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歐洲有代表性的三大民族之一,凱爾特人和日耳曼人、斯拉夫人,被當年的羅馬帝國,並稱為歐洲三大夷族,可見它的影響力之廣泛。
一直以來,關於凱爾特人的種族定義,都存在較大的分歧。一種觀點認為,凱爾特人和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樣,屬於一個區別於其它種族的人種集團,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所謂凱爾特人,就如同信仰猶太教的人稱之為猶太人一樣,只是使用凱爾特語的群體統稱。
那麼,凱爾特人種群究竟發源於哪裡,又有著怎樣的發展和分佈呢?曾經稱霸一方的凱爾特人,為什麼卻沒有建立凱爾特帝國呢?
一、凱爾特人的起源。
有的歷史學家認為,凱爾特人最早起源於中亞地區,由於土地貧瘠,環境艱苦,這群人從中亞草原向西遷徙,他們順河行進,最終在法國東部塞納河、羅亞爾河上游以及德國萊茵河、多瑙河停下了腳步。
根據歷史遺蹟判斷,約公元前十世紀初,以上地區就發現了凱爾特人活動的印跡。在隨後的幾個世紀中,凱爾特人以武裝的部落聯盟為單位,向四周繼續擴散遷徙,透過武裝征服,實現軍事移民。
由於凱爾特人早早學會了鐵器的製造,因此他們以更為鋒利堅硬的武器,擊敗了當地尚處於青銅時代的伊比利亞人,並在其後的漫長歲月裡不斷滲透同化,到公元前七世紀時,凱爾特人已經佔據法國東部和中部大片地區。
二、凱爾特人的擴張
隨著部落實力和種族的不斷壯大,凱爾特人加緊向歐洲其它地區擴張。從公元前500年起,凱爾特人越過海洋,登陸並佔領了不列顛諸島,他們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今天的愛爾蘭定居下來,另一部分則佔領了今天英格蘭的南部和東部,在英語沒有出現之前,凱爾特語是不列顛諸島上唯一有史料依據的語言。
而定居在萊茵河邊上的凱爾特人,也越過萊茵河,進入法國東北部,在塞納河以北、阿登山區以西的地區居住。這樣,在公元前500之後,法國和不列顛諸島,成為凱爾特人的主要居住地。
公元前387年和279年,日益強大的凱爾特人,分別入侵和洗劫了羅馬和希臘,最遠打到了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連葡萄牙和黑海之間的大片土地,都成為凱爾特人的地盤,其疆域之廣足以和後來的羅馬帝國媲美。
三、凱爾特人的苦難。
由於凱爾特人各個武裝部落間各自為戰,比較分散,他們最終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凱爾特人帝國。隨著紀律嚴明,組織有序的羅馬人崛起,身材高大,單兵作戰勇敢的凱爾特人,整體組織性紀律性差的缺點暴露無遺,漸漸落於下風。
公元前59-49年,羅馬的尤利烏斯·凱撒大敗高盧的凱爾特人,一雪當年羅馬城池被洗劫之恥。凱爾特的文化中心高盧,成為羅馬帝國的行省,近100萬凱爾特人被殺,另有100萬人淪為奴隸,凱爾特人的歐洲發祥地毀於一旦。
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烏斯,親率四萬大軍,征討大不列顛島,三年時間才將英格蘭完全控制。而沒有被羅馬人佔領和征服的愛爾蘭,其凱爾特王國和文化得以的保留。這也是整個歐洲大陸,凱爾特文化唯一沒有遭到破壞的地區。
公元407年,羅馬帝國內外交困風雨飄搖,不得不放棄不列顛島的控制,英格蘭的凱爾特人王國,得以重新恢復。
好景不長,羅馬人征服才剛剛過去,來自西北歐波羅的海附近,三個日耳曼血統的盎格魯部族,又開始進犯不列顛,凱爾特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抵抗。
到了公元6世紀末,日耳曼幾乎控制了整個不列顛島,原先的凱爾特居民幾乎被滅絕,躲進深山的倖存者寥寥無幾。
與此同時,一個叫“蘇格蘭”的凱爾特人部落,從愛爾蘭島入侵今天蘇格蘭南部地區,並以部落的名字來命名這塊土地。隨後,他們向南擴張,與當地的土著皮克特人同化整合,形成蘇格蘭王國。可以看出,在羅馬帝國和日耳曼盎格魯族群的破壞摧殘下,英格蘭的凱爾特人文化幾乎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日耳曼盎格魯民族的基因特徵。而他們在入侵蘇格蘭的過程中,又對當地的凱爾特人血統進行破壞滲透,因此這兩個地區的凱爾特人印記已不再明顯。
時至今日,純粹凱爾特人的後裔已為數不多,他們大多聚居在愛爾蘭這一彈丸之國,除了面部特徵,他們和歐洲日耳曼人最大的差別,就是他們的毛髮為紅銅色,而日耳曼人為金黃色。
(參考資料:《凱爾特人在西歐的播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