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幾乎所有的大學考試除了計算機等特殊科目外都是紙面作答的,雖然我們都知道這是要用到紙張,但我們不知道到底消耗了多少資源。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廣西民族大學校長謝尚果說,他曾算過一筆賬,如果一所大學有2萬名學生,每年僅期末考試就會用掉7噸紙,那麼全國大概有3000所高校,總計就是21000噸紙,大概需要73500噸的木材來製作。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果然任何一個很小的數字乘以幾萬、幾百萬就瞬間是一筆很大的賬目了,當然了,謝委員的這條提議主要還是為了節省資源、進而減輕環境汙染、減少碳排放,所以初衷肯定是好的,但到底可不可行呢?
無非就是客觀性和主觀性,如果這兩個方面都滿足的話,基本上問題就不大了。
首先討論客觀性:
那就是技術手段能否滿足,事實上以現在的網路技術手段完全Ok,沒得一點問題,很多學校和機構也已經在運用了,大概有以下三種模式:
1、單機模式:提前在每一臺電腦上下載好試題,考生答完再由老師負責收集即可,這是剛開始的一種模式,效率比較低,現在基本上被淘汰了;
2、C/S模式:提前在雲端上傳試題,考生在客戶端登入、抽題、作答、然後再把結果上傳即可,如今很多大學的計算機考試就是用的這種系統;
3、B/S模式:全程在雲端進行,直接開啟瀏覽器找到對應網址並開啟就可以作答,是效率最高的一種,也是最安全的一種,也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種模式。
其次就是主觀性,比如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大概有以下兩個方面:
1、很多人擔心大學生疏於寫漢字
最近幾年由於網路化的發展,很多人平時都是在電子裝置上敲字,很容易導致提筆不會寫漢字,所以很多人擔心如果推行了無紙化考試,會不會加劇這一現象。其實比起大學生一學期下來的寫字量,期末考試那點簡直是毛毛雨,當然了,也有一些大學生確實是一學期下來只在期末考試提提筆,但對於這部分學生來說,即使不用無紙化,也沒啥卵用。而且如今很大學生期末複習基本上主要是透過PPT、網課、電子資料等,所以也不用擔心他們用電子裝置過多導致眼睛疲勞等,因為一場考試最多也就兩個半小時,而很多大學生基本上每天的看電子螢幕時間都超過了五小時。
2、沒有儀式感
也有人提出如果推行了無紙化考試,總覺得沒有儀式感,其實說白了,這就是習慣問題,就像南方人吃麵條總覺得沒有吃正餐一樣,大家用久了自然就好了,和煙花爆竹一個道理,我們總覺得如今的春節少了點什麼,但其實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和我們小時候一樣快樂,並不覺得年味淡了。其次就是儀式感這個東西因人而異,你在乎了,他就有了,你不在乎,他自然也有沒有了,所以比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來說,少部分人的儀式感還是需要讓步的。
當然了,作為民主國家,雖然理論上完全可行,最後的決策還是會透過投票來決定,讓我們拭目以待。
除此之外無紙化考試還有以下優點:
1、通用性、可操作性強
由於全程是在線上進行,實現了網路化、無紙化考核的功能,在批卷、成績統計、查卷等環節的可操作性都是很強的;
2、效率高
大規模考試直接可以在一個局域網裡完成,考生作答的內容直接透過網路傳到批卷老師的電腦上,老師也不用再一份份試卷去登成績了,大大提高了效率。
3、失誤率更低
往常老師閱卷都是一份份重複性的工作,到後期很容易產生疲倦感,失誤率比較高,但如果推行了無紙化考試,在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幫忙下,高效的標準化考試體系將會使考試更加客觀和公正,速度快、準確性高。
當然了,每次改革總會有人支援,也總會有人反對,但我相信大多數人的眼光還是明亮的,所以社會的進步是少部分人擋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