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研是“異類”? 警惕這一思維加劇教育焦慮

何勇海

今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為457萬,比2021年增加80萬,增幅超過21%;相比2017年,報考人數增加256萬,增長1.27倍。半月談記者在瞭解考研理由時,發現有部分學生熱愛所學專業,一心向學。但大部分學生談及考研目的,依舊以增加自身應聘砝碼,緩解瀰漫社會的就業焦慮為主要目的;另有學生則屬跟風,因“不想當異類”而報名、備考;更有少數學生以“還想再玩幾年”“害怕成為社畜”的心態加入考研大軍。(2月9日半月談)

因“不想當異類”而考研,這一現象值得關注。因為有此種想法的大學生不在少數——在上述報道中,河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副院長邊宇璇介紹,在他開了10年的職業生涯規劃課上,大概5年前,班裡約50%的大一學生表示要考研。而現在,考研意願在大一新生中比例高達80%。即使到了大四,也有超過70%的學生在備考。由此來看,上大學不考研,確實會被視為“異類”,而且在網上,“感覺自己不考研就好像成了異類”之類的帖子,在這些年越來越多。

不考研就成了“異類”,合理嗎?回答是否定的。最穩定的社會結構是橄欖型,兩頭小、中間大,也就是中間階層的數量和規模比較大,精英和底層的數量相對較少。與橄欖型社會結構相對應,橄欖型人才結構更為科學,也就是說,職業教育、專科生、本科生佔比,應該既大於高中以下學生,又大於研究生以上精英人士,才是科學的。這樣,人力資源才可能向更廣闊的領域分佈,得到合理配置。早有專家指出,如果研究生培養從精英化向大眾化、普及化發展,各類研究生就會失去“頂尖人才”的光環。

事實也是如此。近年來,“學歷貶值”不僅體現於本科生的就業難,也體現於研究生學歷的認同度越來越低。不僅有高校人士表示,雖然當前的研究生教育水平總體提高,但對部分畢業生的質量監控有所疏忽已成事實。也有用人單位表示,現在有的碩士還不如以前的本科。

其實,考研或就業,兩樣選擇都可以精彩,關鍵是要有真才實學。就業看的不只是學歷,自身的專業技能以及其他加分項,也是實現就業必不可少的東西。大學生就業難是一種深層次社會問題,需要從高等教育招生與專業設定、人才培養模式與質量、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高國內消費和社會保障等許多方面著力解決。如果考研只為追求好聽的名頭,增加自身應聘砝碼,躲避就業壓力,甚至只是“不想當異類”“還想再玩幾年”“害怕成為社畜”,這種想法既不健康,亦無益於自我提高。

說穿了,將不考研當成“異類”,是本科生間的自我歧視,會加劇社會對高等教育非理性渴求帶來的焦慮,加劇就業市場扭曲。當今社會本就存在學歷歧視、學歷高消費的現象,甚至有用人單位唯學歷是瞻,本來只需要專科生的崗位卻招聘本科生,只需要本科生的崗位卻招聘碩士生甚至博士生,造成教育資源和人才資源的嚴重浪費。有識之士早在呼籲全社會摒棄學歷歧視,破除學歷高消費,本科生之間豈可搞內部歧視,視不考研為“異類”?

來源:羊城晚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96 字。

轉載請註明: 不考研是“異類”? 警惕這一思維加劇教育焦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