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嬴政追羋華,一個帝王權衡利弊的決定,卻最終毀了秦國

《大秦賦》終於在萬眾矚目下漸漸揭開了他所有神秘的面紗,嬴政的形象也開始慢慢變得偉岸起來,此前一直隱忍不發,被人認為是過於軟弱的嬴政,終於展現出秦始皇威望霸氣,一掃六合的一面。
而回想起來,他的婚姻,尤其是他追求羋華的片段,處處顯示出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儘管表現出了兒女私情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對當時複雜環境的一種最優解。
嬴政當時面對這複雜的局面,內有兩個太后像兩座大山,外有長信侯嫪毐的虎視眈眈和相國呂不韋的老成持重,而他這個皇帝不過就是一個提線木偶,稍有不慎就可能粉身碎骨。
而嬴政在與羋華的感情線中,也終於學會了宮廷政治的核心要素,那就是不動聲色的爭取中立的,麻痺敵對的,最終逮住機會一舉擊破,這才是帝王的終極智慧。
《大秦賦》嬴政追羋華,一個帝王權衡利弊的決定,卻最終毀了秦國
(01)大愛羋華
羋華的出現讓嬴政心裡一驚,說實話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我心裡也是一驚,前幾天因為寫秦宣太后就是羋月被人懟,說史書上頂多寫過羋八子的稱呼,根本就沒有羋月。
幾千年的事情,本來那個時代的稱謂習慣就與現在的完全不一樣,秦宣太后歷史上赫赫有名,但直到《羋月傳》出來之前,很少人知道秦宣太后的事情。
而《羋月傳》的出現,起碼普及了兩件事,第一就是歷史上第一個太后秦宣太后各種事跡,第二就是讓羋這個之前大多人不認識的楚國王族姓氏,被廣大群眾所熟悉。
羋華的出現也給我這種感覺,歷史上的確是沒有記載秦始皇妻子的名字,但是你要演電視,就必須出現一個名字,而且秦始皇明擺著有二十幾個孩子,起碼扶蘇和胡亥都是有名有姓的。
所以秦始皇妻子是肯定有的,而且不少,既然電視劇裡必須出現名字的,那我覺得羋華這個名字和人物設定就非常好。
初見羋華的嬴政顯然是非常驚豔的,作為秦國的王,雖然一心想著的是統一大業,兒女私情很少估計,但羋華的出現讓他很是心動。
《大秦賦》嬴政追羋華,一個帝王權衡利弊的決定,卻最終毀了秦國
但下一秒出現的羋啟,讓他瞬間清醒了——美女是華陽太后送來的,前面華陽太后支援成蟜發動宮變的是還心有餘悸,現在又來這一出,秦始皇瞬間就惱怒了。
但很快秦始皇就變臉了,他瞬間想清楚了這裡面的關鍵,既然華陽太后的實力這麼強大,何不順了她的意思,拉攏一下秦國的楚系集團勢力呢。
於是聽到羋華崴了腳,嬴政立馬轉身,短時間內他就改了主意,他決定利用羋華來接近華陽太后,以此來利用楚系實力,對抗趙太后的勢力。
趙姬果然也不甘示弱,他給嬴政安排的是齊國公主,由此看來嬴政的反應是對的,不管是哪個太后,他都得罪不起,與其這樣還不如順從她們的決定。
讓人驚歎的是,嬴政堅持兩個都要,這讓華陽太后滿意了,楚系集團的勢力又一次得到了加強,趙姬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一場宮廷風暴就這樣被嬴政的“軟弱”與堅持所化解。
幸虧嬴政有這樣的頭腦,在接下來他最大的危機中,幸好有楚系集團的支援,要不然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是不是嬴政還真得另說。
《大秦賦》嬴政追羋華,一個帝王權衡利弊的決定,卻最終毀了秦國
(02)一舉拿下兩大敵人
絕對不要小看嫪毐,他可不僅僅是趙姬的情人那麼簡單,他可是長信侯,是秦國最高一級的爵位,在當時是有封地有府邸有私人衛隊的。
嫪毐叛亂可以說是秦始皇正式親政的第一道坎,嫪毐選的時機狠毒,恰好是秦始皇成人禮的時間,他離開了咸陽,去了秦國故都雍城。
走之前做了重要決定,陽泉君羋晨負責守衛咸陽城南門,嫪毐一旦有異動,立刻放狼煙,這是整個事件成敗的關鍵,此刻交給了羋氏。
而華陽太后則去了雍城觀禮,自從羋華生了扶蘇之後,華陽太后徹底倒向了嬴政這一邊,畢竟嬴政的後代有一半楚國王室血統,楚系勢力在秦國有多了一層保險。
嫪毐進宮章臺的時候,守在南門的羋辰拼死點燃並護住了狼煙,讓雍城的嬴政知道嫪毐在咸陽的行動,正是這個關鍵舉動,讓嫪毐徹底走向了覆滅。
《大秦賦》嬴政追羋華,一個帝王權衡利弊的決定,卻最終毀了秦國
得到訊息的嬴政,派羋啟、羋顛帶著他身邊僅有的800郎官回咸陽,並給他們一道親手書寫的詔命,讓他們率領咸陽百姓平定叛亂,而這兩位就是史書裡記載的昌平君和昌文君。
可以說,正是依靠了楚系的勢力,嬴政才最終打敗了嫪毐和趙太后,最終徹底收回了所有權利,並且以此為藉口,罷免了做了十年丞相的呂不韋,嬴政至此打敗了他所有的敵人,而此次叛亂最大的贏家,無疑是以華陽太后為首的楚系集團。
昌平君也是在呂不韋罷相之後做了秦國的丞相,並最終輔佐秦始皇實現了統一六國的大業,讓嬴政成為千古第一帝。
這一切都源自於當初嬴政對羋華的選擇,但也正是這個選擇,在幾十年後卻也最終葬送了強大的秦朝,讓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成了曇花一現。
《大秦賦》嬴政追羋華,一個帝王權衡利弊的決定,卻最終毀了秦國
(03)扶蘇的結局
《大秦賦》基本上是一部歷史正劇,他為了我們展示了很多歷史的細節都是真實的,比如說秦國的繼承製度。
從呂不韋最初對異人的謀劃之中,我們就能看出,秦國有一套非常完成的繼承製度,來保障政權的穩定,比如說秦始皇的爺爺就是太子。
而他這個太子也是在原來的太子死後被遞補為太子的,後來異人回國他就成了太子的繼承人,秦國有王,有太子,同時太子還有繼承人,這一套制度下來保障了政權的順利交接。
但非常奇怪的是,秦始皇對於自己繼承人的問題,卻遲遲不立太子,尤其是在自己死亡前一年,還把呼聲最高能力最強的扶蘇,派到了帝國北部蒙恬那裡做監軍。
《大秦賦》嬴政追羋華,一個帝王權衡利弊的決定,卻最終毀了秦國
為什麼秦始皇一直不立太子,因為他似乎是太愛扶蘇了,這話似乎是有點矛盾呀,既然喜歡扶蘇,那乾脆立扶蘇為太子不就行了嗎?
事實上,秦始皇想立而又不能立,這是秦始皇的痛,也是秦滅六國必須要承擔的痛,秦滅六國遇到的最大敗仗就是在楚國,而恰恰就在秦國馬上要統一的時候,做了十幾年丞相昌平君造反了,他最終選擇了自己的母國楚國。
昌平君就是羋啟,他成了末代的楚王,一個秦國丞相居然成了末代楚王,這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這也是戰國時代各個國家王室通婚的一個結果,畢竟秦國王室成員裡面,很多人都流傳楚國的血或者是趙國的血等等。
面對錯綜複雜盤根錯節的各國勢力集團,秦始皇一把大火燒的乾乾淨淨,不僅是把六國滅了,順便也把各國在秦國的外戚勢力,也徹底消滅。
不經如此,秦始皇還下令燒燬六國的史書,永絕民眾的記憶,這裡面因為後宮中其他國家王室成員眾多,最終連帶著她們的檔案也燒燬了,留下了秦始皇妻子兒女的一大段空白。
所以公子扶蘇能力再強,他有一半是楚國人,在秦始皇的意識裡,不管再愛扶蘇,他一直無法下定決定到底要不要立扶蘇。
《大秦賦》嬴政追羋華,一個帝王權衡利弊的決定,卻最終毀了秦國
最後一次出遊,他帶上了胡亥,這在古代政治中釋放的訊號就是有意立胡亥為太子,但這這也僅僅是暗示而已。
最終秦始皇在彌留之際,還是站在了秦國的大局,選擇了扶蘇,但此刻為時已晚,趙高與李斯勾結,在沙丘密謀,最終秦國的接班人被改變,而秦國的命運也因此迅速消亡。
這一切都源自於,當年對羋華的那一回頭,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始皇帝怎也沒想到,自己的王朝會二世而亡,生前痛苦猶豫,死後一切突變,這或許就是秦始皇這一生的命運吧。
《大秦賦》嬴政追羋華,一個帝王權衡利弊的決定,卻最終毀了秦國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59 字。

轉載請註明: 《大秦賦》嬴政追羋華,一個帝王權衡利弊的決定,卻最終毀了秦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