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是我們的鄰國,與廣西、雲南兩省接壤。自秦末開始,它就成了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到了五代十國,才從南漢手中獨立。獨立之後,又做了中國近千年的藩屬國。因此,越南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文化上,都深受中國的影響。
畢竟他們都敢自稱是“小中華”。由於越南與中國是一衣帶水的關係,加上政治文化上又非常像中國,所以從古至今都有很多的中國人定居越南。當然了,這其中不僅有少數民族,也有漢族。那麼問題來了,漢族在越南叫什麼?
為削弱漢族的凝聚力,他們還把漢族分成3個民族。下面就來簡單說說。
第1個是華族,主要分佈在越南南方各省、胡志明市和西南部地區,人口在90萬左右,是越南第八大民族。華族祖籍地多以國內廣東、福建為主,方言也為多為閩粵一帶,其中客家人有30餘萬。
第2個是山由族,主要分佈在越南北方平原的半山地和山區(太原、北江、廣寧、宣光等省)。他們說白話(粵語),寫漢字,人口在20萬左右。
第3個是艾族,又稱涯族,人數在1萬左右,以客家人為主。祖籍在廣東防城縣(今廣西防城港市)五洞地區,通用涯話(客家方言粵西桂南分支),,書寫漢字,語言屬漢藏語系-漢語族。
那越南的漢族人是怎麼來的呢?主要分3個時期。
第一,越南直屬中國時期。趙佗在攻下越南後,大部分士兵被留於當地屯戍邊疆,成為早期進入越南的漢族人。漢武帝滅了南越國後,曾將少量的漢人遷往越南(也就是交趾、九真、日南3郡)。
此後,定居越南的漢族人主要以中央王朝在當地的駐軍士兵為主,後來又有許多罪犯被流放到越南。而每逢中原戰亂時,又會有不少漢族士人、商人農民遷往越南避禍。他們對越南的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第二,越南作為藩屬國時期。宋朝建立後,中國的航海及商業貿易有了極大的發展,與越南的貿易也是極為繁榮,因此,移居越南的人也越來越多。宋朝末年,由於中原動盪,遺臣義士也多逃奔越南。
到朱棣時期,因短暫性將越南收回,所以當明宣宗放棄越南時,大部分士兵隨員留居在了越南,從事農業、開礦、商業等行業。明末,一些遺臣因抗清失敗而流落越南,在此安家落戶,娶妻生子。
第三,法國殖民時期。進入近代後,法國殖民開發越南,需要大量勞動力,所以採取免稅等多種優待手段吸引中國的勞力到越南。而且,自鴉片戰爭後,外國人侵導致中國社會動盪,人民大批破產,被迫流亡海外。
因此,自19世紀中葉後,移居越南的華人迅速增加,主要漢族為主。到1951年,越南華人猛增至150萬人,其中分佈在南越135.7萬人,北越9萬人,越南中部5.3萬人。其中,漢人佔到了90%以上。
越南重新統一後,出現了大規模的反華排華暴亂,很多華人在暴亂中喪命或者被驅逐,死於大海之中。1986年10月,越南頒佈新的政策,確認漢族人為越南公民,擁有與其他越南人一樣的權利,同時強調漢族是越南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
但是,為了防止漢族謀取政治上的權利,也為了削弱漢族的凝聚力,他們硬是把漢族分成3個民族:華族、山由族、艾族(可參考馬來西亞開除新加坡)。(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