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一塊黑板,全靠我一張嘴說。”往年這個時候,考研教師張雪峰都是奔波於各大高校,為焦慮備考的學生們講課,談及上課狀態,他如是說到。
今年變得大不一樣。當疫情這枚深水炸彈襲來,各行各業都受到震盪,而從復工復學的節奏看,張雪峰坦言,“恢復最晚的就是教育行業”。
不過,在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看來,“疫情給教育行業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數字化革命。”儘管中國對教育投入無比巨大,但“線上、線下教育要如何融合?”是俞敏洪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思考的問題。
如今,疫情加速了教育數字化的實踐,特別是遠端教學,俞敏洪甚至說,“數字化能力是老師必備的核心能力”,而在這背後,他也指出:釘釘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覷。
資料是最具說服力的。5月17日晚,阿里釘釘CEO陳航(花名:無招)公佈了一組疫情期間的教育數字:釘釘支援了全國14萬所學校、300萬個班級、1.3億學生的在線上課,有600萬老師在釘釘上累計上課超過了6000萬小時。
不止於此,如今已有超3億使用者,超1500萬家企業組織在釘釘上實現了數字化,但陳航認為,在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助力構建起的數字基建時代,釘釘做到的“只是一個開始“,在他的規劃裡,釘釘的數字化技術在幫助企業實現智慧化升級的同時,還要在教育行業的普惠大計中成為那個不可或缺的“智慧底座”。
考驗:切入真實場景中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中國從提出到實踐進行教育改革多年,絕非一蹴而就。談及其中過程,俞敏洪表示,“要改變人們的學習習慣,實現內容或平臺的數字化,讓師生們體會到線上學習的便捷性,需要循序漸進且很長時間。”
中國教育裝備研究院副院長施建國深有同感,“資訊化促進教育教學的變革是一個長期的動態過程。”在他看來,技術賦能教育教學創新,無論當前還是今後一段時期,“既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內在特點,也是一種必然趨勢。”
俞敏洪的感觸是,教育數字化的過程,不僅需要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關鍵是要突破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陳航心裡也明白,針對教學場景中的師生兩端,釘釘雖力求解決相關痛點,但“產品好不好,要置身於真實的場景來考驗。”
分享起過去為學生講課時的狀態,張雪峰不忘現場解讀了下34所自主劃線院校,就像說了段相聲慣口。結束,掌聲響起,但張雪峰心裡清楚,學生們聽完後,“只覺得我嘴快,其他沒記住多少。”
直到走進釘釘“線上課堂”,張雪峰匯入備好的課件,透過線上黑板圈畫知識點外,還能更好地呈現知識點的形成過程,而上課過程也可以隨時回放,以備學生加深記憶,鞏固複習。
不論對於講課人的他,還是對於聽課的學生們,張雪峰認為互動之下的教學體驗在升級。這在陳航看來,透過對線上課堂的教學場景最佳化,可以打破線下上課存在於教學空間、工具及模式等多方面的侷限性。
為老師的教學教研工作賦能,也是釘釘家校產品的升級版本“家校共育2.0”中的一個重點。據陳航介紹,釘釘從課前、課中到課後都進行了功能最佳化。
當然,這個背後並非釘釘獨自前行。它與生態合作伙伴愛學班班、寶寶巴士打造“線上智慧備課”平臺,在課前為中小學、幼兒園老師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和內容。
“為老師提效減負”。陳航給出了一組資料,釘釘線上智慧備課平臺提供覆蓋10000多個知識點的教學素材,3步生成課件,5分鐘輕鬆備好課。
而在課後環節,釘釘則與松鼠AI、作業盒子、學霸君一起推出了“線上智慧作業”平臺,解決個性化練習和及智慧批改的大難題。資料顯示,600萬老師在釘釘上累計上課超過了6000萬小時。
在學霸君創始人兼CEO張凱磊看來,團隊始終專注於“用技術提升教學效率”的探索與實踐,讓更多優質教育資源走進三、四線城市。“這與釘釘普惠教育行業數字化的理念不謀而合。”他認為,在雙方的行業經驗積澱下,使用者能更高效、有針對性地提升線上學習效率與體驗。
反哺:從個體到校園
在數字化賦能教學的過程中,釘釘也關注對個體的反哺。在陳航看來,作為數字新基建,人工智慧演算法和技術要實現個性化,“做到千人千面,因材施教”。
釘釘數字化平臺,不僅可以為老師提供豐富的教學備課和題庫資源,還能實現3秒自動完成作業批改,自動生成學情分析報告,幫助老師最佳化下一步教學方向。同時,還為老師們設計了全新的數字化教學檔案,以呈現他們在教學中的成就,併為學生們設計了成長日記,記錄學生的成長點滴。
為了更多樣性的需求得到有序滿足,釘釘不僅推出了“家校群”、“師生群”等常用家校功能,它還開發出了供使用者自定義產品的專屬釘釘,透過專屬設計能力,為使用者自定義介面佈局和樣式。陳航認為,專屬釘釘可以讓數字校園中的各個角色都能方便快捷地操作和使用。
過去的五年時間裡,杭州市學軍小學教育集團不僅見證著釘釘的成長,還因後者的數字化賦能,“邁出了由傳統學校向未來學校蛻變的重要一步。”校長張軍林不僅分享了疫情期間藉助釘釘實現的遠端教學,師生健康管理等,他還特別提及了學校在專屬釘釘下實現的組織架構最佳化及定製工作臺。
談及釘釘為增進家校之間的互動而作出的產品最佳化,俞敏洪認為,讓家長參與到老師的教學過程中,“釘釘這類社會型平臺的力量不可或缺”。
“未來校園一定是系統化、透明且互動的。”俞敏洪認為釘釘所打造出的系統,讓家校之間的聯絡更加密切,老師和家長的行為也會更加透明。
確實如此,作為學校的管理者,張軍林看到了釘釘為學校帶來的“提效”及為師生帶來的需求滿足。“讓每一位管理者、教師和家長都可以自定義自己的工作介面,找到自己需要的功能。我想,這就是個性化,這就是專屬。”張軍林認為,釘釘幫助教育產業搭上數字化時代的快車。
普惠:產業數字化長路
無論是疫情之下的助力復工復學,還是從反哺師生個體到關注校園學習的數字化,釘釘要走的路,正清晰可見。
不止疫情期間支援了1.3億學生的在線上課,讓陳航更為篤定的是,從最發達的北上廣深一二線城市,到相對偏遠的山村學校,“釘釘免費的數字化技術在教育行業正在實現普惠“。
為了推進教育的數字化普惠,把數字化的教學方式普惠給更多的老師,釘釘還推出了“數字化教師”的培訓計劃。截至3月31日,已經培訓超過100萬名數字化教師。
不僅讓國內的老師們嚐到了跨越時空給孩子上課的“甜頭”,俞敏洪感嘆,就連國際上也有不少人使用釘釘實行遠端教學。儘管釘釘這類社會平臺在疫情期間才變成了教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他認為疫情後仍會有人繼續使用這樣的平臺進行教與學。
“從長遠來看,像釘釘這樣的應用,會極大地改善貧困地區的教學質量。”俞敏洪覺得,未來農村地區可能會出現中心校帶動周邊校的發展,而這就需要釘釘這樣的數字化教育工具,在其中將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對於疫情期間,阿里巴巴釘釘團隊配合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進行的線上管理與教學服務工作,施建國也予以讚譽,“為教育資訊化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儘管遠端教學是作為特殊時期的應急預案,“不代表各地教育資訊化發展的常態”,但從復工復學的規模來看,施建國認為,這足以為中國教育順應“網際網路 ”發展趨勢奠定下基礎。
在施建國看來,釘釘正在推進的數字基建,實現的教育數字化將會在教育理念、教育供給方式、教學形式和方法、教師能力等多方面帶來變革。基於其自身的生態資源與技術服務能力,在為各地各校提供綠色、安全、開放、有序的教育資訊化應用環境的過程中,釘釘提供的解決方案“符合教育資訊化2.0的方向”。
如今,雲服務、算力、儲存等新技術,已然像水、電、煤一樣日趨成為普惠資源,陳航則認為數字化也將前所未有的進入各個縱深領域,實現普惠。
“釘釘承載著阿里巴巴經濟體和生態夥伴們強大的數字化能力。“陳航深知,不只是面向未來的工作和學習方式,在溝通、教學、管理、生產支援等方面發揮作用。釘釘作為數字新基建,正在成為教育行業邁入數字化新紀元的“智慧底座”。
在普惠數字化技術的路上,釘釘早已出發。“我們在眺望遠方”,陳航心中的目標之一,便是教育行業的數字化普惠,而他也知道,這條路很長,而釘釘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