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不解的是八爺胤禩還曾被孫嘉誠“懟”過,當面給八爺難堪,所以八爺這時去祭拜孫嘉誠,絕對是一場政治陰謀。
孫嘉誠經過科場舞弊案和“祈雨”這些事之後,就成了直臣和忠臣的象徵。但悲催的是這個忠臣去西北竟被年羹堯殺害,孫嘉誠死後,同僚們為孫嘉誠舉行追悼典禮,京城的官員基本上都來了,就連軍機大臣的八爺胤禩還賞面兒去了,還行了禮數之重的“跪拜之禮”。
結果其他軍機處的大臣連個面都不露,張廷玉和馬齊、十三爺等人可是關係最近的人,為了他們不敢前去祭拜,八爺就明著去祭拜呢?這事要從源頭說起。
孫嘉誠的耿直,觸及到八爺和年羹堯的利益
《雍正王朝》中,雍正繼承大統初期,很多事情都是處於被動的狀態,八爺胤禩是負責新潮鑄錢總理王大臣,雍正還因為鑄錢一事,還誇獎過老八胤禩。
但是當時任雲貴司主事,發現了新鑄錢的弊端,直接戳穿了八爺在鑄錢一事中飽私囊,耿直的孫嘉誠觸及到了八爺的利益,還很直白的“懟”八爺胤禩,當面給八爺難堪。
雍正詢問此事時,八爺也是拿康熙在的時候的一些弊端說事,“半銅半鋁”的含量鑄錢,提高了成銅的含量就是為了宣揚新潮氣象等話來把自己撇得乾乾淨淨。拿出康熙壓雍正一頭,誰知道剛說完,就被耿直孫嘉誠直接回去,說他“粉飾太平”。
像孫嘉誠這麼耿直的清流人物,除了年羹堯不喜歡他,還有表面賢達的八爺胤禩,並不喜歡說話不分輕重的孫嘉誠了,還行“跪拜之禮”,暗戳戳是在背裡給雍正施壓。
八爺此舉有意告訴眾臣孫嘉誠這樣忠臣被奸臣年羹堯所害,忠臣不能視而不見,讓年羹堯逍遙法外,這讓孫嘉誠怎麼能得以安息呢?
年羹堯是雍正親手提拔的大將軍,在西北大捷功成名就之後,雍正明顯察覺到年羹堯居功自傲,不安分,從西北到京城的龐大的年黨集團已經形成,真正讓雍正忌憚的是西北的大軍只知軍令而不知皇令,雍正為了進一步分化年羹堯的權利。
所以派直臣孫嘉誠前往西北協同年羹堯處理軍營後勤和經濟工作,還有一點就是讓孫嘉誠監督年羹堯實施“火耗歸公”,軍餉自行解決。這是雍正新政的重要措施,意在集中徵稅的權利。
自從孫嘉誠第一個站出來彈劾年羹堯後,尤其是當年年羹堯在京城飛揚跋扈,侮辱跪拜迎接眾大臣官員時,眾臣們只敢怒而不敢言。而孫嘉誠第一個跳出來彈劾,年羹堯行為不端,狂妄自大,年羹堯早就看孫嘉誠不順眼了,在西北找藉口直接殺了孫嘉誠。
年羹堯的作為雍正下不了臺
年羹堯的所作所為,真的應了鄔思道曾說忠告:“年羹堯這小子,終於一天會闖出禍端來。”所以年羹堯殺了孫嘉誠,這對雍正推出新政來說,無形中讓雍正有點騎虎難下了,要麼就是自己的“火耗歸公”錯了,否則就是自己看錯年羹堯了。
而雍正皇帝推出的新政,是國家大事,作為一個皇帝的尊嚴,肯定不可能承認自己推出的“火耗歸公”這事是罪魁禍首,如果一旦承認,那面臨的局面更糟糕,無法收場。那就是自己看錯年羹堯了,必須辦了年羹堯,辦了年羹堯不就等於斷了自己“右臂”。但年羹堯是功臣,殺了年羹堯,就會被人說是濫殺功臣,影響名譽,以後還會有人敢對雍正賣命?
不管雍正怎麼選都是八爺黨羽喜歡看的事兒,早之前孫嘉誠就跟八爺結樑子了,孫嘉誠的個性對於那些沽名釣譽的人來說,他跟八爺不是一路人,所以八爺明著去追悼孫嘉誠,暗裡是在給雍正施壓,打亂雍正的節奏,讓雍正做選擇,年羹堯是雍正親手提拔,而孫嘉誠是有名的忠臣,要麼殺年羹堯,要麼終止新政,八爺真正目的是把雍正搞得眾叛親離。
所以雍正對於這事一直沒有表態,只把年羹堯下放到浙江擔任杭州將軍。此時京城孫嘉誠早年同僚們為孫嘉誠設靈堂追悼,雖然孫嘉誠的耿直個性並不招人喜歡,但他敢說敢較真的個性,令人佩服,所以那些清流的官員都來祭拜。
當然,也有一些官員帶著目的來的,伴隨著雍正的新政推出不斷侵犯他們的利益,他們也是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來進行反擊,畢竟年羹堯是雍正的死黨,當年雍正為了打贏西北這場戰爭,穩固皇位,甚至不斷縱容年羹堯的獨斷專行,貪贓枉法,那些公開祭拜孫嘉誠的官員,不斷彈劾年羹堯,無疑是想透過這種形式來表達,對雍正推出新政的不滿和質疑的聲音。
最沒想到的是,當年與孫嘉誠最有感情的張廷玉、馬齊、十三爺三位軍機重臣都沒露面祭拜孫嘉誠,甚至孫嘉誠的靈堂擺放多日了,而當年科考舞弊,還曾對張廷玉有過恩德,也不敢前去露面,為何出現這樣的局面呢,原因就在於那些軍機重臣們不知道如何做,說白了,如果他們前去祭拜孫嘉誠,這就是等於在打雍正的臉。
重臣都在等雍正最後的態度
所以這趟渾水,聰明的張廷玉和馬齊、十三爺胤祥怎麼不清楚呢,這點心思都沒有的話,也不會在職場上混得那麼好了。而且張廷玉也說了一句話:“本來打算要去的,但是去的人太多,就不去決定不去了。”
自從雍正繼承後,也有一連串的打臉的事,比如舉行京城科舉考試,結果又發現舞弊行為,造成考官張廷璐被處決。那時冊封諾敏為天下第一巡撫,後來發現諾敏弄虛作假。
這下好不容易盼來年羹堯帶來西北大捷,結果伴來的是年羹堯的不安分,竟然殺死派去西北實施“火耗歸公”的孫嘉誠,從推出新政以來困難重重,不被外人支援就罷了,還被自己昔日的死黨打臉,這有讓朝廷眾大臣如何去站隊?
站雍正這邊,年羹堯可是雍正一直豎起來的形象大使,甚至把年羹堯當恩人,這個時候又與年羹堯對立,豈不是同樣打雍正的臉?雖然雍正將年羹堯下降為杭州將軍,但是他的官銜保持著,地位高高在上,在雍正還沒表態之前,其他的軍機重臣根本不知道怎麼去站隊,只好保持中立,所以他們只有選擇不露面。
而年羹堯的飛揚跋扈,貪贓枉法,狂妄自大,他的行為早就讓其他官員憤怒,恨不得咬牙切齒了,有誰還會替年羹堯去擋口水?所以都彈劾年羹堯,讓雍正殺了年羹堯。
所以軍機處的大臣們在等雍正做決定,該挺年羹堯,還是貶年羹堯,即便是一向站對隊的張廷玉,在這敏感時期也在猶豫,面對雍正的質問,他也只能說,祭拜的人太多,自己就決定不去了來搪塞。
所以雍正不做出最後的表態,誰也不知道怎麼做,只有看雍正最後態度,來決定他們的下一步如何怎麼走。
結語
孫嘉誠的死,軍機重臣這時候只有八爺胤禩獨自去祭奠孫嘉誠,除了年羹堯不喜歡孫嘉誠,還有就是八爺了,八爺來祭拜孫嘉誠,也正是暗裡對雍正施壓,站出來和雍正對著幹,拆雍正的臺。而其他軍機大臣明知道八爺的目的不純,面對孫嘉誠的追悼典禮,在雍正沒有表態度之前,眾人都清楚不能去趟這渾水。而百官對年羹堯的不滿,成了鼎沸之勢,雍正還是分的清孰輕孰重,最終雍正還是痛下決心處死年羹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