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為什麼立平庸的永琰為太子,而不是才華較高的十一子永瑆

眾所周知,乾隆是個權力控,直到即位第三十八年才正式確立永琰為皇太子。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是他?

乾隆為什麼立平庸的永琰為太子,而不是才華較高的十一子永瑆
其實,乾隆也是個守祖制的“乖孩子”。雍正創立了秘密立儲制,乾隆也謹遵父制,在即位第一年就確立了富察皇后之子永璉為太子。
可是沒成想,兩年後,永璉去世。年輕的乾隆受到了巨大的打擊,這才把詔書從“正大光明”的牌匾後取出。
痛苦之餘,乾隆又不得不再次考慮儲君,而這個人就是富察氏所生的第二個兒子永琮。可是,最後的繼承人並不是他,因為永琮剛剛兩歲就早殤了。
富察皇后因為兩個兒子接連死去鬱鬱而終,而皇長子永璜也因為未在富察氏的葬禮上,表現出“應有的”悲傷被乾隆訓斥(取消繼承皇位的資格),就此鬱鬱而終。

乾隆為什麼立平庸的永琰為太子,而不是才華較高的十一子永瑆
乾隆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未曾提出過立儲事宜,因為這件事著實傷透了他的心。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乾隆一天天變老,不得不思考繼承人的事。而這一年,是乾隆三十八年。
回到乾隆的皇子。此時,乾隆在世的兒子只有六個,兩個過繼給自己的兄弟,剩下的人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以及皇十七子永璘。
其實,這四個人都不是乾隆最滿意的人選,首先他們出身不高,其次是才華不夠。乾隆選皇儲,可以用矮子裡拔將軍來形容。
先說說首先出局的皇八子永璇和皇十七子永璘。

乾隆為什麼立平庸的永琰為太子,而不是才華較高的十一子永瑆
年齡最大的是八皇子,他這個人天資很不錯,喜歡作詩,與他父親不同的是,他的詩水平還頗高。但他有個致命的缺陷,就是不守規矩。乾隆考察皇子,手段就是將一些政事交由他們處理,這也算是歷練。不過,永璇似乎不太喜歡政治,心情糟糕的時候連管的不管。又比如一次莊稼欠收,乾隆命他去求雨,但是沒多久他就因為太苦,沒兩天就不幹了。這麼一個不負責任的皇子,乾隆怎麼會選他?
接著是皇十七子。乾隆三十八年永璘才八歲,選幼子繼承終究不是一回事。況且,儘管永璘年幼,乾隆還是可以看出他不是很愛學習,所以他也基本被排除在外。

乾隆為什麼立平庸的永琰為太子,而不是才華較高的十一子永瑆
接著便是皇十一子永瑆與皇十五子永琰的競爭。
皇十一子永瑆可以說是幾個候選人裡才華最高的,他既通曉詩詞,又在書法上頗有造詣。甚至,他的書法在放在整個清朝都可以排上名號。這麼一個才華卓越的皇子,乾隆為什麼不選他做繼承人呢?
別忘了,選皇子可不是選一個詩人,或是一個書法家,而是選一個卓越的政治家。而作為政治家,必須有著博大的胸襟(雖然乾隆也差點),與廣闊的格局。但是這兩樣永瑆似乎都不沾邊,相反,他是個十分小氣的人。
幾件事就可以看出他古怪的性格。在他成年後出宮分府住的時候,竟然放著幾十萬兩幾百萬兩的白銀不花,非要帶著奴僕喝粥。

乾隆為什麼立平庸的永琰為太子,而不是才華較高的十一子永瑆
甚至,他對她的妻子也是如此。永瑆的妻子是富察皇后胞弟的女兒,在嫁給永瑆時帶來了豐厚的嫁妝。但是永瑆卻對這個豪門小姐“一視同仁”,也是讓她喝粥度日。
前文說到永瑆是個才華頗高的人,但是成也“才華”,敗也“才華”。永瑆因為才華被乾隆關注,卻又因才華被乾隆鄙棄,為何?
乾隆三十一年,皇帝看到了十五阿哥手裡的一把扇子。細細端詳後,乾隆發現兒子扇子上的詩畫很有水平。但是好巧不巧,乾隆竟然發現了落款“鏡泉”。原來,這個別號是十一子永瑆的。乾隆平生最討厭漢人的風氣,若是這個孩子日後繼承大統,那麼祖宗尚武的風氣遲早被他敗壞光。所以,乾隆對永瑆越發疏遠,也更加失望。
自然而然,他就被排除在繼承人之外。
最後就是皇十五子永琰。永琰也就是後來的顒琰,嘉慶皇帝。永琰對比起其他幾個皇子來說,並沒有什麼突出的優點。但都說了,乾隆選繼承人是“從矮子裡拔將軍”,永琰也沒有什麼大的缺點。

乾隆為什麼立平庸的永琰為太子,而不是才華較高的十一子永瑆
雖然他天資不是很好,但好在永琰比較勤奮。而且最重要的是,永琰有幾個優點,就是舉止端莊大方,而且有自己的主見,又善於“刨根問底”。以上種種,已經足以讓乾隆確立繼承人就是永琰了。
三十八年,乾隆終於確立了太子的人選,從此他也不必再被大臣們輪番上書,勸立太子了。
不過,這之中還有一個小插曲,就是乾隆很想立一個孩子為儲君,那就是和孝公主。她不像普通的公主,只喜歡梳妝打扮。相反,她比較有男子氣概,喜歡騎射。只可惜,她是個女兒身。
六十年,乾隆宣佈退位,禪讓給皇十五子永琰。而永琰也改名為“顒琰”,也就是嘉慶帝。

乾隆為什麼立平庸的永琰為太子,而不是才華較高的十一子永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46 字。

轉載請註明: 乾隆為什麼立平庸的永琰為太子,而不是才華較高的十一子永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