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度在中國延續了1300多年
1905年9月2日,在中國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正式廢除,隨著“廢除科舉”這一詔令的下達,中國走上了一條新的道路,就像美國社會學專家羅茲曼在其著作《中國的現代化》中寫的那樣,“
1905年是新舊中國的分水嶺。它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但是,對於當時的民眾而言,他們如同
霧裡看花
般看不清這件事所能帶來的影響,就連嚴復都說,“廢除科舉是我國數千年以來的大事,其重要性不亞於以往廢封建、開阡陌,至於它會帶來怎樣的結果和影響,絕對不是我這種才疏學淺的人敢隨便評論的。”嚴復(1854-1921),近代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
此事乃吾國數千年中莫大之舉動, 言其重要, 直無異古者之廢封建、 開阡陌。造因如此, 結果何如, 非吾黨淺學微識者所敢妄道。——嚴復《論教育與國家之關係》
教育向來是國家大事,科舉制廢除所帶來的影響也絕非一個“
分水嶺
”那麼簡單,百年之後,我們比嚴復更能看清那個轉折的時代,進而我們可以發現,在科舉廢除的背後,是無數鄉村學子
命運的悲痛轉折。從隋唐到晚清,歷經1300多年發展的科舉體制顯然已經十分完備成熟,其自身也展現出三個十分鮮明的特點。
唐太宗畫像
第一,與政治體制掛鉤。
從創立伊始,科舉制就為唐朝挖掘了大量的人才,以至於唐太宗望著城下學子時不禁感嘆“天下英才盡入吾彀中矣
”,明朝英宗之後,更是講究“非進士不進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發展至後期,科舉則成為了國家高階官員的必經之路。對民間學子而言,科舉是一條通往仕途的上升通道,對國家統治者而言,科舉是選才選官的重要方式,就在這樣的雙向互動
中,科舉制延續並發展了上千年。第二,考試內容固定、科目相對較少。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內容已經脫離不開《詩》《書》《禮》《易》《春秋》
等儒家經典,相比於現代教育體系,其考試科目與內容明顯較少。第三,官方教育機構較少,民間教育機構極多。
明清兩朝自身顯示出“小政府主義”的一些特點,比如強調國家不與民間奪利、國家財政較少等,這些特點也同樣體現到教育方面。在當時,民間私塾並起,反而是由國家興辦的教育機構較少。在這三個特點的作用之下,當時的社會出現了兩種現象。
四書五經相當於明清學子的“統一教材”
第一,民間學子極多。
科舉考試所要考察的科目較少,學子們所需要購置的學習資料也僅限於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這也就意味著參加科舉考試的門檻並不高,與此同時,科舉成功所能帶來的利益是極大的,就像科舉制度廢除當年,《中外日報》上報道的那樣,“中國的普通百姓向來並不富裕,但是奇怪的是,其中識字的人卻一直都有一些,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習的成本低
,對於讀書的人,他們只需要買一些儒家經典和筆墨紙硯,就可以用一輩子,成本不過十金,這就是用最小的成本,去謀求最大的利益,因此無論在哪,中國都有很多的讀書人”。中國之民素貧,而其識字之人所以尚不至絕無僅有者,則以讀書之值之廉也。考試之法,人蓄 《四書合講》、《詩韻》 並房行墨卷等數種, 即可終身以之,由是而作狀元宰相不難。計其本,十金而已。以至少之數而挾至奢之望,故讀書者多也。——《中外日報》
《中外日報》,原名《時務日報》
第二,官方教育機構獲利少,民間私塾獲利多。
由於官方的低投入,其所能得到的利潤也極其微小,相比之下,民間私塾數量眾多,其利潤也十分可觀,甚至可以達到“鄉間書塾 , 每省輒盈千萬
”的程度。這兩大現象背後隱藏著一個事實,
即中國古代鄉村地區的學子可以持續保持一定的數量和水平
。第一,科舉成功獲利大,直接刺激著在社會底層掙扎著的普通百姓藉此手段實現階級跨越
,因此會有為數眾多的人選擇讀書學習。第二,即便最終沒能透過科舉走上仕途,那些失敗的考生仍然可以回到鄉村做私塾先生,養活自己,這也減輕了他們讀書學習時的心理負擔
。1905年的北京街頭
但是,科舉制的廢除改變了這一切。
1905年教育改革中,取代科舉制的是新式教育。
所謂的“新”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育內容,二是教育方式。
在科舉制中,學習內容侷限於儒家經典,而這一切一般只需要一位老師即可,但是,在新式教育中,教育內容極大豐富,
國文、算術、美術、音樂、體育、修身
,幾乎每一門都需要一位專門的老師,教師工資這方面的支出成本瞬間翻倍,外加上科學器材等貴重物品的採購,新式學堂的創辦成本比科舉制下的私塾不知要高多少倍。
沒有錢,新式學校就辦不起來
不僅新式教育的教育內容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就連教育方式的轉變也在無形中增加著學堂建立的成本,因為要管理好大量的教師和學生,就要增加相對應的管理人員,這無疑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總而言之,就像《中外日報》說的那樣,“現在科舉制廢除了,鄉間也要興辦新式學校,那新式學校學什麼呢?學科學,學科學就要買千萬金的器材,請眾多專業教師,這些費用根本不是幾家幾戶湊錢就能負擔得起的,最起碼也要舉全縣之力,
然而即便如此,想辦一個新式小學也是很不容易
”。今一旦廢科舉而興學校,其所學者必科學也。一器之費千萬金, 一師之俸數千金,此斷非數家之力所能及,不能不合一縣之力成之。而今之縣,稍有餘力,均已盡於賠款,蓋有欲興一小學堂而不可得者。——《中外日報》
清末明初接受新式教育的學生們
在一開始,部分地區的確有鄉紳出資興辦新式學堂,但是,學堂每年都需要費用“
至少必一二千兩
”,鄉紳也不是自動提款機
,這種學堂最終只得不了了之,走向停辦。因此,在鄉間,新式學堂幾乎無一例外都由私立走向了公立。在這一過程中,首當其衝的是那些私塾先生,他們一無資金,二無科學知識,最終成為教育改革中被“陣痛”的人。學堂是從私立走向公立了,但新式教育在鄉村地區好起來了嗎?並沒有,因為即便是公立的學堂,也面臨著三個嚴峻的問題——
沒錢、沒老師、沒學生
。當時地方政府的財政情況並沒有好到哪裡去,地方官員也都是有心無力,根本沒有辦法從窘迫的財政預算中拿出多少去興辦新式學堂。
《清二京十八省疆域全圖》,可以看出,地圖的繪製還很粗糙、簡略
比此更嚴峻的問題是沒有合格的老師
,在過往1300多年的歷史中,整個國家絕大多數人學習的都是四書五經,1905年一紙詔令就讓老師開始教科學、教新知識,這不現實。因此在新式教育剛開始的幾年,不乏出現地理老師分不清東南西北,數學老師連照本宣科都不會的現象。沒錢、沒老師,但只要有愛學習的學生,學校就至少可以維持下去,但問題是,鄉村的新式學堂創立伊始,根本招不到學生。當時陝西甚至出現“
若荒僻小縣, 秀才猶不知書, 而況童稚
”的現象。而根據學者調查,鄉村民眾之所以不願意送孩子去新式學校,大致有三條理由。第一,科舉制已經廢除,孩子不必再讀書。
這種心態是可以理解的,畢竟1300多年的科舉在一瞬間廢除,那些身在此山中的社會底層人民當然無法得知未來的走向,與其浪費時間與金錢在未知的事物上,莫不如不做投入。第二,新式學堂就是欺騙民家子弟,引誘他們信奉洋教,走入歧途。
晚清屢遭外國入侵凌辱,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難免會激發起民間對“洋人”的敵對心理,與此同時,新式教育所教育的內容包括音樂、美術等科目,在中國古代傳統觀念中,這些都是地位卑賤、家庭貧苦之人才會學習的謀生手段,讀書之人豈能把精力浪費在這種地方。第三,新式學堂必定會要求學生家長出資捐款。
新式學堂成本巨大的事實想必民間也早有耳聞,在生活原本就不富裕的情況下,百姓對其表示懷疑也在所難免。清朝末年的鄉村
歸根結底,鄉村民眾之所以不願意送孩子到新式學堂就學,是思想的原因,詳細而言,
是傳續了上千年的中國古代傳統觀念無法一時間接受西式教育的表現。
廢除科舉制,興辦新式學堂的初衷是讓舉國民眾接受到更先進的教育,但是,由於以上種種原因,廢除科舉制前的上一代鄉村百姓,至少還有一部分人能熟讀四書五經,但科舉廢除後的下一代人,不僅沒有學到先進的科學知識,也沒能瞭解到儒家經典的諸多內容,但凡改革就總有一部分人會無法跟上腳步,他們是時代的犧牲品,毫無疑問,
新式教育剛剛興辦的那些年裡,大量的鄉村學子成了這樣的犧牲品。
興辦新式教育是一件大好事,它對我國教育現代化無疑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我們應該知道,1905年科舉制度廢除絕不是一個“分水嶺”就能概括的了的,它的背後是眾多鄉村學子命運的轉折,是一代鄉村人知識的斷層。
參考文獻:
《科舉制廢除在鄉村中的社會後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