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全國統考將於6月7日起舉行。日前,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強基計劃院校最佳化考核內容和形式;嚴格規範高校大類招生行為等。同時,通知明確,往年被專項計劃錄取後放棄入學資格或退學的考生,今年起不再具有專項計劃報考資格。
對“大類招生”嚴格規範意味著什麼?“強基計劃”的選拔要求、方式有哪些升級?多位高教專家就此進行解讀。
規範“大類招生”
保護更多學生的利益
教育部在最新發布的通知中提出:嚴格規範高校大類招生行為,高校原則上按專業開展招生,少數探索大類招生的高校要精心制定培養分流方案,確保科學規範、公平公正。
關於“大類招生”,參加過高考的考生頗為熟悉。實行大類招生,即被錄取的學生進大學後,一年後憑大一成績、高考成績等,雙向選擇細分專業等做法,再分流到不同專業。
近年來,不少高校都在探索、試點“大類招生”。不過,自推出以來,圍繞它的爭議也不小。比如,“冷熱專業”捆綁招生、專業分流結果不如預期等等。
“大類招生最早推出的時候,初衷是希望和寬口徑的培養模式接軌,希望學生掌握寬厚的基礎知識,同時,入校後二次選擇、專業分類的機會,也可以幫助一部分學生讀到自己真正熱愛的專業。”但一位多年從事高校招生工作的一線老師也談到,大類招生在推進的過程中,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多數問題與資訊不對稱有關。
反映在大學招生簡章上,他舉例說,有的理工和綜合類院校開設“工科試驗班”,有超過20個專業被同時“打包”。從高校的角度看,把冷熱專業一起“打包”,有助於吸引考生、搶奪優質生源。但從考生的角度看,在這種“大類招生” 的模式下,或很難滿足讀到心儀專業的初衷。比如,某高校新聞專業的學生因0.1分之差被調劑到了資訊管理專業,而這兩個專業在培養目標和對學生的所需能力上,有著著天壤之別。
因此,在專家看來,對“大類招生”嚴格規範,實則是出於對學生利益的保護。
上海財經大學常務副校長徐飛認為,高校今後在招生時,應當更加明確、具體地向考生說明大類招生包含哪些專業,今後的分流方式等,滿足考生的知情權。同時,考生在報考前,也需做好功課,瞭解具體專業設定情況和分流方案,切不可報著“撿漏”心態被錄取。
“一些高校實施大類招生時,缺乏與之配套的系統培養方案。”同濟大學教育評估中心主任樊秀娣認為,規範化的大類招生勢在必行,大學應當明確自身的辦學定位。比如,研究型大學,應儘量為學生提供寬厚的知識基礎和跨學科的學習環境。而以就業為導向、重視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應用型高校,並不適合採取大類模式。
“高校若要充分發揮大類招生的作用,加強考生入學後的職業生涯教育和選專業相關指導很重要。”樊秀娣說,不少學生在報考“大類”時,往往處於盲從擠熱門專業的分流競爭之中,引導更多學生了解專業核心、前景,理性選擇很重要。
嚴格規範並非因噎廢食。記者從相關部門和多所高校獲悉,今年,滬上高校招生方式沒有較大變動,總體以平穩過度為主。事實上,試點開展大類招生的院校在總體招生中佔比仍屬少數。
寧缺毋濫
強基計劃要求再升級
和“大類招生”同樣備受關注的,還有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目前由39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以及哲學、歷史、古文字學等專業招生。據公開資料,教育部啟動實施強基計劃以來,共錄取新生1.8萬餘人。
在今年的通知中,教育部再次釋放重要訊號:要求進一步最佳化招生程式,提高選拔質量。比如,其中提出“要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嚴格規範管理,嚴格選拔標準,著力選拔對基礎學科研究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優秀學生。”同時,教育部重點對強基面試提出新要求。例如,要最佳化學校考核內容和形式,積極在面試中參考使用學生綜合素質檔案,著重考查學生的理想信念、興趣特長、思維能力和創新潛質等。
“透過強基計劃,高校確實選拔了一批對基礎學科研究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優秀學生。”同濟大學本科生院院長趙憲忠介紹,為了真正挖掘熱愛基礎學科的學生,學校對單科成績的限制不斷減少。例如,從2022年起,同濟大學取消往數學單科滿分90%的要求,所有符合選考科目要求的學子都可以報名。為了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濟大學進一步最佳化校測形式,取消校測中的筆試環節,僅設定面試和體育測試,面試成績佔校測成績100%。
不僅強基計劃的“進口”端提高了要求,“出口”端工作也在同步加強。教育部提出,高校要加強招生培養聯動,最佳化人才培養模式,精心做好本碩博銜接等後續培養工作。
在華東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孟鍾捷看來,此次教育部的通知還釋放出一個重要訊號:未來,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將會進一步打通本碩博銜接渠道,讓更多心存熱愛的優秀學子更快一步得到深造。
在華東師大,透過強基計劃錄取的新生,都將納入卓越學院進行培養。作為學校的改革試驗特區,卓越學院還涵蓋了校內10個教育部拔尖計劃2.0基地的學生。孟鍾捷介紹,截至目前,卓越學院學子的直研率達80%,未來,這一比例或將繼續提升。
促進教育公平
這些亂象教育部明令禁止
高考涉及人數廣、關注度高,高校的招生工作是否公平公正,關係到千家萬戶。
不得以新生高額獎學金、違規承諾錄取(含承諾錄取專業、本碩博連讀或貫通等)、入校後重新選擇專業等方式爭搶生源,嚴禁以優質生源登記表、志願填報意向書等形式吸引、誤導學生……在此次的通知中,針對招生宣傳工作中出現的種種亂象,教育部也做出明確規定。
教育部提出,各高校要規範招生宣傳管理,招生廣告或者宣傳的表述應當嚴謹、規範,不得采取貶損、誇張、低俗以及其他不適當的語言或者方式開展招生宣傳。
值得關注的是,教育部還專門提出:志願填報期間,各高校要逐步減少外派招生宣傳組的數量,進一步擴大線上諮詢服務渠道,同時嚴格加強工作人員管理,不得以任何形式代替或干預考生填報志願。
作者:吳金嬌 儲舒婷
編輯:吳金嬌
責任編輯:樊麗萍
圖片:文匯報資料圖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