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他們是最近接上帝的軍隊,教廷“神之警衛團”,成軍已經500年

由 濮陽南煙 釋出於 經典

梵蒂岡,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全部國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和天安門廣場相當,而且,這麼小的區域,還被義大利四面包圍。

不過,對於全世界10多億的天主教徒來說,梵蒂岡再小,那也是心中最神聖之地,是離“天國”和“上帝”最近的地方。

梵蒂岡沒有軍隊,守衛教廷的是“神之警衛團”——瑞士近衛軍/Swiss Guards。


“國中國”梵蒂岡,前身是教宗國,它的獨立主權國家地位,來自於1929年簽訂的《拉特蘭條約/Patti Lateranensi》。《拉特蘭條約》確定梵蒂岡為主權國家,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國內實施政教合一,教皇是國家元首,任期終身。

從法理上說,梵蒂岡城國在1929年2月11日這一天正式建國,而守衛這個國家的瑞士近衛軍,歷史已經超過500多年。


從15世紀開始,瑞士近衛軍就出現在教皇身邊,不過,當時他們並非是教皇的唯一保護者。

當時所謂的“瑞士近衛軍”,僅僅是一群為了尋求生計,而離開瑞士闖蕩交換教宗國的男人。雖然他們“組團”護衛教廷,實際上,稱其為“僱傭兵”更合適。

但是,這些瑞士傭兵,嚴守紀律、忠心耿耿,使用歐洲長戟戰略佈局,這讓他們在15世紀成為最強的兵團!


1527年5月6日,瑞士近衛軍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當時,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麾下的軍隊,血洗羅馬城。羅馬城守軍並不多,僅有民兵5000餘人,以及這支僱傭性質的瑞士近衛隊。

沒想到的是,所有人面對敵方大軍落荒而逃,唯獨瑞士人堅守到最後。

在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Church))的臺階上,瑞士近衛軍決死苦戰,189人當值,幾乎全部戰死,僅有42人生還。

瑞士近衛軍奮勇作戰,掩護教皇克萊門特七世,有時間從秘密通道安全逃出。


歷史上將這次攻擊羅馬城,稱為“羅馬之劫”,可是,這四個字無法說盡世事變遷。

單純從雙方主人公來說:“進攻方”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就是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皇帝、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首位國王——卡洛斯一世(Carlos I)。

在他的統治下,西班牙殖民地遍佈全球,查理五世或者卡洛斯一世,是第一位定義“日不落帝國”的君主。他曾經自豪地說,“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而自此三百多年後的英國,是第二個靠侵略殖民實現“日不落”的帝國。


另外一方“防守方”,在瑞士近衛軍掩護下,倉皇出逃的教皇克萊門特七世,他的本名是朱利奧·迪·朱利亞諾·德·梅第奇(Giulio di Giuliano de' Medici),他是第二位出身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教皇,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在他之後,就是復興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第一代托斯卡納大公。

“羅馬之劫”中,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一方,主帥夏爾三世被長槍刺中,搶救回營房後不久即宣告死亡。而他的進攻,徹底改變了歷史,經過“羅馬之劫”,義大利文藝復興就此結束,不過對於“瑞士近衛軍”來說,這群以命相搏的忠勇漢子,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經過這次災變,“瑞士近衛軍”終於正式成軍,這支隊伍只招收瑞士人。文藝復興後三傑之一的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為他們設計出紅藍黃彩條制服,和黑色禮帽。

至今軍裝未變,穿戴上身依舊彷彿從中世紀走來的勇猛騎士;

只招收瑞士人的規則未變,並且愈加嚴格,只招收出生於瑞士蘇黎世周圍德語區的年輕人,他們年齡在19歲以上,最大不得超過30歲,身高不能低於174釐米,信仰天主教,同時受過良好教育,沒有不良紀錄。

在如此嚴格的徵兵條件上,還有一條更為重要:“瑞士近衛軍”不公開招募,只能內部舉薦。


現在的“瑞士近衛軍”,不但是聖域梵蒂岡的守衛者,也領銜擔當各種教會儀式的護衛隊。

他們依舊手持歐洲長戟,穿著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制服,依舊把5月6日當做新兵入伍的日子,以此紀念為保護教廷而戰死的147位瑞士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