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秦昭王毫無底線的行為將受到楚國怎樣的憤然唾棄?

由 公西成化 釋出於 經典

黃棘之盟後,因楚懷王屢屢失信於諸侯,遭致了齊、魏、韓三國聯合攻打。垂沙一戰,楚軍大敗,連失宛、葉以北數百里地。公元前299年,楚懷王又誤信秦王和議之情,不顧群臣反對,親去武關會盟,怎料卻遭秦國囚禁,事後,其子楚頃襄王立,並以子蘭為令尹。秦見楚國又立新君,要挾楚懷王割地之計未成,乃發兵攻楚,大敗楚師,斬首5萬,取析邑等16城而去。


楚頃襄王

楚頃襄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97年,在秦國做相國不滿一年的孟嘗君田文被秦昭襄王免相。回到齊國後,田文為報復秦國,以齊國牽頭組織了五國合縱攻秦;而韓、魏在齊相孟嘗君地策動下,也以主力身份加入攻秦序列。當齊國使者來要求趙國加入合縱時,接任秦國相國位置的趙國人樓緩,也派人邀請趙國加入秦國和楚國的聯盟。可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連之前敢親身犯險、喬裝深入秦廷的雄武之君趙武靈王,竟然也對合縱伐秦之事不置可否。


趙武靈王

當時趙國的情況是:公元前301年,趙國擊破中山國,中山國王逃跑到齊國,並於當年死於齊都臨淄。面對殘落的中山戎族,徹底滅其國才是趙國的重心。因此,面對齊國合縱攻秦的邀請,趙武靈王搖擺不定,拿不定主意。但司馬淺卻建議趙國和齊國合縱攻秦,他認為秦、楚聯合攻打韓、魏,齊國為救援兩國,必不會攻秦,反而會攻打鄰近趙國。


合縱伐秦

對於趙國不加入合縱就會和韓、魏、齊三國交惡的定論,讓趙武靈王始終不解其意。司馬淺接著分析道:“此罷齊敝秦之道,趙必為天下重國。”但趙武靈王也擔心,和齊國合縱對趙國沒有什麼好處:“我於三國攻秦,乃敝已之策也。”司馬淺提出了和齊合縱的同時滅亡中山國的建議:“我分兵而孤卻中山,中山必亡。我已亡中山,而以餘兵與三國攻秦,是我一力而取秦和中山兩地也。”趙武靈王對提議深以為然,遂決定加入“合縱”聯軍,西討強秦。


周禮


樗裡疾

公元前297年,以齊國為首的齊、韓、魏、趙、宋五國合縱攻秦,但在攻秦以前,趙國已經滅了中山國,即如司馬淺所言的“我已亡中山,而以餘兵與三國攻秦。”反觀楚國,則對五國伐秦置若罔聞,坐觀成敗。這時,在牢中的楚懷王聽聞聯軍已攻至秦函谷關,便想乘機潛逃回國,而他新即位的兒子楚頃襄王卻深恐父親逃歸國中。


修魚之戰

時光如梭,一轉眼又是一年過去了。在無奈和痛苦當中,被囚禁於秦國的楚懷王知道,已在郢都即位的兒子是靠不住了,秦國也沒打算放他,再這麼下去恐怕自己真要老死於秦國監獄裡。還好,熊槐的手下也有幾個忠心耿耿的隨從,陪他坐牢一直坐到現在,心裡也想著家,於是就建議尋覓良機轍逃出去。楚懷王一聽,認為這個主意不是沒有想過,但自己好歹是大國君主,越獄這種事好像不符合高貴的身份,手下們看出了懷王的心思,內心只剩下苦笑。


秦惠文王

有一個隨從相勸道:“楚國國內已另立新君,如能回去大王還有機會求生,倘若不逃的話,在這兒惟有死路一條,到那個時候,豈不為天下人恥笑!”楚懷王動心了,如能順利逃脫,楚國還可能是自己的,死在這裡可就遺臭萬年了,當內心糾結一陣後,他命手下把獄卒請了過來。雖然獄卒是秦王派來看守楚王的,但彼此也有點熟悉,所以一請就過來了。


秦宣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