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電影《葉問》上映後,一時之間又引起了一股功夫熱,在電影中,葉問這一個為人和藹、詠春精絕的武術大師讓人們把目光又放回到那個動亂年代裡的武術發展。而這之中,就有一個葉問的老前輩,以拳法精妙槍法絕頂而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這個人的名字,就是人們常聽到的李書文。李書文生於1860年,正是朝廷腐敗、社會動亂、外敵環伺的時候。因此,李書文小時候就有一顆保國安邦的心,並且拜入當時的八極拳正統傳人張景星門下,勤勤懇懇學了三年。
因為練功刻苦,李書文深得師傅喜歡,在師傅的引薦下,李書文又跟師伯黃士海學習槍法。在這段時間裡,李書文練功完全達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走路都在練功,跟隨著腳步的節奏不斷揮拳揮掌。後來練槍了,就不斷揮槍挑槍,讓師傅們讚歎不已。
同時,他也在練氣,事實上就是不斷鍛鍊增強體魄,讓肌肉能夠隨心控制進而用最精準的力打出就好的效果。為了降低自己在實戰中的痛感,以保證對敵時頭腦足夠清醒,李書文就不斷徒手擊打院子裡樹木,一時之間院裡的槐樹棗樹都被他打死,再也無法迎春發葉了。
練槍的時候,為了鍛鍊運槍的精度,他還是拿院子裡的棗樹當目標,一邊練習招式套路一邊以槍刺棗,結果棗樹不僅被他錘死了,連果子都被他刺完了。之後他用拿銅錢來練,隨著這樣勤奮地練功,李書文的拳法槍法慢慢臻入化境。
1895年時,袁世凱聘用各國武藝超絕之人來訓練自己的精銳部隊,同時也邀請了李書文的師傅黃士海,但黃士海年事已高,哪能擔得起這種差事,便讓武功已然出師的李書文前去。
李書文身形矮小,當他扛著那杆兩米大槍進入練武場時,立即遭到了當時在場日本人的譏笑。李書文卻不為所動,只是持槍屹立於場上,以眼神挑釁日本教官伊藤太郎,伊藤便立刻彈將而起,持刀殺來。
當年正是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李書文字就看日本人不慣,這時上了練武場,比試之間可不論生死,正好給他機會能殺幾個日本人。交手僅僅一個回合,李書文便刺穿了伊藤的喉嚨。
而後日本教官連上三人,各個面色猙獰,但李書文運槍卻行雲流水,似蝴蝶穿梭在花叢一樣躲避著三人的攻擊,試探出了虛實之後,李書文立即發力,又是僅僅幾個招式,三個日本教官就全都一命嗚呼了,從此“神槍李書文”之名便名滿中華。
此後,李書文又接連擊敗俄國拳皇、日本教官岡本等。其一生之中縱橫武林,在40年內都未逢敵手。而且他行跡不定,出師之後就在四處闖蕩,連具體收了哪些弟子都無人知曉。
此外,李書文還是十分尊師重教,他在後來的成功,是多虧於兩個師傅孜孜不倦的教導的。因此,在1910年李書文擊敗俄國拳皇時,當時的宣統皇帝就想要讓李書文當他的近衛隊總教習,但當時黃士海正臥病在床,李書文便拒絕了。
李書文還經常將自己賺來的錢用來接濟鄉親們。在比武時因為武藝高強且專注認真,李書文出手必定傷人,但他卻從不耍任何陰謀詭計,都是從正面擊敗對手。而且,死在李書文手下的,基本都是外國侵略者,也算是漲了中華之士氣了。
而這樣一位武術大師,最終在1934年時因為突發腦溢血而去世了,享年72歲,這個年齡也算是壽終正寢了。而他的事蹟,精神和武德都被後人所銘記,也影響了之後修武的人,而葉問也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