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國際關係學院:培育更多具有中國情懷的國際人才

中新網廈門12月8日電 題:廈大國際關係學院:培育更多具有中國情懷的國際人才

中新網記者 楊伏山

廈大國際關係學院/南洋研究院兩位博士生卡斯、廖朝驥,近日獲得“孔子新漢學計劃”優秀博士畢業生榮譽。

“兩位同學熱愛中華文化,是‘中國故事’的優秀講述者,有生如此,真是為師者人生一大快事。”8日,該學院院長李一平教授向中新網記者講述了他與這兩位同學交往的點滴故事。

“新漢學計劃”優秀博士畢業生評選面向全國高校,本輪共推薦10位候選人。廈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南洋研究院兩位海外博士生入選。

從“talk”到“know”

語言文字是開啟文化寶庫的“金鑰匙”。廈大國際關係學院/南洋研究院致力以課堂打造“知”中華文化的“金鑰匙”,其品牌專案“漢語角”不僅成為留學生苦練漢語“一週一練”,也成為感受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

每逢週六之夜,志願者和國際生們相約一處,開展各樣趣味十足的主題活動,譬如一品“茶”的前世今生、一嘗“川菜”的色香味、一練“繞口令”的饒舌拗口、一試“挑繩子”的新奇多變……活動中,輕鬆活躍的氛圍逐漸拉近了內心的距離,中華文化元素無聲地浸潤著留學生的日常,分享和溝通融通了文化隔閡,中外青年學會了尊重與包容。

從“classmate”到“friend”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考驗,讓日常相處的同學瞬間變成了守望相助的“戰友”,友誼在共同抗疫中昇華。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學院扛起聯絡國際,溝通民心的使命,奮戰在“講好中國故事”的第一線,傳遞中國抗疫故事。傳遞資訊的“第一封信”、傳遞關愛“慰問信”、“同情共振、守望相助”的倡議書、微信群內的每天詢問健康狀況、組織在校學生志願者幫助無法返校的國際生整理打包、寄存轉執行李物品……點點滴滴的愛心行動,溫暖著五湖四海的留學生,共同見證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以實際行動與世界各國攜手抗疫的歷程。

遠在奈及利亞的國際博士生馬志強在瞭解到中國政府紮實有效的防控措施後,透過網路社交平臺向全體留學生髮出“相信中國,同呼吸,共戰疫”的倡議。

塔吉克籍本科生李小龍同學在疫情暴發之初,選擇留下抗擊疫情,不斷宣傳中國政府有力的舉措和中國人民空前的團結,讓遠在家鄉的父母吃下“定心丸”。

伴隨著海外疫情蔓延,他的父親不幸感染新冠離世。學院第一時間伸出援手,表達慰問;院長撰寫親筆信給,予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援;學工組積極向學生處申請,為他申請到一筆慰問金,解決他生活的後顧之憂。

一起留校抗疫的還有來自孟加拉國的國際博士生海山。當得知學院需要組織志願者上門幫助做好宿舍管理,他主動請纓,加入抗疫志願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援學校防疫。

從“learn”到“practice”

學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2008年起,該院以國際碩博專案為平臺,已培養來自五大洲28個國家近300名國際關係專業的留學生,中外研究生比例基本維持1:1,為促進各國民心相通發揮著積極作用。

如今,不少國際生校友已經成長為外交官、僑務官等涉外工作人員,在國際間架起一座座友誼與溝通的橋樑。

兩位“新漢學計劃”優秀博士生獲得者就是其中典型之一。來自蒲隆地的2015級博士生卡斯,在廈門大學求學的四年中,對中國文化產生濃厚興趣。學院指導其完成高質量學位論文的撰寫,並推薦其在國內雙一流高校就職,成為中外學術交流的後備力量。

來自馬來西亞的2014級華裔博士生廖朝驥,在學期間積極推動馬來西亞與國內高校間的交流合作,畢業後任教於馬來西亞高校,長期活躍於馬來西亞當地媒體,擔任國際問題研究的專欄作者及電臺主持人,積極為中國發聲,成為中馬文化交流的“大使”,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作出積極貢獻。

學院黨委書記毛通文表示,作為培養涉外人才的重要陣地,學院以培育知華友華親華留學生工作為抓手,致力為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貢獻自己的力量,將加大涉外人才培養“育人”責任田”,培育更多具有廈大底蘊和中國情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想、知華友華親華的國際人才。(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25 字。

轉載請註明: 廈大國際關係學院:培育更多具有中國情懷的國際人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