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17日,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教學研究分會第七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成功舉行。會議由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教學研究分會、北京師範大學聯合主辦,北京師範大學文理學院中文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聯合承辦。
此次線上會議採用騰訊會議與平臺直播相結合的形式進行,邀請了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90餘所高校的230餘位專家學者及研究生,共同圍繞“新文科視域下的比較文學課程與教學”這一主題展開深度研討。
4月16日上午,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教學研究分會秘書長、北京師範大學文理學院中文系主任姚建彬教授主持會議開幕式。北京師範大學校長助理鄭國民教授在開幕致辭中介紹了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的建設發展概況,指出珠海校區是北京師範大學“一體兩翼”戰略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肯定了新文科建設時代背景下,此次會議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王立軍教授對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所的悠久歷史和發展前景進行了回顧與展望,他高度肯定了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在文學院“雙一流”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中的重要貢獻,認為本屆年會是回應當前的時代格局、推動不同文明間互動與對話的重要會議,也是獻禮北京師範大學建校120週年華誕的重要學術活動。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教學研究會創會會長陳惇教授指出,應當從整個國家發展的形勢出發,從民族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來認識比較文學學科的價值。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曹順慶教授在致辭中介紹了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工作,希望進一步加強與教學研究分會在比較文學課程、教學、專業研究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葉舒憲教授認為,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比較文學正從邊緣走向中心,學科本身的融通中西、跨學科性質,在全球化程序中能引領文科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他還結合當前學科前沿問題,指出:應把課程的思政建設化為一種文化自覺。
大會的主旨發言共四場。16位學者圍繞比較文學的學科理論,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數字人文與比較文學的關係,比較文學課程的教學方法、教材及人才培養,中外文學交流史和東方文學等問題發表各自的看法。
16日下午和17日上午,9個分會場展開專題研討。針對全球化和後疫情時代高校教學中出現的新情況,與會代表分別從課程教材建設、課程體系創新、課程思政實施、課程理論探索等方面展開深入的討論和交流。與會代表研討了新文科視野下比較文學學科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改革與學生人文素質培養、融合數字新媒體的教學方式探究、教學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新時代學科教學所面臨的發展契機,以及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守正創新等命題。
此外,本屆大會還專門設立了研究生論壇。4月16日晚上,來自國內多所知名高校的50餘名研究生在5個分會場參與討論。
會議閉幕式於4月17日下午舉行,由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教學研究分會現任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劉洪濤教授主持,各分會場代表進行總結髮言與交流。隨後,第八屆年會(2025年)主辦方代表、天津師範大學的郝嵐教授表示,誠摯期待與各位代表三年後在天津再相聚。最後,本屆年會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閉幕。
據悉,4月15日晚上,還召開了中國比較文學教學研究會第七屆常務理事會和會員大會。經會議討論表決,選舉北京師範大學的姚建彬教授擔任學會的副理事長,選舉上海師範大學的紀建勳教授擔任學會的常務理事,同時還選舉產生了33位理事。
通訊員朱璞 孫海軍 李蓓蓓 王曉雨 圖源李想 黃瑋瑋 瀟湘晨報記者駱一歌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影片”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影片新聞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