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一個詞語叫做“見微知著”,意思就是說從很小的一個細節就可以去了解大的方面,我們可以從一些在中國廣泛流傳的這些故事去探討一下普通人對於名醫的認知以及對於醫患關係一些潛在影響。
第一個故事就是“神農嘗百草”的故事,據說是“神農氏”為了給自己部落的百姓治病,每天都會遇到七十種毒藥(注,這裡的毒藥並不是大家平時所理解中的毒藥,而是指用於治病的藥材),每次都會用茶來解毒。
也許一般人會把這個寓言故事理解成神農甘於奉獻的精神,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我們卻可以看到中國人對於藥的毒副作用並不是特別的重視,而且將解毒寄希望於日常隨處可見的事物。除了茶以外,類似的食物還有甘草和綠豆,在吃藥的時候這些東西是一定吃不得的,否則就消解了已經服用的藥的藥性。當然有些時候大家吃了某些藥中了毒,也許就會不自覺地去熬一碗綠豆水喝。曾經風靡一時的劉太醫、張悟本等人憑藉自己的一人之力成功推高了某一食品的價格,如果說他們一無是處,我是堅決反對的,至少他們解決了相關種植業農民的增收問題。如果說對於藥品中毒的處理如此的簡單,那麼就不會有人因為藥品中毒住進ICU病房了。
我所講的第二個故事就是家喻戶曉的“扁鵲見蔡桓公”,這就是一件醫患溝通十分失敗的案例。
文中的蔡桓公(一說是齊桓公)自以為是,非常的不信任扁鵲,每當扁鵲提出自己的看法,其都以自己堅決的態度給予回絕。而所謂的扁鵲卻以自己的“天下第一神醫”的稱謂而感到驕傲,每次看見蔡桓公都會說:“你丫的,你有病你知道不?再不治療就完了。”我估計蔡桓公也會想“你丫的才有病,老子要不是坐在王位上,肯定要罵死你!”直到後來扁鵲發現小蔡蔡這個病治不了,撒丫子溜之大吉。這又多麼的像某官員毆打醫務人員,只不過這些官員沒有蔡桓公有涵養罷了,蔡桓公只是在心裡罵罵,這些官員可是真的會打人呀。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扁鵲不是那麼驕傲,多一點與患者溝通的技巧,也許情況會更好一點。看來回到古代行醫依然會有一定的風險,大家千萬不要被穿越劇騙到。
第三位出場的傢伙則更是生猛。這位是東漢末年某民營醫院的外科大拿,由於當時受到戰爭的影響公立醫院開支都非常困難,所以華佗成了當時最為著名的飛刀醫生,除了做手術以外,這位外科醫生在麻醉(麻沸散)、顯微外科(針灸)等方面都有好的造詣。其最好的案例就是為關公做了一次骨外科手術,後來讓具有帝王之氣的曹操召見,為其治療偏頭痛。
華佗是典型的外科迷,治療啥病都想做手術,就對曹操說,“我是外科醫生你知道不,你這個呀,得做手術。”
曹操說: “老鄉呀,咱倆都是安徽人,你給我扯啥東北話,東北那嘎達我去過你知道不,就是打袁紹的時候去的,我還得那兒寫過一首詩那,‘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華佗說:“你可拉到吧,和宋曉鋒似的。”
曹操急了,“你說咋整吧?”
華佗說:“開瓢。”
曹操更急了“我這麼大一個丞相,你給我開瓢,真會開玩笑。押起來!”
古代華佗是一名神醫,如果在今天,我相信華佗的性格再也不敢做醫生了。自己一意孤行,貿然勸說病人手術,忽視了病人的身份和地位,你以為曹操是關二爺呀。頭風病用針灸治療還是有很好的效果的,選擇針灸治療還可以規避風險,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結果這名名醫就因為自己的無心之失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而青囊經也無法傳世。
而同時代的張仲景似乎更加聰明,當時他已經有了相當於省廳級官職,還在辦公地行醫,雖然沒有在執業地點行醫,但是當時的管理不算太嚴格,自己還著書立說,把自己治療傳染病的方子整理成簡單的手冊,取了一個非常簡單易懂的名字-《傷寒卒病論》。
後世的孫思邈則借鑑了張仲景的成功經驗,玩起了情懷,同樣的著書立說,卻要比張仲景的中篇厚幾十倍,活脫脫的和網路小說一樣,簡直的是百萬字起,之後加會員可見,這就是著名的《千金方》。他還玩起了鄉村旅遊,杏林成了他的採摘園。與前輩們不同的是,他與患者一起嗨,一起玩,除了診所以外,周邊經營的非常到位,附加值已經超過了診所的產值,還將自己處理醫患關係的經驗寫成了一片論文叫做《大醫精誠》,大概意思就是別管窮富都來找我,你們是我的親人。不過話說回來孫思邈的技術非常過硬,加上自己靈活的腦瓜,終於成就了自己。
與孫思邈比較,李時珍確實是一名技術理工男,李時珍的爸爸想讓他去學文,搞管理,可是李時珍偏偏不聽,“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我要搞藥理!”李時珍氣哼哼的說,結果由於各種原因,自己又不愛造假,其學術著作臨死前還沒有發表。直到他死後第二年學術著作才透過官方途徑發表,於是學術界震驚了。儘管這本學術專著有一些不太嚴謹的地方,但是其學術價值不可估量,人們紛紛悼念起李時珍來。後來一名西方的生物學家對李時珍做了極高的評價,這個人就是《物種起源》的作者達爾文。
有人說你這是不是有點褻瀆名醫的嫌疑呀,可是我要說的是“去聖乃得真孔子”,這些神醫也是實實在在的人,他們既然是口耳相傳的故事,寄託著中國每一個普通百姓的希望,同時也可以反映出普通人對於醫生以及醫患關係的一些看法。《西遊記》不能妨礙大話西遊成為經典,橫看成嶺側成峰,有些東西不必斤斤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