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歐明珠”君士坦丁堡:比羅馬還要大,比威尼斯還繁華

文|青樓大茶壺

古典時代的羅馬帝國是整個地中海世界的中心,其輝煌的歷史永世流傳。但是在公元2世紀帝國的全盛期“羅馬和平”以後,隨著氣候惡化、貴族腐朽、農業經濟崩潰等一系列社會矛盾相繼爆發,帝國陷入了中年的“三世紀危機”。

從羅馬城到君士坦丁堡

儘管動亂在戴克裡先和君士坦丁一世兩任皇帝的控制下平息,但殘破的西部地區與羅馬城顯然已經不堪駐蹕。相反在東部,小亞細亞和埃及富庶的農業供給著帝國東部,希臘的發達海洋經濟與文化傳統滋潤了這裡。更重要的是,東方遠離多瑙河以北不安分的蠻族,沒有受到亂世的戰火侵襲。

“亞歐明珠”君士坦丁堡:比羅馬還要大,比威尼斯還繁華

英國約克大教堂內的君士坦丁大帝雕像

在小亞細亞的對岸,馬爾馬拉海的西岸,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將新都選址在曾被塞維魯皇帝摧毀的希臘古城拜占庭的遺蹟上。皇帝藉著“基督教的託夢”將首都定在了這裡。新城市南鄰馬爾馬拉海,將東西兩翼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馬爾馬拉海峽牢牢鎖住,內側的金角灣成為了天然的良港和控扼的貿易據點。

“亞歐明珠”君士坦丁堡:比羅馬還要大,比威尼斯還繁華

公元330年5月11日,皇帝親自主持了盛大的新首都落成典禮,狂熱的公民為了歌頌建造者的功績,將“新羅馬”冠以皇帝的名字,“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olis)。

從此新首都君士坦丁堡成為地中海世界的“千年明珠”,直到 1453 年,照亮了黑暗的西歐中世紀。

“新羅馬”全面複製舊羅馬,

為了找到“七丘”(七丘是羅馬建城之初的重要宗教與政治中心,源自羅馬神話),皇帝地親自圈定的地界大大超出舊都的七丘;新都的中央大道也按照舊羅馬的“卡皮託利”建造;舊都“帕拉蒂諾羅馬廣場”在這裡則變成了更宏大的“君士坦丁廣場”。

“亞歐明珠”君士坦丁堡:比羅馬還要大,比威尼斯還繁華

公元三世紀的羅馬古城

用皇帝本人的話說:“我要繼續走下去,直到在我前面引路的上帝認為合適為止。”最終,“新羅馬”的佔地面積積達8平方公里,遠遠超過了羅馬城,成為中古西方世界第一大城市。

大皇宮作為首都的中心,傲然豎立在“新羅馬”地勢最高的山丘上。潔白的大理石屋面、精心雕琢的陽臺和雄偉的柱廊,在金色的陽光和蔚藍的大海襯托下顯得格外典雅莊重。大皇宮由幾個比鄰的獨立宮院組成,包括各種大殿、宮室、花園和柱廊。這個君士坦丁堡最豪華的建築群佔地數十萬平方米,是中世紀歐洲最華麗恢弘的宮殿。

“亞歐明珠”君士坦丁堡:比羅馬還要大,比威尼斯還繁華

“新羅馬城”君士坦丁堡復原圖

除了大皇宮以外,倚靠在大皇宮宮牆下的大競技場也令羅馬城的鬥獸場遜色三分。這座首都賽車大賽的舉辦場地內,賽車道可容10輛馬車並排奔跑。中央展臺上分佈著裝飾雕像的立柱和方尖碑,可容納近十萬人的看臺用花崗岩分割槽建造。分藍綠紅白四色,外牆則由四層拱形門廊構成,其上裝飾精美的大理石雕刻和英雄雕像。皇帝包廂則覆蓋著紫色帷幕,皇帝時常出席比賽,趁機聆聽公民需求。

“亞歐明珠”君士坦丁堡:比羅馬還要大,比威尼斯還繁華

復原後的“新羅馬城”公共浴池

除了皇宮與大競技場,“新羅馬城”還有兩座劇場、8個豪華的公共浴池、153 個私人浴池、52道沿街柱廊、5座囤糧穀倉、8條引水渠道、4座巴西利卡(特殊地位的大教堂)、14 所教堂、14座宮殿和4388座貴族官邸和豪宅。

“新羅馬城”人口曾冠絕世界

現代拜占庭學家根據該城糧食進口貿易的記載粗略估計,4世紀末時,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在50萬-100萬之間。這一數字在當時可以說是一度冠絕世界,甚至到十三四世紀,歐洲最富有、最繁華的城市威尼斯也僅有20萬人口。

“亞歐明珠”君士坦丁堡:比羅馬還要大,比威尼斯還繁華

君士坦丁堡“大競技場”

為了讓這座“新羅馬”更加穩固,君士坦丁一世的繼承者狄奧多西環繞城市建立起厚重堅實,結構複雜的城牆與配套的城防體系。這道“狄奧多西城牆”直到1453年才真正意義上被外敵攻破,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為君士坦丁堡抵擋了敵人無數次的攻伐。

“亞歐明珠”君士坦丁堡:比羅馬還要大,比威尼斯還繁華

禦敵千年的“狄奧多西城牆”

“絲綢之路”的西端

在城牆庇護下的君士坦丁堡城內,成了繁華的大都會。這裡成為中古時期絲綢之路的西端。來自遙遠東方的商品透過活躍的東方貿易活動進入“新羅馬”,巨大的商業區確實使來此交易的商人滿載黃金而歸,這裡彙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奇貨物。

“亞歐明珠”君士坦丁堡:比羅馬還要大,比威尼斯還繁華

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線路圖

新都的城市生活質量堪稱“中世紀之冠”。宮廷儀式和宗教禮儀都追求奢華服飾裝潢的戲劇化效果,需要大量的禮服、織物、容器以及各種各樣的豪華裝飾品。

君士坦丁堡與歐洲“文藝復興”

在希臘古典文化的支撐下,君士坦丁堡與文化凋敝的中世紀西歐截然相反。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在這裡仍然代代相傳,君士坦丁堡大學成為了中世紀歐洲首屈一指的學術重鎮。正是1453年城陷前,城內的古典學者逃亡西歐,才為西歐的“文藝復興”注入第一縷曙光。

君士坦丁堡陷落

1453 年5月29日,“黑色星期二”,“新羅馬”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大軍攻佔,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陣亡。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不僅標誌著羅馬帝國的終結,也意味著近代歷史的開啟。

“亞歐明珠”君士坦丁堡:比羅馬還要大,比威尼斯還繁華

被攻陷前的“亞歐明珠”,君士坦丁堡

在過去的一千年裡,“新羅馬”君士坦丁堡延續了古羅馬的榮耀,在中古歐洲地中海世界成為最耀眼的明珠。直到帝國不可扭轉地走向衰亡,“新羅馬”的古典文化傳承者才將西方文明的火炬傳給了西歐剛剛覺醒的人文主義者們。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007 字。

轉載請註明: “亞歐明珠”君士坦丁堡:比羅馬還要大,比威尼斯還繁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