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清朝武舉失竊案:女婿家遭賊,老丈人背鍋,名吏甘汝來智查真相

由 嶽洪秀 釋出於 經典

清朝雍正年間,廣西宣化縣(今廣西南寧市一帶)發生一件盜竊案。盜竊案原本不足為奇,這個案子奇就奇丟東西的是一個武舉人,而抓獲的竊賊裡面是武舉人的老丈人。
老丈人夥同他人盜竊女婿家的財物,這似乎有點不可思議。可案子就是這麼判的。直到大名鼎鼎的清官甘汝來過問案情,案情才水落石出。原來這是一件有人蓄意而為的案件。

清朝官員形象
甘汝字耕道,號遜齋,江西奉新人,官至廣西巡撫、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
甘汝來此人是清朝官員中的一股清流,他和很多清朝的官員不太一樣。很多人對清朝官員的認識都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而甘汝來從最低階的知縣做起,靠著自己的才幹和清廉,一步步升遷至吏部尚書等職。歷任要職的他卻窮得叮噹響,死後連安葬都成問題。最後乾隆帝特意賜給甘汝來家銀兩,安排官員主持喪事。甘汝來才得以順利安葬。
能讓正史給予那麼多溢美之詞的甘汝來,除了清廉主要還是依靠他的才幹。他的才幹表現在很多方面,今天我們單說他破案方面的才能。
甘汝來從知縣做到尚書,斷過的案子自然少不了。他曾經不畏強權,緝拿為非作歹的天子近衛,哪怕丟官、下獄也一如既然。今天我們說一說甘汝來曾經破獲過的武舉失竊案。

清朝武人形象
甘汝來曾任廣西按察使。按察使是清朝時期,地方政府中負責司法工作的官員。甘汝來有天覆核一起失竊案時,發現這起案件不尋常。
在廣西宣化縣,有個叫黃國寧的武舉人。黃國寧事業有成,家境富裕。可有天他家遭到了竊賊洗劫。
武舉在地方上也算有頭有臉的人物,地方縣衙也非常重視這起案子,各級官員都全力偵破此案。最終九個竊賊被全數抓獲,大部分失竊物品都被找回。
清朝的司法體系,案件審理清楚後,地方政府將判決意見上報上級等待核準。核准後就可執行。甘汝來作為廣西最高的司法官員,自然也要核實武舉失竊案。
甘汝來核實案件時發現,竊賊裡面有個人是武舉人的老丈人。在清朝時期,大部分婚姻都講究門當戶對。武舉人的老丈人按說家境不會比武舉人差到哪裡去,他為何還要夥同他人行竊?這有點說不過去,甘汝來決定親自審問這個老丈人,問問他到底怎麼回事?
縣、府兩級衙門的報告寫得都很詳細。最開始只抓獲了五個竊賊並起獲了部分贓物。這五個竊賊又供認了四個同夥,而這後來被招出來的四個同夥裡面就有武舉的老丈人,他們四人在審訊時都承認自己確實行過竊。

清朝審理案件老照片
武舉的老丈人被帶到了甘汝來處。一見到甘汝來,這個老翁就痛哭、嗚咽,以至於不能完整地說話。甘汝來待其情緒平穩後,和其仔細交流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武舉家失竊後,老丈人聽到訊息就趕到了女婿家。到了女婿家後,老丈人馬不停蹄地調查、走訪,最終確定了作案的五個人,並把這些人告到了官府。其中有三個人為武舉的老丈人找到竊賊提供了關鍵的線索。
官府將這五個人抓獲後,這些人出於報復的心理,一口咬定帶他們作案的是武舉的老丈人和提供關鍵線索的三人。而地方官員核實的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大刑伺候。
滿清十大酷刑是讓人聞風喪膽的手段。武舉的老丈人等人也不是鐵人,為了活命他們只好乖乖招供,否則他們會被活活折磨死。

滿清酷刑
這下案子有點棘手了,九個竊賊裡面包含武舉的老丈人等四人都說自己是無辜的。而另外五個人又一口咬定是武舉的老丈人等四人共同做的案。兩邊都是憑嘴說,到底誰說的是真的?
武舉的老丈人等四人雖說自稱無辜,可從其中一人家裡起獲了失竊的布匹。既然大家都是口說無憑,那麼就讓證據來說話。
甘汝來調查了從其中一人家中起獲的布匹後,得出了答案。武舉的老丈人等人是冤枉的。
甘汝來發現,所謂的贓物布匹和武舉家的布匹絲線數不一樣。
清朝時期,織布技術雖然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因為各種原因,各家所織的布,不像現代大規模量產的產品完全一模一樣。不同的製造單位織出的布,略有差異。

織布機
甘汝來透過對比發現,所謂的贓物布匹,絲線的數量和起獲贓物那家人自己紡織的布絲線數量一樣,而和武舉家失竊的布匹絲線數量不一樣。也就是說,所謂的贓物是假的。
既然贓物是假的,那麼也就證明武舉的老丈人等人並未行竊。這一定是五個真竊賊為了報復而特意做假供。而地方官員在審理案件時,也分不出真假,只好各類刑罰一頓招呼。很多人架不住刑訊,為了活命只好胡亂招供。
最終甘汝來將五個真竊賊依律處罰,而將武舉的老丈人等四人無罪釋放。
所謂察微知著,細節處能看到些許成敗。甘汝來身為一省司法最高行政長官,對一個縣城上報的失竊案還如此重視。可見他對待自己所經手公務的嚴謹態度。或許這種做事的嚴謹和一絲不苟,就是甘汝來能留芳青史的秘訣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