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喝好才能有力氣去幹別的事情,從古至今這個道理也沒有變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士兵的飲食是戰場上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當然它算不上是決定因素。就拿德國來看,武器裝備算是精益求精,在侵佔了大片土地之後,食物的供給也要強於其他國家不少。想必有不少人對德國食譜也有一定了解,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的伙食到底怎樣呢?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二戰期間德軍的飲食。
二戰前期德國的農牧業基礎
從19世紀開始,德國就面臨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糧食開始有點不夠吃了,儘管當時從北美洲可以進口到廉價的小麥,但德國卻採取了本土經濟保護的政策。對進口的糧食徵收高額的關稅,進而用這一部分錢來支援自己國家的農業建設,1891年,德國總理多次強調農業方面要做到自給自足。但在自給自足還沒有實現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爆發,在禁運和封鎖下,德國的食物嚴重短缺。為了保證前線士兵的口糧,到1918年戰爭結束的時候,德國國內已經有幾十萬的人死於了飢餓。另外因為戰爭的失敗,德國失去了超過十分之一的原有領土,再想實現自給自足更是難上加難。
希特勒上臺之後,他認為國家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並不是工業和勞動,而是透過征服去擁有更多的生存空間。在此思想下,德國人將目標放在了東邊,尤其是烏克蘭,那裡有肥沃的黑土地。1939年,德國侵佔了波蘭,而後將大部分人口驅趕到了東邊,並用德國的農民來填補這一空缺,留下來的少部分波蘭人負責在德國人的農場工作。但事情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辦,原計劃需要53萬名德國人來取代被驅逐的波蘭人,實際只來了18萬左右。因為大部分人並不想離開德國,而波蘭人也僅有30多萬被成功驅逐了。
待德國開始入侵蘇聯之後,波蘭人被再次向東驅逐。但蘇聯所採用的焦土政策並沒有讓德國在接下來的入侵中獲得太多的好處。德軍佔領夢寐以求的烏克蘭之後,開始將烏克蘭產的農作物大量的運回德國,據統計,德國人的行徑導致了超過2000萬當地人被餓死。不過就算是這一舉措也沒有滿足的國的糧食的需求,從1942年到1943年的期間裡,德國從烏克蘭以及蘇聯其他地方獲得的糧食僅填補了預計總量的14%。更何況,德國人控制這裡的時間也並不是很長。而為了真正解決前線的糧食供給,只能開始大規模強迫外國農民無休止地勞作,就這樣德國人有了充足的飲食,前線部隊則更豐盛一些。
二戰德國軍隊的口糧
先來看一下紙面上的資料,一日三餐中,早餐佔13%、午餐佔50%、晚餐佔33%。以前線士兵優先配給的伙食為標準,其中包括:
黑麥麵包750g
人造黃油或食用脂肪45g
肉食罐頭、香腸或醃魚120g
人造蜂蜜或果醬70g
土豆或各類蔬菜750g
調料15g
咖啡豆或紅茶8g
糖果一袋
香菸7支
當然紙面資料畢竟是紙面資料,戰時情況複雜,在飲食方面往往還是以隨機應變為主,就算是明文規定的配給也是無時無刻不再變化。另外,德軍也有戰地移動廚房,士兵們坐在一起吃大鍋菜也是常有的事情。而屯駐兵的伙食則要更豐盛,這裡基本就可以看成是德國的家常菜了,一週七天,幾乎各不相同。在不脫離主線的情況下,讓我們來細細觀賞一下二戰德軍菜譜中常出現的那幾種食物。
德國香腸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聲譽,如果細分種類的話那是一件很難的事,大概超過了1500種。比較出名的有咖哩腸、豬肝腸、施華力腸、法蘭克福腸(熱狗腸)和圖林根烤腸。至於德國人愛吃豬肉然後做香腸這一點,可以追溯到自然環境的因素上。德國地形多為丘陵和平原,土地並不算富饒,就連放牧都條件有限。同時德國的海岸線還不是很長,也沒有辦法像英國那樣在海產品上彌補食物的不足。在此條件下,豬的優點一下就被體現了出來,好養活還不佔地方,最主要的是脂肪含量還很高。在儲存技術還不發達的年代裡,為了能隨時隨地的補充蛋白質,做香腸就成了德國人必備的技能。
再來看看黑麥麵包,這算是歐洲最常見的主食之一了,最初源於德國。和普通小麥製成的麵包不一樣,就像它的名字一樣,用到的原料主要是黑麥,也叫做裸麥,耐寒能力極強,很適合在德國這種高緯度地區種植。在製作的時候,也常常會加入向日葵種子(毛嗑)或葛縷子種子。因製作方式和原材料的不同,真正的黑麥麵包實際硬度難以想象,不過黑麥麵包纖維含量高,同時還有少量脂肪,所有飽腹感極強,而且促進消化。在戰爭的時候,就算是摻有木屑的黑麥麵包也救了無數人的性命。
而巧克力的話,想必很多人也有了解過,就那個圓鐵盒包裝的,現在好像也有賣的。那是希爾德布蘭德巧克力廠的產品,二戰期間為德軍的制式口糧,當然它面向的並不是所有德軍,空軍是它優先配給的物件,常規陸軍只能分到很少一部分或配給其它牌子的巧克力。和所有歐洲國家一樣,德國不產可可豆,之所以在被禁運的情況下還能生產巧克力是因為一個字“屯”,據說在德國投降的時候,盟軍還發現了存放大量可可豆的倉庫。而咖啡豆和可可豆是一個道理,靠的全是屯貨,在快見底的時候,德國人甚至還利用黃豆和菊苣根做代用咖啡。
結語——戰爭末期,德國的情況急轉直下
在透過不斷的壓榨下,德國在戰爭的前中期保證了前線士兵和自己國民的飲食,但這所對應的代價,則是成千上萬被餓死的無辜群眾。從1944年開始,德軍的食物補給開始嚴重匱乏,而國內已經開始面臨饑荒的威脅,這無疑不是在預示著這場戰爭即將失敗,預示著德國馬上會為他之前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待非國內補給全部被切斷之後,德國的配給只能保持一個人一天最低的熱量攝入,而外國工人則更慘一些。在這種情況下,前線部隊也好不到哪裡去,這一點盟軍士兵深有體會。在早期,從德軍身上繳獲的戰利品可謂多種多樣,而且很受歡迎,待攻入德國本土之後,能繳獲到的大多都是摻了雜物的黑麥麵包。看著這些,盟軍士兵對戰爭勝利也更堅定了幾分。
參考文獻《The Taste of War: World War Two and the Battle for Food》、《Food and the First World War in Germany》、《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Germany and the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