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孩子做作業,有哪些秘訣?
全文4146字丨閱讀共需4分鐘
輔導孩子作業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家長,孩子剛進小學,需要提醒督促的地方太多,孩子不懂的第一時間肯定問家長。
在孩子學習起步階段,如何輔導孩子完成好家庭作業,會影響到孩子今後的發展。
家長理念正確,方法好,前期花的心思多一點,後面就省心了。
龍應臺講過一個觀點:“父母是有有效期限的,不要偷懶那十年”,深以為然。
女兒今年高中畢業,收到了英國聖安德魯斯、帝國理工、倫敦學院等精英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朋友們要我分享一下育兒心得。說實話,雖為老師,但為人母,也缺乏經驗,只有不斷學習、實踐、反思,不斷在摸索中提升自己。衷心感謝女兒的努力成長,讓我今天有點底氣談起曾經的點滴往事。
關於輔導孩子家庭作業,我是動過一些心思的,在女兒小學前三年花了很多精力,清晰經典的畫面只有這幾個,與大家一一分享。
01
做時間的主人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家長不作要求,孩子肯定是選擇先玩,故意拖延,遲遲不願寫作業,開始寫了,趁家長不注意,也是寫幾秒玩幾秒。
為了杜絕這一惡習,女兒剛進小學,我就跟孩子約法三章,沒有完成學習任務是不能玩的,而且反覆強調時間是屬於她的,學習任務完成後,時間就由她自己安排。因為有些家長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不停為孩子“加餐”,孩子年齡小隻能被動接受,拖延成了她對抗的主要辦法。
為了確保她能專注學習,儘可能減少一切干擾她注意力的因素。比如,為她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書桌上除了基本學習用品不能擺其它物品。學習過程中堅決不打擾,也規定孩子先把吃喝拉撒的事情全部完成再進入學習狀態,中途不隨意走動。完成得又快又好,我會及時肯定她。
學會做時間的主人,養成高效專注地學習習慣,是我一直關注與培養的。
02
馬虎會付出更多
女兒每天想快點完成作業出去玩,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難免會有馬虎潦草的時候。第一次發現她有應付的跡象,絕不姑息,我跟她好好交流:“不用心做等於沒做,反倒浪費時間,很多事情馬虎應付會出大問題的。”還跟她舉一些生活的事例。道理講完,把她潦草的一頁撕下,要求她重新工工整整做好。我明確告訴女兒:“我撕掉的是不認真的態度,馬虎會付出更多。”
我堅持一個理,態度決定一切!印象中似乎就撕過那一次作業,女兒作業一直比較工整。 父母在原則上的堅持,就是孩子對待學習的邊界。堅持原則時,道理要講清楚,孩子是能聽懂的。在品質培養上,要把孩子當成人教。
03
我只簽字,不批改
作為小學生家長,每天有項重要任務,檢查孩子作業並簽字,有很多老師要求家長檢查孩子的作業,我也很認真對待此事,但我不是很“聽話”的家長。
我主要檢查女兒對待作業的態度,馬虎是要重做的,如果做錯了,我會提醒她重新檢查自己的作業,如果孩子沒檢查出來,我不會當晚指出,讓老師批閱查出。
我的想法是, 讓孩子面對真實的自己,不要因為家長的認真而掩蓋了孩子的問題,如果家長幫孩子批閱了,老師以為孩子學得很好,甚至還表揚孩子,一方面不利於老師掌握孩子的真實學習情況,教學缺乏針對性。另外對孩子來說是一份虛榮,虛假的完美,長久下來,誤以為自己是完美的,很難正視自己的缺點,不能接受別人的批評,後患無窮。
04
書裡有很多好玩的故事
閱讀對孩子的終生髮展太重要了,閱讀可以讓孩子大開眼界,增長見識,是瞭解世界的重要途徑。
閱讀可以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想象力、表達能力等,好的文學作品還能讓孩子感受到文字藝術的美。閱讀可以不斷滋養孩子的生命,讓孩子的心靈充盈,深度體驗持久的快樂。好處還可以羅列一大堆。
發達國家是非常重視孩子的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培養的。小學階段是培養的關鍵期,我看過加拿大一個小學的課程表,每天閱讀時間達到四個小時,每個孩子還有詳細的閱讀計劃。在女兒整個小學階段,我也非常重視她的閱讀,讓女兒大量閱讀,讀好書,不斷提高閱讀水平。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我先讓女兒愛上書,每天給孩子講繪本,經常跟女兒說,書裡有很多好玩的故事,每一篇儘可能講得繪聲繪色,吸引孩子對書本產生興趣。在培養女兒閱讀習慣的過程中,我經常帶她去書店和圖書館,現場感受讀書的氛圍。
在家也陪著孩子一起讀書,與孩子交流書的內容,故事情節,各自的看法等。後來,孩子在進入中學之後,課業任務比較重,各類考試比較多,閱讀時間減少,閱讀成了她休息的最好方式。
現實中,很多家長用培訓班把孩子的課餘時間佔滿了,五六個甚至十幾個課外班,孩子閱讀時間嚴重不夠。從長遠來看,對孩子的發展非常不利。
05
我也不會
我們查字典吧
小學低年級,孩子做作業經常會遇到不認識的字,一般情況下,孩子會選擇向家長求助,家長也會竭盡全力教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嘛”。
開始幾次我也是有求必應,後來發現女兒的依賴心越來越重。我開始擔心,今天我可以告訴她怎麼做,再難一點我教不了她怎麼辦?長此下去,女兒學習上的惰性也會日漸形成。另外,從知識的掌握來看,灌輸的一般忘得快,經過自己努力解決的才更深刻,更有成就感 。孩子的學習能力一定是在自己解決問題當中鍛煉出來的。
有一天,女兒又遇到一個不認識的字,隨口就問我怎麼讀。我開始裝糊塗了,說:“媽媽也記不清了,我們一起查字典好嗎?”女兒立馬反駁:“你還是老師呢,這還不知道嗎?”一聽這話,更加堅定不能讓女兒在學習上依賴我,我繼續示弱:“老師不是所有知識都掌握了,我主要怕隨口講個錯的給你,那你不是會怪我嗎?我還是覺得查字典靠得住。”女兒不情願地拿起了字典。有了這次經歷,女兒也習慣了找字典幫忙。
06
你很會說話
寫出來就可以了
印象中,女兒在讀二年級時,老師就佈置了寫作,要求孩子每週寫幾句話,閱讀相對要容易輕鬆,寫作難度要大些。女兒開始很頭疼,遲遲不願意動筆。
為了幫女兒邁過這個坎,克服畏難情緒快速動起筆來,我不斷鼓勵她:“你很會說話,把想說的寫出來就可以了。”在女兒動筆之前,先讓女兒口頭表達,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說一說,有話可說,動起筆來就容易多了,這一招還真靈。
只要行動了,勇敢地邁出第一步、第二步,後面的路就容易走下去了。能寫才能慢慢會寫。心理學中有個著名的“飛輪效應”便生動地詮釋了這一點。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推。直到達到某個臨界點,飛輪的重力和衝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這時,無須費更大的力氣,飛輪便能快速地轉動。習慣就是一種慣性。
07
數學藏在生活裡
數字對孩子來說是抽象的,剛接觸數學,孩子經常被數字弄糊塗,有時對數字產生恐懼心理。我利用晚上散步的時間,和她一起數小區裡的建築、池塘裡的魚、林子裡的花草樹木,讓數字變得形象有趣。
記得女兒剛學加減法時,我經常把筷子拿出來要她算,有時抓一大把豆子、棗子、花生等和她一起玩數字遊戲。學分數時,要她切蘋果,分橘子等。 這些辦法幫助女兒更快理解數學概念,讓她覺得學習與生活是緊密相聯的。
08
把題再讀一遍
女兒剛接觸數學應用題時,對她來說有點挑戰。有一次,孩子愁眉苦臉地來求助我,我仔細一看,題目難度不大,我琢磨著怎麼辦,內心的聲音告訴我:“不能直接講答案,不能讓她形成依賴心。”
我沒有直接講題,而是給她放慢速度讀題,讀了兩遍,女兒突然興奮地喊道:“媽,我會了。”女兒快速地把題做完。我故做驚訝狀:“你怎麼突然會了?”女兒向我解釋:“我剛才漏掉了這個詞。”
我趁熱打鐵:“不錯,自己發現問題了,看來讀題是不能操之過急的,漏掉一個詞、一個數字、一個重要的資訊,影響你的解題思路,導致做錯或者做不出,多可惜啊!”女兒似乎認同了我的觀點,我想她應當感受到了認真讀題的重要性。
09
把題的意思畫成圖
有一天,女兒又遇到不會的應用題,我一看題,是關於栽樹多少的計算,難度在於孩子要有空間概念,否則就會糊塗,思維轉不清。我繼續堅持我的原則,不直接講題。
我說:“這道題確實有難度,腦子轉起來比較費勁,我們畫個圖吧,把每句話的意思畫出來,按題的意思,栽了幾棵樹你就在紙上畫幾棵樹,再看題要你解決什麼問題。”女兒邊讀題邊畫畫,畫完,女兒又是驚呼:“我會了!”畫圖幫助孩子建立空間概念,這一招是數形結合。這一刻,我感受到了女兒自己解決問題的成就感、自信心。她也不斷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10
你累了,明天再做
女兒被一道奧數題難倒了,讀題、畫畫等辦法想盡,還是不會,女兒垂頭喪氣,求我教她。我讀完題,發現確實有點難度,但感覺還在女兒能力範圍內,而她當時的狀態是疲憊不堪,我要給她講解,估計也只是把作業完成,並沒有真正掌握。
我還是想嘗試讓她自己完成,培養她勇於挑戰難題的鑽勁。那天正好是週末,我與她商量:“這道題比平時的作業要難點,我也要想想,今天估計你累了,腦子是糊的,明天等腦袋清醒了,說不定比我先做出來。”其實我也沒把握她能做出來,我在期待明天的結果。
第二天下午,女兒興奮得在客廳裡轉圈,揮舞著練習卷喊道:“我做出來了!”我立馬給女兒一個大大的擁抱。為了強化這份成就感,說道:“你解難題真是越來越厲害了,我到現在還沒想出來啊,看來在學習上你可以自力更生了,你媽是指望不上了。”後來,她確實問得少了,我也真的跟不上她的學習節奏與難度了。
遇到困難就指望別人,或者止步不前,孩子今後的畏難情緒會越來越大。因為她缺乏戰勝困難的體驗,孩子的自信與勇氣是在一次又一次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培養壯大的。
每一個小故事裡,我始終不忘育人的大格局,那就是培養孩子認真嚴謹的態度,獨立自主、高效專注的學習品質,不懼困難,勇於挑戰自己的精神。
在自我探究中體驗成就感,找到自信,感受學習的樂趣。
故事是片段,但這個過程是持續的,孩子的狀態也會有反覆,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陪伴孩子邁好關鍵的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