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睿唯安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資料庫)公佈了最新的ESI排名資料。
內地高校中共有326所高校擁有學科進入全球排名前1%。綜合排名上,中國科學院大學全球排名64位、國內第一,清華大學全球排名74位、全國第二,北京大學全球排名80位、國內第三。
對於北京大學來說,有個非常值得祝賀的訊息。
北京大學的空間科學學科領域,首次進入全球排名前1%。至此,北京大學在ESI劃分的總計22個學科領域中,首次全部學科領域進入全球排名前1%。
這也是所有內地高校中,第一所22個學科領域全部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高校。
實現全部學科領域ESI排名進入全球前1%,北京大學也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早在2016年的時候,北京大學的ESI全球前1%學科領域就已經達到21個,僅僅是“空間科學”學科這一個未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可以說,花了四年的時候,北京大學才首次做到22個學科全部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
為什麼要說首次做到呢?因為ESI排名是動態的,定期會有所更新,只要實力一直保持著,才能夠做到排名不落後。
隨著2016年“雙一流”建設的啟動,北京大學開始發力這一“最後學科”,大力推進實施空間科學提升計劃。
先後成立行星與空間科學研究中心、中國空間站工程巡天望遠鏡北大科學中心等機構。先後在科研方面上取得突破進展,比如發現破紀錄的超亮超新星ASASSN-15lh、探測到宇宙最遙遠的星系光譜、發現已知宇宙早期質量最大的黑洞和原星系團、首次測得日冕磁場的全球性分佈,等等。
同時,北京大學還參與了多項航天載荷科研任務和專案。比如北斗導航衛星軌道電子及深層充電風險監測儀、風雲系列衛星中能電子探測器、基於多顆北斗衛星自主探測資料研發出“殺手電子”預報模型,等等。
學科實力是綜合實力的基礎,北京大學能成為國內頂尖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學科實力自然很強。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北京大學獲得A+級評價的學科有21個,與清華大學並列。
在雙一流建設中,入選世界一流建設學科的有41個,入選數量位居全國高校之首。
在QS2020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北京大學的現代語言進入全球前十。
祝願北京大學的22個學科能永遠保持在世界排名前1%的地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