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為何終其一生都不立太子,傳位弟弟是其真實想法嗎?
趙匡胤為何終其一生都不立太子,傳位弟弟是其真實想法嗎?
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他開創的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亂世,重新統一了全國大部,而未收復的燕雲十六州也成為兩宋永遠的痛。作為一個開國皇帝,趙匡胤並沒有向劉邦那樣排除異己大殺功臣,而是與眾武將演了一出杯酒釋兵權的佳話。其在位十六年,成就頗多,但唯一令人不解的就是他這十六年中都沒有立太子,甚至都沒有封自己的兒子為王,反倒是他的弟弟趙光義平步青雲,被封晉王,加封開封府尹,最終導致趙光義權力滔天,奪取了大宋的政權。趙匡胤是何等精明之人,怎麼會不知道立太子的重要性,可他為何不為呢?
趙匡胤共有四個兒子,分別是趙德秀、趙德昭、趙德林和趙德芳,其中長子趙德秀和三子趙德林都早亡,早到什麼程度呢,就是還沒來得及取名就亡了,“趙德秀”“趙德林”這兩個名字都是宋徽宗賜的,他們的王爵也是宋徽宗追封的。而趙德昭和趙德芳在宋太祖駕崩時一個25歲,一個17歲,並不幼小。在趙德昭13歲時就已經出閣,按道理可以封王了,趙匡胤卻以其年幼為由不封王,還是趙光義繼位封趙德昭為武功郡王,趙德芳則是在生前從未被封王。其實並不是趙匡胤不想重用自己的兒子,而是當時的情況不允許他這麼做,他只能重用自己的弟弟。
首先北宋是五代十國以後的又一個大一統王朝,但是趙匡胤並不知道這一點,五代十國那個王朝不是短命,他又怎麼知道大宋不是短命王朝之一呢。所以為了讓宋朝國祚持續長久,他不得不重用南征北戰的弟弟趙光義,並沒有精力去培養自己兩個尚處幼年的兒子(宋朝建立時趙德昭9歲,趙德芳1歲)。在當時的情況下,只有先立足腳跟才能尋求發展,幼主亡國的例子比比皆是,趙匡胤恐怕也不敢冒這個險。
其次趙匡胤的身體一直很好,駕崩時也不過五十歲,當時自己的兩個兒子年齡都大了,天下也趨於統一,趙匡胤可能想局勢穩定後慢慢削弟弟的權,然後再立兒子為太子,可誰想他會突然暴斃,他死後宋朝權勢最大的人就是趙光義了,趙德昭和趙德芳想爭皇位就太難了。
況且趙匡胤的母親也留下了遺詔。據史料記載杜太后病重時召趙普入宮記錄遺言,交代以後的皇位繼承問題,勸趙匡胤死後將皇位傳給弟弟。《宋史·杜太后傳》原文如下:“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藥餌不離左右。疾亟,召趙普入受遺命。
太后因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嗚噎不能對。太后固問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積慶也。’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
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
可見杜太后認為趙匡胤得天下是因為後周無長君,所以她不想宋朝重蹈覆轍,要求趙匡胤傳為於弟弟。由於這份遺書藏於金匱之中,因此名為“金匱之盟”。不過盟約的原文卻無人知曉,而且金匱之盟首次公開是在趙光義繼位後的第六年,所以金匱之盟到底是不是真的,誰也不知道。
不管金匱之盟是不是真的,退一步講,就算趙匡胤要傳為給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也沒有能力繼承江山。朝廷中的百官肯定是支援權勢更大的趙光義,就從太祖兒子未封王,趙光義封王的這一點來看,就有很多“聰明人”投向趙光義陣營了。要怪只能怪趙匡胤太短壽,沒有等到江山穩定的那一天,也沒有來得及將權力慢慢轉移到兒子手上。不過趙匡胤之死也是個謎,畢竟“斧聲燭影”的那一晚只有趙光義在其身邊,次日趙匡胤就駕崩了,未免也太巧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