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宋的第一位狀元,楊礪光是憑藉這一名頭和身份,也應該能在官場上混得風生水起、功成名就。然而,天意弄人,縱使他金榜題名,卻沒有合適的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
楊礪畫像?
楊礪出身很好,祖上三代為官,曾祖父楊守信是前朝的山南西道節度使,手握重兵,權勢很大。富庶的家境以及良好的家庭教育,給楊礪創造了一個潛心學習的環境。
雖為狀元,卻曠工30載
對於有些人來說,雖出生時贏在了起跑線上,但是,並不代表以後就會一切順心如意。就像楊礪,他的仕途就不是很順利。當初,他剛考上狀元,朝廷本打算委以重任,可他進京後剛要就職,父親卻去世了。北宋極重孝道,家中出此大事,楊礪自然是要回家奔喪守靈。而這一去,便是三年。
劇照?
三年之後,親朋好友都來催他回朝,勸他以事業為重,但全都被他拒絕了。因為那時,楊礪家中已經破敗了,為了給父親風光大葬,他欠了一屁股的債。並且,他母親的身體也越來越差,家中又無其他兄弟姐妹,楊礪一旦進京,母親便無人照料。無奈之下,他只能把自己回朝的日期一推再推。
十六年過去了,母親的身體漸漸好轉,楊礪也已娶妻生子。他覺得時機成熟,於是便上書朝廷,請求入仕。吏部經過考核之後,派他到地方出任了一個八品小官。可是沒過幾年,母親病逝,楊礪只能再次回家守孝。
年復一年,楊礪從一個正直壯年的北宋狀元,變成了一個60歲的小官。由於多次告假,政績考核很差,他自己也深知,再不做出點成績,這輩子便再無出頭之日了。
不過,好在老天還沒有忘了他,並且給他了一個絕佳的翻盤機會——宋太宗下詔,挑選王府屬官。
憑藉一夢,飛黃騰達
挑選王府屬官,意味著宋太宗開始著手挑選王位繼承人。
宋太宗有九個兒子,其中最得宋太宗看重的,是老大趙元佐。因此,百官紛紛上書,請求做趙元佐的屬官,以便為以後的仕途提前鋪路。然而,楊礪卻特立獨行,偏偏選定了三皇子趙元侃。
宋太宗劇照?
趙元侃是宋太宗的第三個兒子,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他根本就不是太子的第一人選。可在楊礪看來,老大趙元佐勇猛過人,雖然是太宗最喜歡的皇子,但卻無謀;老二趙元僖有城府,雖然處理政事上輕車熟路,但卻善耍小聰明,終是無法收服人心;惟有趙元侃謙遜低調,好學多才,有仁德之心,如此這般,才能繼承大宋江山。所以,楊礪毅然而然的加入了趙元侃的陣營,並決心為趙元侃登上王儲之位而努力。
可當楊礪帶著任命書來拜見襄王且見到真人後,他竟大吃一驚。原來,他曾在四十年前做過一個夢,一個關於自己仕途的夢......
四十年前,也就是後周時期,楊礪還在求學。一日夜裡,他夢到自己隨著一命宦官,穿過了一條富麗堂皇的長廊,來到了一座氣勢磅礴的宮殿門前,並進了一個雕欄玉徹的殿閣,而大殿桌案後坐著幾個身著華服的人,正中間的那人正在批閱奏章。楊礪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便詢問那人,為什麼自己的名字會出現在這兒。那人笑著說道:“你的事情不歸我管,你去問問旁邊的來和天尊。”說罷,那人指了指身邊一位年輕俊朗的王者。王者笑著說道:“再過四十年,你便會功成名就,到那時,我們還會相遇。”
夢中的這個青年王者,正是楊礪今天見到的趙元侃!楊礪回到家中,便把這件事告訴了家裡人,而後,知道的人也越來越多,直到最後,此事傳到了趙元侃的耳中。趙元侃聽後,心中自然很是歡喜,他不禁感慨,自己跟楊礪竟然還有這種緣分,並對楊礪刮目相看。
此後,楊礪輔佐趙元侃時也是盡心盡力,尤其是在功課上面,他的管控方式近乎苛責。他不僅監督趙元侃每天按時誦讀聖賢書籍,還要求趙元侃寫大量的讀書筆記,甚至對於趙元侃私生活,他也要處處把控。
雍熙二年(985年),“少聰警,貌類太宗,帝鍾愛之”的趙元佐,因沒有受邀參加重陽宴會,一怒之下縱火燒宮,後被太宗廢為庶民。
淳化三年(992年),“元僖姿貌雄毅,沉靜寡言,尹京五年,政事無失”的趙元僖,因家事處理不當,被愛妾張氏下毒,十一月己亥日死於朝堂之上。
至此,本來毫無競爭優勢的趙元侃,進入了太宗眼簾。
宋真宗劇照?
最終,趙元侃成了皇太子,改名趙恆,登基之後,史稱宋真宗,而此時的楊礪,已經68歲了。當然,真宗也沒有忘記舊情,隨即認命楊礪為翰林學士,並加以重用任。沒過多久,真宗又將楊礪提拔為工部侍郎,累至樞密副使。在宋代,樞密使為宰執,多是皇帝最親信的大臣。楊礪能擔此要職,足見其在朝堂之上的地位。
為官清廉,為人謙遜
鹹平二年(999年)八月,任樞密副使不足半年的楊礪病逝,終年69歲。真宗痛惜之至,對大臣們說道:“楊礪耿直清苦,正欲重用之時去世。”隨後,真宗便冒著瓢潑大雨前往弔喪。
可到了楊礪家門口,真宗才發現,在朝廷身居要職的楊礪,居然住在一個狹小的巷子中,自己的車馬座駕太大了,竟然進不去。
見狀,宋真宗感慨萬千,直接下車趟著泥水步行走了進去。靈前慰問完楊礪的家屬後,面對家徒四壁、破陋不堪的寒舍,真宗唏噓不已,追思良久。
回朝後,宋真宗詔令罷朝致哀,以表示對楊礪的尊重。
回過頭想想,且不論楊礪這個夢是真是假,單憑他為官清廉、為人謙虛又極重孝道,我們就該以他為榜樣。
參考文獻:
《宋史·楊礪傳》《宋史·卷六 本紀第六·真宗》《續資治通鑑長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