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東北等地疫情反彈,加上進入臘月,很多地方孩子們都放假了,初中生還好說,基本上不太需要家長監督了,有一定自立能力和自控能力,家長愁的是小學生,沒啥自律能力,老師佈置了作業,每天的狀態都是“懶驢上磨”,不情不願。
關於孩子寫作業需不需要家長監督,需不需要家長檢查,家長們在網上瘋狂吐槽:要是家長什麼都會,還要老師幹嗎呀?
多年的拉鋸戰,如今也算有點眉目了,據說有些地方已經開始實施不用家長檢查作業簽名的政策了。
站在中立的角度來說,其實學校老師出發點是好的,是想告訴家長們:就算孩子送到學校學知識了,但家長也不能放鬆,要監督孩子養成好習慣。
出發點本是好的,可落實就不太順利,一方面有的家長在外面打工,孩子是留守兒童,平時跟老人生活,我們父母那一輩很多人連學都沒上過,根本不會輔導孩子呀。
家長在身邊陪伴的,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養成習慣了,總認為:這作業就是留給家長的,不會我就不寫,家長不陪著,我就不寫!
所以現在就造成了這樣的局面: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2018年還有這樣的新聞:陪娃寫作業陪到心梗住院,心臟做了兩個支架。想來想去,還是命重要!
其實不怪家長生氣,就算你不陪孩子寫作業,可是看到孩子寫作業的場景,可能就像默默抄起笤帚、衣架來個混合雙打了!
不信你看,孩子們寫作業的畫風是醬嬸兒的:
你看娃們寫作業的姿勢,簡直上演一套全武行,看到孩子們寫作業的姿勢,也讓我想起小時候寫作業的經歷。
我小時候算是乖乖的孩子,家住農村,門口有一方石板做的桌子,放學回家,如果爸媽都沒在家,我就會拿出書包在那方石板上寫作業。現在回想起來,那個石板也承載了很多小時候的回憶呀!
記憶中表妹是經常因為學習捱打的,表妹不愛寫作業,有一次週日去姑媽家,到了家裡,姑姑就跟我說:你妹妹拿著作業去西屋了,我聽著靜悄悄的,以為在寫作業,推開門一看,人家開著電視,把電視音量放到最小,沏一杯橘子水,一邊喝橘子水,一邊看電視。
關於寫作業,還真是一家有一家的煩惱,面對不愛寫作業的家長,陪娃寫作業真的是一件折磨人的事兒。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認真寫作業呢?
幼兒園不必上太早
現在的家長們有個共同的煩惱:都提倡孩子晚上幼兒園,可是到了一年級那些基礎的拼音數數老師都教得不細緻了,孩子跟不上怎麼辦?
家長不必擔心,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接受能力已經遠遠超過幼兒園的接受能力。像棉媽小時候幼兒園只上了一年,但是上一年級的時候也是可以跟得上的。
有時候幼兒園上得越早,孩子的越會對上學這件事反感。
監督孩子養成好習慣
“孩子現在還小,能玩兒就讓他玩兒吧!”家長這樣想著,殊不知,當你放縱孩子的時候,就錯過了孩子習慣、性格的最佳培養期。
孩子上學後你就要監督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並且給孩子營造一個學習的氛圍,孩子學習時,儘量把電腦和手機都關掉,可以看看書。
孩子的行為都是模仿父母,如果父母喜歡閱讀,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也會安安靜靜。
陪寫作業是個永恆的話題,其實老師的初衷是好的,只是家長在陪寫作業的時候出現了偏差,從陪寫變成了代寫,甚至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這樣更不利於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了。
當然了,家長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解決問題,孩子沒有耐心是正常的,要慢慢引導,笤帚先放放,正確引導孩子,將來孩子都能養成好習慣,都能變得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