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評論丨“雙減”後首箇中考現“高分通脹”,是減負的結果嗎

由 司馬盼香 釋出於 經典

核心的問題不是考試的難易程度,而是考核方式應該更多元化

“雙減”後的第一個中考落下帷幕。近日,各大城市中考陸續放榜,不少考生及家長髮現一個新現象:今年中考多地出現大面積高分,其“熱浪”堪比七月的天氣。

不妨先感受一下各地中考分數的“火熱”:7月5日,北京市中招各區分數段人數統計出爐:北京總分660,655分以上的有877人,650分及以上的有6000人左右。而多地釋出的分數顯示,成都總分710,600分以上超7000人,比往年多了近一倍;合肥總分750,700分以上2008人;石家莊總分640,600分以上3253人……

這種情形一定程度與中考試卷降低難度有關。比如,北京今年的中考數學卷,就被家長吐槽說是小學水平,特別是第一題,要求從4個幾何體中辨別出哪個是圓錐。

今年2月教育部發佈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表示,要深化考試評價改革,加快推進中考省級統一命題,進一步加強“雙減”背景下中考命題的研究工作。今年4月,教育部發布關於2022年中考命題的通知,有條件省市今年統一命題,最遲2024年全部實行省級統一命題。今年,統一命題省份增至四大直轄市、山西、安徽、福建等地。考慮到一個省份之內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統一到省級命題,加上“雙減”的要求,降低考試難度幾乎是必然的。

所以,降低中考難度,或許正體現了多地教育部門對於“減負”與中考導向的理解。其背後邏輯是,試題難度與學生負擔成正比,就需要不斷降低難度。但這一邏輯成立與否,頗有爭議。由於中考錄取是“排位賽”,壓力的負擔在名次,不在題目難度。比如中國教育線上總編輯陳志文曾撰文指出,考試難度並不與負擔直接關聯,為降低負擔而降低難度的邏輯不成立。

中考錄取分數線出現“高分通脹”,不少家庭五味雜陳,甚至覺得簡單化的中考減負,隱藏著助推應試教育的邏輯,“減負”是否走向了初衷的反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7月5日,教育部公佈的資料顯示,2020年,全國及各省(區、市)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均達到90%以上,如期實現國家確定的普及目標。從這裡看,其實我國高中階段的毛入學率已經不低,但為什麼不少家長依然對中考憂心忡忡呢?一是對普職分流存有疑慮,不太願意讓孩子上職高。二是優質高中的數量有限,能進入其中的畢竟是少數學生。三是高考壓力向中考的傳遞,高考難度與中考難度的直觀對比。

中考與高考同樣都有選拔性質,今年給人有兩極分化的印象。高考似乎依然很難,中考則明顯趨於簡單。其實,無論何種難度的考試,都會有一定的區分度。任何單一的選拔考試,不管難度高低都還是“一考定盤。所以,核心的問題不是考試的難易程度,而是考核方式應該更多元化。若只用一次考試來分辨孩子們九年義務教育的高低,並不夠充分。如果實行復合多元的考核機制,相信就不會過於在意單一考試的難易程度。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人才,進行“雙減”正是為了不讓孩子過於陷入無窮無盡的學業負擔中,從而能獲得更健全的多方面發展,從多方面去發現他們的興趣愛好。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並不是只有單憑一次考試成績的高低,去上普通高中,甚至只盯住那幾所頂尖高中。

中考是考察教育“雙減”的一面重要鏡子。在這面鏡子前,我們有必要來一番認真細緻的審視:如何才是更科學的“減負”?

紅星新聞評論員 文陽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