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迅猛的德國,第一次和平條約的簽訂,霸權主義的發展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小探探八卦圈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在當時,風雨飄搖的清政府也被捲入其中,對我國造成了積貧積弱的情形,也因為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而讓民族抬不起頭。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歐洲戰場,讓我們不得不去關注的,可能還是作為敵對國的德國。當時德國的不可思議的發展,其工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國內風氣逐漸發展,促使了其霸權主義的抬頭。與此同時,在那時還是日不落帝國,風光一時的英國,與德國已經是多年曆史死對頭的法國以及漸漸崛起的共產主義陣營俄國都是這場戰爭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最終,德國的擴張和霸權主義並沒有得到實現,世界和平也終於開始到來。其中,著名的《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合約》就對各個國家的後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一戰期間德國工業在每次戰爭期間,我們都能看到國家之間常常為了各自的利益簽訂各種外交和約,但你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第一次條約是在哪裡簽訂的嗎?在1918年2月9日凌晨,白俄羅斯城市佈列斯特並不平靜,因為即將簽訂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一個外交和約。作為重大的歷史時刻,這場和約簽訂的整個過程都被完整記錄了下來,這場談判可以說是超現實主義的一次談判過程,我們可以在後期記錄中窺得其中場景。在一處豪華的大廳中,德國的代表和同盟者們正襟危坐。他們一個個都打著黑色的領結,身體微微傾斜,一副驕傲做派。而他們的對面坐著不久後將會被稱為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新興國家的代表團們。這個新興代表團的組成則非常有意思,除了有幾位猶太人知識分子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奇特的人出席。比如,曾經因為行刺一位長官而被投入監獄剛剛刑滿釋放的比岑科夫人,還有一位在會議出席人確定的最後一刻在首都街頭被找到的農民代表,以及許多在以前沙俄體制中的俄羅斯人,其中就包括一位海軍上將以及部分軍事方面的專家。德國的機械製造之所以要把各色各界的人們一起帶來是因為他們更加了解結束戰爭和撤離前線的技術細節(最有趣的是其中有一位是一直堅持寫日記且愛玩弄黑色幽默的專家,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在富麗堂皇的談判大廳裡,為了方便記者們拍攝,他們擺出各種各樣的姿勢。當然,毋庸置疑,談判的最終結果是和平。漫長的\"一戰\"已進行了將近4年,這場戰爭造成了數百萬人的傷亡,並同時使戰爭爆發前這個世界上曾經最值得驕傲的創造——歐洲文明毀於一旦。戰爭同時還摧毀了沙皇統治的俄國。在1917年11月布林什維克以革命的方式奪得了新俄國的政權,並且承諾要實現國家和歐洲的和平景象。最後,他們在一位德國人的口述下得到了他們曾經承諾和期待的和平。不得不說,此次簽訂的《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的條款可以說是非常高明。德國人在條約中並沒有佔領太多的領土,他們所做的,是向世界宣佈和公開了俄國西部和高加索地區從此有了自己的獨立權利。這一最終的結果導致當時劃定的邊界與今天的非常相似了。巴爾幹半島各國和高加索地區各國(還包括芬蘭)都逐漸在一戰和沙俄的陰影下宣佈獨立了。一戰時士兵此處最重大的問題是烏克蘭。烏克蘭擁有4000萬人口和曾經的沙皇俄國大部分的煤鐵資源。在佈列斯特,德國人就是和一些不說烏克蘭語的,並且令人感到無語的大學畢業生以及投機銀行家代表們於2月9日簽署了那份被全程記錄下來的合約簽訂,隨後,布林什維克的代表在幾天後,也在該合約上簽字。當俄羅斯擁有了烏克蘭,像美國;而沒了烏克蘭,它就僅僅只像大部分地區都是冰雪的加拿大了。《佈列斯特和約》中提到的眾多國家,在很多年後蘇聯解體的時候又都重新獲得了獨立。戰時德國軍官在1918年時,它們曾經是德國的衛星國,而在今天,德國依舊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但是若與\"一戰\"時相比,卻存在天翻地覆的變化了:我們可以回想那個時候,德國希望實現的最後目標是要建立一個強大且讓其他國家俯首稱臣的德國。可現在,它的這個目標顯然是無法實現了,甚至不可表露。與之前的傲氣凌人,不可一世相比,現在的情況又恰恰相反了。如果想要使德國自覺且有擔當地承擔起它在國際事務中的責任倒是開始變得有些困難了。畢竟如今,現在全世界通用的語言是英語,我們學習的也是英文,而非德語。但是在一戰期間,德國權勢很大的時候,每個人都不得不講德語。我們現代的歐洲是《佈列斯特和約》中的關於人性尊嚴一部分的再現,而對於在歐洲發揮重大作用的德國,我們仍然有許多重要事情需要再次說明。1871年,在俾斯麥的正確領導下,法國戰敗,德國的這次勝利使她順利崛起,最終成為當時最強大的霸權國家,並把當時經濟發達的法國也遠遠地甩在了後面。經過了幾年的發展,德國首都柏林已然成為了當時的雅典,變成了一個可以在那裡學到任何你想學到的重要東西的地方,比如在當時世界上非常火的音樂、物理學、工程學和哲學(我們甚至可以從那個時代具有紀念價值的單位術語\"赫茲\"、\"馬赫\"、\"倫琴\"、和\"狄塞爾\"等,以及為建造現代世界所起到重大作用的那些發現,都出自於當時的德國)。戰時德國裝備此外,在文學和政治方面。當時著名的英國內閣中有多名成員曾在當時德國的大學讀書,甚至其中的擔任陸軍的長官還曾翻譯過叔本華的作品。在《佈列斯特和約》的談判之前與以後,當時德國國內的化學家和工程師的創造和發現可謂奇思妙想爆棚。其中,非常著名的就有費迪南德·保時捷在同盟軍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影響行軍進度而發明的四輪驅動的車,從而大大加快了前進的速度。工業上,在當時的魯爾區,煙囪眾多,其水平幾乎趕上當時英國發達的工業區水平。當然,魯爾區後期造成的嚴重環境汙染就是以後要說的話題了。與此同時,正像當時丘吉爾所承認的,德國在當時一段時間確實創造了驚人的戰爭成果,由於取得了德意的卡波雷託戰役、德英的三月攻勢這樣的勝利,它所展現出的自傲與精神狀態,更是其對手協約國方面裝備落後計程車兵們所無法完全擁有的。一戰後歐洲廢墟隨著德國工業的日益發展,德國人的民族自豪感也開始逐漸增長,這些成果使他們開始變得驕傲自大,頭腦不清楚。而俾斯麥一直是清醒又審慎地因為他可以預見到,一個日益強大的德國,可能會使周圍國家團結起來一起對抗它。但是,新一代的統治者正意氣風發,而且躊躇滿志。他們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年輕的威廉二世,在1889年登基的新德皇。這位德國皇帝開始模仿的榜樣是英國。英國在當時極為富庶,而且是當時的海外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而且從制度方面來說,英國是保守的,這個國家的最大特點是無論什麼事情都有歷史淵源。但是,它也在引領時代,英國所產出的工業品佔世界貿易的大部分。而他所具有的龐大的海軍則保障了他包攬一切的地位。德國開始像英國平齊,渴望變成一個擁有龐大海外殖民地的帝國。於是,在威廉二世的領導下,德國在以後所具有的霸權追求和對霸權追求的草率表達,就成為了一個尤為\"特殊的\"歐洲問題。一戰時俄國士兵在歐洲大陸,法德關係一直處在僵化的狀態,而在\"一戰\"前夕,法德的對抗又多出了另外一層互斥的關係。與此同時,德俄關係也開始出現了一個新的因素。當時奧匈帝國也希望能夠佔領巴爾幹半島各國,俄國也是一樣。都想在其中嚐到好處。所以在面對奧俄之間的衝突時,俾斯麥一開始所秉持的平衡兩方的策略就變得顧此失彼了。俄國人此時開始選擇法國,因為至少法國能抽出資金在俄國進行投資,而德國人的資金大部分都願意留在國內。於是1894年,法國與俄國正式結成盟友。當世界形勢發展到如此情形,德國還要公開宣佈要繼續發展霸權主義和建立自己的軍隊時,事情就沒有那麼簡單了。一戰後歐洲地圖可以說,德國在一戰前期的發展是迅速的、更是令人敬佩的。無論是工業還是科學學習,發展都是突飛猛進到了世界頂尖水平的,這些都讓當時的德國人有了足夠的底氣來驕傲。但是由於年輕的威廉二世的霸權主義,德國開始走上萬劫不復的霸權主義路線。他們借鑑英國的經驗,並且與自己與英國相對比,他們渴望用自己足夠的國力,去建立一個比英國更加完善的日不落帝國。當然,霸權主義的發展總不是輕而易舉的,常常會遭到鄰國強大勢力的發展阻礙。法國俄國都是發展迅速的對手們。也正是因為法俄的發展,才有效地抵制了德國在一戰時的擴張與霸權勢力的進一步發展。從而為有效抑制全球範圍內霸權主義的興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438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