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赫魯和蒙巴頓夫人一見鍾情,兩人常常約會,為何蒙巴頓卻不介意
說起蒙巴頓,就不能不提印巴分治,正是在他的主持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分為兩個國家,開啟了印度教和穆斯林間的敵視和仇殺。迄今為止,圍繞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後發動了三次印巴戰爭,相互間的炮擊和襲擾更是不計其數。
當年,就在英國駐印總督蒙巴頓,忙於印度獨立事宜不可開交之時,隨他一同前往印度的夫人埃德溫娜,卻和印度總理尼赫魯,一見鍾情,相互愛慕,兩人常常在蒙巴頓外出工作之際,在總督府高調約會。
(蒙巴頓和埃德溫娜)
對於這一切,蒙巴頓心知肚明,但他卻沒有像普通男人一樣疑心重重,暴跳如雷,也沒有對妻子和尼赫魯“超越友誼”的交往加以干涉,這是為什麼呢?
一、金童玉女,夫唱婦隨
1900年,蒙巴頓出生於英國溫莎的王室家庭,自小聰穎好學,能說流利的德語和法語。13歲就考上了英國奧斯本皇家海軍士官學校,後進入海軍戰列艦服役。
一戰結束後,帥氣的蒙巴頓被保送至劍橋大學,他廣交朋友,四處參加各種派對,1920年夏天,在倫敦的一次舞會上,年僅20歲的蒙巴頓,遇上了英國最為著名的財政專家歐內斯特.塞爾爵士,最喜愛的孫女埃德溫娜,兩個年輕人一見鍾情,墜入愛河。兩年後,這一對新人喜結良緣。
(蒙巴頓夫婦和甘地)
二、一見鍾情,紅杏出牆
二戰結束後,在東南亞戰場頗有名望的蒙巴頓,被英國首相艾德禮任命為駐印總督,處理印度的獨立事宜,埃德溫娜則陪伴丈夫走馬上任。
善於交際的蒙巴頓夫婦,很快和印度上流社會打成一片,聖雄甘地是他們最親密的朋友。就在這時,一位印度政治家的闖入,讓夫婦倆原本平靜的生活,頓起波瀾,這個人就是尼赫魯。
早在二戰蒙巴頓擔任東南亞盟軍統帥時,兩人就有過一面之緣。蒙巴頓赴任駐印總督後,雙方的交往很快密切起來。特別是聖雄.甘地遇剌身亡後,尼赫魯實至名歸,成為印度的政府總理。
(二戰時蒙巴頓和孫立人)
尼赫魯認為,蒙巴頓夫婦遠道而來別無他圖,為人真誠友善,值得信任,尤其是蒙巴頓的夫人埃德溫娜,高貴優雅,氣質過人,更是讓尼赫魯一見傾心。
埃德溫娜又何嘗不是呢,尼赫魯家族屬於印度最高種姓,從小就在英國受到先進的教育,這讓他顯得博學多才,風度翩翩,尤其是他靦腆的微笑,更顯得氣質不凡,讓人無法抗拒。
1948年5月13日,當尼赫魯陪同蒙巴頓夫婦前往西姆拉鄉間踏青時,他突然感到對於埃德溫娜的感情,已經達到難以控制的地步,在他寫給她的信中,大膽表白了自己的愛意,而埃德溫娜則欣然地接受,對尼赫魯含情脈脈,暗送秋波。
(《總督之屋》尼赫魯和埃德溫娜劇照)
根據蒙巴頓夫婦的女兒帕米拉的回憶錄記載,埃德溫娜並不願意陪伴在女兒身邊,她喜歡在印度上流社會的男伴中穿梭,為了彌補母愛的缺席,她找到兩隻小袋鼠,一頭小獅子,還有一隻愛吃蜂蜜的小熊,陪女兒度過童年時光。
三、心知肚明,寬容以對
帕米拉認為,母親埃德溫娜和尼赫魯戀愛的事,是真實存在的,兩人共享柏拉圖式的精神世界,並無肌膚之親。
巴基斯坦《快報》援引尼赫魯助手的日記稱,埃德溫娜多次趁蒙巴頓不在時,和尼赫魯約會,至於蒙巴頓伯爵本人,很清楚妻子和尼赫魯之間的戀情,只是他並沒有干預。
對於妻子和尼赫魯之間超常規的交往,蒙巴頓心知肚明。不過,在情感的戰場上,面對深愛的妻子和親密的戰友,他顯示出不同尋常的胸懷和氣度,始終保持著寬容的心態和自信的鎮定。他深信妻子和尼赫魯之間只是精神上的愛情。
(尼赫魯和埃德溫娜)
蒙巴頓甚至暗自慶幸,由於埃德溫娜和尼赫魯的交往,她的火爆脾氣開始收斂,變得溫順體貼,家庭氣氛快樂了許多。
四、查閱情書,了卻心結
在蒙巴頓的回憶錄中,埃德溫娜曾經寫過一封信給他,請求他代為保管尼赫魯寫給她的情書,可以看出,埃德溫娜相當瞭解蒙巴頓,知道他不會為了自己和另一位男子的暖昧吃醋。
1960年,埃德溫娜在一年一度的東南亞旅行中,在睡夢中猝死,遠在英國的蒙巴頓傷心欲絕,他在回憶錄中寫道:現在除了工作,已經生無可戀。
(蒙巴頓和印方尼赫魯和巴方真納討論“印巴分治”)
不過,蒙巴頓畢竟是個男人,對於妻子和尼赫魯的精神戀愛,心底仍然存在疑慮,埃德溫娜去世之後,他迫不及待,讓女兒帕米拉仔細查閱了尼赫魯寫給埃德溫娜的情書,看來,他當初的寬容和大度背後,還是有那麼一絲絲的醋意和不安,而這種表現,才是真實的蒙巴頓。
參考資料:《印度之夏:帝國末日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