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文|睿評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內卷”這個詞,今年被提起的次數,恐怕比“內褲”都多。
作為一個天天被人問“3G網路快不快”的熱點盲,一開始我對“內卷”的理解,還只留在了字面意思上。
也就是跟“黃岡密卷”差不多的意思。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由於我這理解得過於拉胯,所以在被人笑話了好幾次後,不得不老老實實地開啟搜尋框…
搜完了才知道,這不就跟“邊際效應”差不多嗎。
不過看到這個解釋後,我也突然也明白了為什麼“內卷化”這個詞,會經常出現在教育話題中。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這幾個月,從衡水中學到課外輔導班,從家校爭議到小鎮做題家,全都被“內卷”帶火了。
就連幼兒園,都沒能倖免。
雖然嚴格來說,這些都叫內卷化。
但這實際上是一個概念下的兩個層面。
比如說衡水中學。
衡水中學的意義,儼然已經超出了學校名稱的範疇。
換句話說,它幾乎已經成了“超級中學”的代名詞。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在旁人的眼裡,教育上的新理念,在超級中學裡一概都不好使。
它們似乎只是在培養“做題家”,培養“打工人”。
很多指責他們的人不理解,既然已經進了衡中,大機率也能考上個211,真的有必要使那麼大身段往清華北大擠嗎?
這事,其實得分誰來看。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作為一個高考時只考了個二本的人,我當然覺得是沒必要的。
畢竟對我來說,本科線太近,985太遠。
但是如果你要問我,如果多努力一些就能考上一本的話,會逼自己一把嗎?
那當然要了!
既然有那份希望,誰還不想去爭取一下呢。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衡水中學”們的本身,和它對周邊中學的帶動,硬往概念上套的話,確實像是“內卷”。
但是任何競技比賽中,決定勝負的往往也就是毫釐之間。
與其說衡水中學的應試化教育造成了內卷化,還不如正視學習本身的專業性,把它看作一種積極的競爭。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而且,這種浮於表面的“內卷”,還算是容易被人接受的。
畢竟在學霸的標杆作用下,我們還能看得到目標。
那些在教育中,“上不封頂”的內卷化競爭,才更加讓人不堪其擾。
而這,可能才是教育內卷的“核心”。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前段時間,一位江蘇的家長退出家長群的訊息,“火”了個夠嗆。
說老師上課不用心教,下課還得家長輔導批改作業。
生怕錯過了群訊息,於是不敢遮蔽家長群。
即便是常年996,回到家後也得深夜檢查作業,訂正錯誤。
家長群成了“壓力群”,“家校共育”成了給家長“增負”。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從措辭到語氣,我都能感受到這位家長內心的崩潰。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家長來說,他們根本不敢崩潰。
雖然絕大多數老師的職業素養都很高,但你要是跟他們正面“對線”的話,誰也說不準最終買單的會不會是孩子。
可是尷尬的事,還不止於此。
即便是老師不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可能事情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因為在一輪又一輪的減負下,學生的在校時間本身就很短。
你指望老師在本就有限的時間裡,教出過去的水準也不現實。
況且從老師的角度上來講,他們很多時候也是被教學之外的工作所累,教書反而成了需要“抽空”去上個課的事。
但是從初中到大學,這是一條越走越窄的道兒。
你想擠上最後的獨木橋,也只能去“求助”於課外輔導班。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從2013年到2019年,課外輔導班的市場規模翻了一番。
從程式設計到外語,從書法到奧數,沒報過三五個培訓班的孩子,可能都達不到平均線。
而這,還不包括如火如荼的線上教學。
但是課外輔導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網路上有個段子,是這麼說的:
問:4歲的孩子英語詞彙量1500,夠用嗎?
答:在美國夠了,在上海肯定是不夠。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為什麼不夠?
因為這種名副其實的“內卷化”,已經關係到了私立知名學校的招生。
我看過福州一位朋友給6歲孩子準備的個人簡歷。
履歷有多輝煌咱不就說了,反正光論字數的話,就比我這個工齡12年,從基層幹到高層的人都長得多。
是誰把教育“卷”成了這樣?
我想,恐怕就是我們這些年聽得耳朵都生繭的教育新理念。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自從素質教育被提出後,什麼高分低能論、讀書無用論都或長或短地裹挾過不少人。
隨之而來的,又是一些強行總結出來的天性、自信、想象力,和創造力。
總之,應試教育貽害大方,一專多能勢在必行。
巧的是,學校這些年也大幅縮短了在校時間,減少了課外作業。
就連考試排名,都成了不可示人的東西。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但是這不僅不能讓家長放寬心,反而會因為“未知數”的增加,變得更加焦慮。
正中課外輔導班的下懷。
於是,便有了“價值”1288元的跳繩培訓班。
有了從小掌握三門外語,鋼琴級別比年齡都大的各路“神童”。
而神童們,又像當年的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樣,以標杆的作用收割著更多家長的焦慮,帶來動力更足,規模更大的內卷。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再加上一些學校,也在為了創新而創新。
但由於傳統學校對新理念的探索較晚,所以,又容易和課外培訓班形成一種導向倒掛的怪異現象。
誰裹挾了誰不重要,但最終要為此買單的,卻是家長,和學生。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前陣子,體育要納入中考的訊息引起了熱議。
隨之而來的,是美育地位的急速攀升。
我不知道素質教育為什麼非得去考音體美,難道播種和插秧這些能讓人生存下去的技能,就不叫素質了?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應試教育的減負,一定程度上位素質教育的增負讓了位。
而素質教育的增負,考驗的恐怕未必是孩子的基礎知識。
而是家庭的經濟條件,和個人的天分。
我想,也許這種所謂的公平,才是最大的不公平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晨讀六點半、知予書苑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056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減負走到了今天,終於帶火了“內卷”這個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