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雖然故宮名聲在外,但作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木結構建築群,其本身就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木結構建築,本身易燃性就強,另外據有關專家考察,故宮所用木材幹燥程度較高,所以非常容易引起火災。
歷史上故宮發生過多少火災?
根據現存可查有關史料記載,歷史上故宮一共發生過80餘起大大小小的火災,平均每7年發生一起。其中以明嘉靖朝發生火災次數最多,共14起。
嘉靖帝雖然也逐漸意識到木結構本身弊端諸多,應該修建防火牆和防火通道,但最後想來想去,還是無法將防火的想法具體落實到實處。一直到清康熙朝,故宮才開始修建防火牆。
康熙帝雖然是清朝在位時間最長(61年)的君主之一,但在其執政期間故宮只發生過一起火災,康熙帝的防火意識之深可見一斑。康熙朝故宮的這次火災規模不小,其起因是御膳房失火,而由於那天風力過大,所以火勢一直從御膳房蔓延至太和殿,最終太和殿毀於一旦。此次火災引起康熙的震怒,連斬多名御膳房涉事太監。
息怒後,康熙帝也從這次火災中認識到故宮建築在防火設計上的不周之處。比如最顯著的就是院落之間不僅間距過窄,且由於各處屋頂斜廊的延伸,一旦發生火災就特別容易造成“火燒連營”的不利局面。所以在重建被毀宮殿時,康熙帝就在每處宮殿之間修建一堵防火牆。
另外,康熙帝還下令將原本位於上風向的御膳房搬遷至故宮的下方向。此後,故宮發生火災的次數大幅減少。
故宮火災起因主要是什麼?
據有關資料統計,故宮歷代80餘起火災中,因雷擊引起的為數最大。有明一代,故宮因雷擊造成的火災達16起,其中最慘重的一次還是發生在嘉靖朝。
據《明史》記載,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的這次火災,起因是奉天殿被雷擊起火,由於火勢沒能得到及時撲滅,後一直蔓延至午門,最終大半個外朝宮殿被燒燬。事後,皇宮共動用了3萬人力清理火災現場,可想而知此次火災有多慘烈。
明清兩代故宮如何防火?
針對故宮時有發生的火災,歷朝君王都有向天神祈福的傳統。如欽安殿就供奉有玄武神的神像,傳說故宮發生火災時,玄武神還曾顯靈過,幫助宮中太監撲滅了火災。再如雍正四年建雷神廟,供奉雷神,每年皇宮還舉行祭拜雷神的禮事。
然而皇帝們也明白光靠祭神祈福肯定阻止不了皇宮火災的發生,所以歷朝君主也積累下了眾多的防火措施。
一、改變傳統的宮殿樣式,且改用石材修建宮殿
在意識到木結構宮殿建築的易燃性後,有些新修建的宮殿就改用了石材結構。如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修建的皇史宬,其門窗、頂簷等重要部分就都是用石材修建而成。另外與傳統宮殿樣式不同,皇史宬的正殿沒有一梁一柱,全靠券頂作支撐。這樣由於建築樣式和材料的改變,皇史宬就具備了防火功能。
明末,珍貴的《永樂大典》正本毀於大火,而副本就因為儲存在皇史宬才安然無恙。
二、宮殿屋脊兩端的龍吻靈獸具有避雷作用
與民間的很多古建築一樣,故宮宮殿的屋脊兩端一般也都裝有合龍。這種合龍的正式學名為龍吻靈獸,自古便被視為鎮火之物。據北宋李誡《營造法式》記載,龍吻靈獸的原形是越國海中的一種魚。看到這裡,你可能會以為這種龍吻靈獸就是封建迷信的產物。
然而事實上,龍吻靈獸具備避雷的作用,有點類似於現代的避雷針。你去故宮就能觀察到,一般宮殿的屋脊兩端都設有一個仰起龍頭,龍頭嘴裡會吐出一根細長的鐵絲。遇有雷雨天氣,雷電就能透過這跟鐵絲將電流傳送到地下,從而避免宮殿因雷擊起火。
三、修建防火牆
為了減少故宮火災的發生,減輕火災的災情程度,歷朝君主修建了不同樣式的防火牆。如乾清宮的配殿中修建的防火牆,是一種用三合土填充的實心房。從正面看上去,這座配殿三面閉合,只有前臉敞開,整體形象就像個“口”字。配殿沒有一門一窗,且屋架和樑柱都是使用石材修築而成。如此精心的設立,不僅可以防止宮殿起火,一旦發生火災也便於阻擋火勢的蔓延。再如太和殿特殊的十一間設計,也是另一種防火牆。取“九五至尊”之義,故宮內的宮殿一般都設計成九間或五間,只有太和殿是例外——十一間。
前文筆者說到太和殿曾在康熙朝被燒燬,防火意識強的康熙帝從史官處得知,歷史上太和殿的火災往往都是由周邊宮殿的火勢蔓延造成,所以康熙就命人在新修建的太和殿的左右兩側各修一道防火牆。這樣原本九間的太和殿就變成了十一間,其防火效能也同時大大增強了。
四、修建封火牆
故宮廡殿的後面一般會修築一扇牆,牆面沒有門窗,也基本看不到木材裝飾,這就是封火牆。顧名思義,封火牆就是用了防火,和防火牆作用相近。故宮現存的封火牆很多,其最早修建於雍正朝。
據《清史》記載,雍正帝有次在巡閱御膳房時,發現太監們燒火做飯時,竟然有火星飛閃至御膳房屋簷上,這可把繼承了康熙防火意識的雍正驚住了。雍正馬上就下令將所有用於做飯的房屋的後簷改為封火簷,後來封火簷又演變成了現在的封火牆。
五、內外金水河與水缸搭配防火
故宮天安門外的護城河又稱外金水河,與宮內的內金水河同為一體。外金水河的水從故宮西北角流入宮內,再經過全長約2000米的內金水河,最終從故宮東南角重新匯回外金水河。內金水河幾乎流經各大主要宮殿,這樣如果宮殿發生火災,就有充足的水救災。
但光有水還不行,為了縮減火災發生時取水的時間,故宮還在各大宮殿旁設有大小不同的水缸,作為日常備水的容器。整個故宮內共設有308口水缸,每口水缸可儲水約3000升。冬天時,金水河封凍,太監們就在各個水缸上設一個鐵蓋,鐵蓋中燒有木炭,這樣就能保證日常生活用水的供應,包括應對火災的發生。
六、設立專門的消防機構
明代時皇宮消防主要由錦衣衛負責,到了清代,清廷專門設立火班來負責皇宮消防。火班便是現代消防隊的雛形,最早設立於康熙朝,清代火班人員數量最高可達1000餘人。雖然人員比較齊備,但火班的滅火裝置卻非常落後簡陋,主要依靠人力提高水壓,將水激射出去以達到滅火的效果。
綜上所述,明清兩代故宮防火主要從火災的發生根源和對火災的後期撲滅等兩方面著手。從根源上防止火災,如改用石材修建新宮殿和設立防火牆;火災的後期撲滅,如金水河和308口水缸的滅亡作用。
但從總體來看,明清兩代故宮防火還是重在防火的具體設定上,如龍吻靈獸的設定就是為了應對故宮火災的主要起因——雷擊。再如清代火班的設定,恰好體現了古代防火主要依靠人力的特點,故救火隊伍的完備尤為重要。透過這些防火設定,後期故宮發生火災的次數逐年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