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身上,我們彷彿又看到了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國士形象。
范仲淹祖籍邠州,後來移居到蘇州吳縣。范仲淹的先祖是唐朝高宗時期著名的宰相範履冰,素以忠諫敢言,不畏權勢得名,時稱“良相”。到了范仲淹高祖範隋,早年間隨著唐懿宗渡江南下,在麗水擔任縣丞。
唐朝滅亡後,其曾祖和祖父均在吳越國做官,其父範墉早年的時候也曾在吳越為官,等到宋朝建立之後,範墉便跟隨吳越王歸降宋朝,並擔任武寧軍節度掌書記一職。
淳化元年,範墉病逝,而此時的范仲淹才剛滿兩歲。因家中貧困,範母只能帶著年幼的范仲淹改嫁淄州長山朱氏,范仲淹也隨之改名為朱說!
在當時,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出人頭地的最好辦法就是參加科舉。加上范仲淹從小也有立志報效國家之心,因此便開始發奮苦讀,數年之後,范仲淹已經有所成就,而此時他,慷慨兼濟天下的抱負之心更為強烈。
公元1015年,范仲淹金榜題名,以乙科第九十七名的優異成績,成功從一介寒儒搖身一變成了進士,後被任命為廣德軍司理參軍,官居九品。雖然只是一個“九品芝麻官”,但畢竟幹工作就得從基層幹起,哪有一入仕就當大官呢?只要肯在基層多鍛鍊,多學習,恪守初心,將來勢必會有升遷的機會。
果然,兩年後,范仲淹因工作認真,且為人正直,被升為文林郎、任集慶軍節度推官。
公元1040年(即宋康定元年),范仲淹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負責鞏固西北邊防。三年後,范仲淹出任參知政事,並在此期間發起了“慶曆新政”,試圖透過改革來整飭仁宗時期的龐大、繁雜,且效率低下的官僚隊伍。但無奈,此項變革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了。
而范仲淹則被罷去了參知政事一職,轉而擔任知邠州、兼陝西四路緣邊安撫使。其他主張變革的大臣,也大都受到了牽連。
公元1052年(即宋皇祐四年),范仲淹改知潁州,然此時范仲淹已經疾病纏身,行將就木了,隨後便在上任的途中去世,終年64歲。後被贈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楚國公,諡號為“文正”,因此世人也稱他為“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績突出,官風優良,深受百姓愛戴。而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和仁人志士的節操,對後世的影響都很大。
但除了這些斐然的成績之外,范仲淹還頗具有現代的經濟頭腦!
比如在宋仁宗皇祐元年,花甲之年的范仲淹被調到杭州擔任知州,次年江浙一帶百年發生了百年不遇的饑荒,頓時間餓殍滿地,慘不忍睹。為了應對這樣饑荒,朝廷甚至下令:“兩浙流民,男女不能自存者,聽人收養,後不得復取”,由此可見其嚴重程度。
范仲淹治下的杭州,米價並沒有降低,反而還被提升了不少。據記載,當時一斗米就需要一百二十文錢,而這對於災民來說無異於就是天價。
面對如此多的災民,范仲淹當然也是心急如焚,此刻想要解決災民的困難,最好的辦法就是提供足夠多的糧食。但是一些商販就地起價,造成物價上升,這簡直就是將災民們往絕路上逼。
但范仲淹並沒有下令將米價下調,反而從原來的一百二十文一斗,上升到一百五十文一斗。范仲淹的這波操作,立即引來了朝中大臣們的彈劾,紛紛指責他不顧災民的死活,就地起價,謀求私利。然而事實上,災民們卻對范仲淹讚不絕口,還紛紛稱讚他:“不愧是好官”。這究竟是為何呢?
原來,范仲淹是利用了商人逐利這一特點,提高米價,讓他們以為在杭州有利可圖,於是便紛紛將大米運到杭州進行售賣。時間一久,杭州地區的大米數量便越來越多,逐漸趨於市場飽和狀態。而就在這時,范仲淹下令開倉放糧,於是百姓們就都去領救濟糧去了,哪裡還會來買這些商人的米。
既然高價賣不出去,那就只能搞低價促銷了。因而杭州地區的米價很快就恢復到了正常水平。所以在事後,百姓們范仲淹都十分感激。
范仲淹作為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其文武兼備,智勇雙全。雖然他的仕途之路坎坷,大起大落,但是他始終都將國家和人民放在心上,全心全意做到為人民服務。即便是在基層,他也是殫精竭慮,鞠躬盡瘁。
清朝康熙年間大臣李光地曾這樣評價他:範文正事業不必勝人,而為第一流者,功在推獎人才,故陳止齋謂“百年用其餘”也!
參考文獻:《宋史》、《范文正公年譜》;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