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扳指》首都博物館藏
自然乾淨,甜醇有度
畲家稀密白茶,口感獨特
1966年,在北京西郊恩濟莊六一小學內的李蓮英墓,被髮掘出來,裡面藏了50多件小巧精美的陪葬品,其中最精美的一件陪葬品,就是如今陳列在首都博物館“玉器陳列室”內的翡翠扳指。這枚翠扳指色澤瑩綠通透,如一汪綠水般盈盈可愛。據稱是史上最貴的一枚扳指!
慈禧太后和李蓮英同框
那顆價值不菲的翠扳指的主人,就是史上最富的“跟班”之一,赫赫有名的大太監李蓮英。清王朝慈禧時期的總管太監,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權勢的宦官,亦是第一個叫慈禧太后為“老佛爺”的人。
也有人說,慈禧與光緒不和,深受慈禧寵愛的李蓮英如何在兩人之間相處呢?兩面討好、八面玲瓏的做法,是他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和自我保全的策略。
慈禧太后和李蓮英同框
李蓮英雖然成為太后跟前言聽計從的大紅人,可是他遇事謹小慎微,對於一般妃嬪宮娥、女官命婦,有了舛錯,惹太后不高興,他總是儘量替人美言遮蓋,曲意迴護,所以在太后左右人人對他都有好感,說小李子是個幹練敏實、溢美隱惡的好人。而李蓮英這枚翡翠戒指的由來,也與慈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價格破億的翡翠珠鏈、掛墜和手鐲,我們見的不少,但是一枚小小的扳指,價值竟然也能與它們比肩,實在令人驚歎不已!而作為一個太監,竟然是這枚扳指的主人,這更是匪迷所思的事了。這枚翡翠扳指的背後,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
其實,這扳指的原主人不是李蓮英,也不是慈禧,而是恭親王。和碩恭親王奕訢,是道光帝的六子。這位恭親王是咸豐、同治、光緒三朝的名王重臣,領導過著名的洋務運動,迎來同治中興,為中國做出過不少貢獻。
上圖人物自左向右分別為:恭親王、慈禧、李蓮英
據說,這枚翡翠扳指原是恭親王的心愛之物,常見他戴在手上,摩挲把玩。有一天,恭親王把玩扳指的時候,就被李蓮英瞧見了,就動了念頭,想要向恭親王借來玩一段時間。恭親王怕是知道,他說是“借”,哪裡就真的是“借”?雖然心裡不願意,但又不便直言,只好假言等他把玩一段時間再說。
沒過幾天,慈禧召見恭親王,也看到了這枚翡翠扳指,她讓六爺摘下來瞧瞧,看過之後,順手就擱龍書案上,沒有歸還的意思。又過幾天,等恭親王再見自己的心愛之物時,就已經是戴在李蓮英的大拇指上了。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我想不僅恭親王明白,大家也能明白了吧?
不過作為這樣一個小人物,能得喜怒無常的慈禧歡心,在風雲莫測的宮廷中五十年如一日,這也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而這枚價值不菲的翡翠扳指,竟然聯絡著慈禧太后、恭親王和李蓮英,這恐怕是此件藏品更豐富的價值所在。李蓮英陪伴了慈禧半個世紀,慈禧死後他出宮而去,花甲之年逝世,且身首異處,至今死因成迷。
清乾隆翡翠扳指一套
扳指的前身叫做韘(she,讀音同“射”)。《說文》曰“韘,射也”,說明此器為騎射之具。
滿族八旗子弟於弱冠前,照例要到本旗弓房鍛鍊拉弓,拉弓時佩帶扳指,藉以保護手指並可減少手指運動量,故昔年之八旗子弟對此物甚為重視,人手一枚,因而成習。初時因重實用,大小扳指皆選韌澀材質製作。其寬窄肥瘦不一,因人而異,以便套帶。
本是輔助習武的扳指,由於滿漢兩族廣大男士的欣羨與效顰,竟使之成為一種極為時髦的佩飾品,上自皇帝與王公大臣,下至滿漢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賈,雖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
清 玉扳指一組
由於炫富的需要,扳指的質地亦由原來的犀角、駝骨發展為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璽等名貴滑潤的原料。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製者為最多。貴族扳指以翡翠質者為上選,其色渾澄不一且花斑各異,碧綠而清澈如水者價值連城,非貴胄而不敢輕易佩帶。以其大小厚薄論,又有文武之分,武扳指多素面,文扳指多於外壁精鑄詩句或花紋。
犀角嵌金銀絲夔紋扳指
清 翠鑲金裡扳指
清 碧玉刻詩扳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