路線,腐敗加重,但還遠遠沒有達到貧富懸殊的程度,更沒有達到美國那種很多腐敗形式已經被合法化的程度。
蘇聯的國力沿著慣性繼續提高。到了70年代,不僅僅美蘇爭霸,而且蘇聯還在全球範圍內佔據主動。
站在蘇聯普通民眾的角度,更是無論從哪個角度,否定蘇聯的理由都不成立。
蘇聯崩潰,付出代價最大的是蘇聯普通民眾。蘇聯的紅旗落地之後,俄羅斯的一些姑娘不得不到世界各地靠出賣尊嚴生活。
中國人民當從蘇聯人民的教訓中警醒自己。
走美歐希望俄羅斯走的道路,怎麼可能會變得跟歐美一樣強大,更不用說超越。
只要俄羅斯繼續否定蘇聯的制度,西方戴在俄羅斯頭上的枷鎖就繼續存在,俄羅斯的發展就突破不了美歐容忍的限度。
這對中國也有深刻的啟發。
為什麼只有社會主義只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只有發展中國?這是中國近現代一百年試錯之後的經驗,我們的昔日鄰居蘇聯的經歷也從反面給我們提供了前車之鑑。
很多中國人都很推崇普京,但中國需要的還真不是普京。
普京領導俄羅斯的二十年,給我們的啟示是,依靠民族主義,很難實現國家的真正強大。
普京的貢獻是打擊了國內的買辦資本,重塑了俄羅斯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打壓了俄羅斯的精神西方人,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沒有普京,俄羅斯會沿著市場化——私有化——買辦化的道路走到再次解體;但俄羅斯距離再次真正的強大,還差一個社會主義制度。
社會主義才是俄羅斯想重新強大的唯一解,但普京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中國的宏大目標,也不是透過民族主義就能實現的。
社會主義才是中國崛起、實現民族復興的最優解。
中國的紅旗還在飄揚,新中國建立的社會主義體制因素,還在發揮作用,在肆虐全球的公共衛生危機中,這種體質因素的優越性,表現地很充分。
蘇聯沒有倒在熱戰裡,成立初期面對十六個國家的軍事幹預,後來面對把歐洲列強打得落花流水的納粹德國,都挺住了;
最後卻因對捍衛歷史的警惕性和自覺性不夠,放任內外實力對自己的歷史進行攻擊,輸掉了歷史解釋權的戰爭,政權自我崩潰、聯盟自己解體。
蘇聯留給我們最大的前車之鑑是,要警惕那些以各種名義詆譭社會主義歷史以及透過各種手段進行私有化的內部各種勢力。
他們從歷史做文章,就是為了在現實中搞經濟私有化,並進行政治西化,誤導中國走上資本主義的邪路。
這些才是能夠阻擋中國前進的最有威脅的勢力。
(責編:金紫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