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的這個新動作傳遞新風向!全國政協委員汪小帆:線上線下融合創新,促進高校優質課程大規模共享

清華北大的這個新動作傳遞新風向!全國政協委員汪小帆:線上線下融合創新,促進高校優質課程大規模共享

同時讀清華和北大是什麼體驗?今年,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進一步擴大互相開放本科課程的步伐引發廣泛關注。世界一流學府的建設中,比“神仙打架”更精彩的是齊頭並進,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互借優勢學科東風,為國內高校率先展示了真正讓大學變“大”。

為了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如何讓類似的實踐在全國更多高校內展開?

“目前,儘管高校間做了不少努力,但在全國範圍尚未有效形成高校之間優質課程資源的大規模共享與學分互認。”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建議,透過線上線下融合創新模式促進高校優質課程大規模共享,為提升我國高校的整體教學質量做出積極貢獻。

他表示,高校之間的課程共享、學分互認並非新生事物。我國不少地區高校之間、大學城的高校之間都做了不少探索和實踐。2020年春季學期,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就開始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且學分互認。北京大學27門本科生通識核心課向清華本科生開放,清華大學12門本科生優質課程則面向北大學子開放。今年春季學期,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大,北京大學將向清華本科生開放56門本科生通識核心課,含396個名額;清華大學開放27門次優質課程,含299個名額。

教育部去年在答覆全國政協委員《關於改進高校網路教學工作的提案》的函中也指出,近年來,教育部出臺多項政策積極推動高校間的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和學分互認,逐步健全線上學分互認機制,將以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實踐為契機,引導高校逐步完善學分制,制定科學合理的學分互認制度和標準,擴大學生學習自主權、選擇權。

 “此前由於空間限制,學分互認的課程主要以線下授課方式為主,從而使得課程共享只能在區域相近的學校之間開展,同時,教室容量也限制了選課學生的人數。”汪小帆說。

去年以來,各高校都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力求透過對教室和資訊化系統的改造升級等實現線上線下實質同效的教學效果。學生線上學習時同樣可以提問題、參與分組討論甚至實驗。2021年2月25日,清華大學在新學期伊始發起全球融合式課堂專案,利用線上的方式與海外高水平大學學生“同上一堂課”,學生有機會透過實時線上的方式學習對方學校的課程,並獲得學分認定。清華大學這學期就面向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等開放了17門線上線下融合式課程。

這種教學模式可否成為新常態?可否用於課程的大規模共享開放,讓不同高校的學生都能同步上課?

對此,汪小帆建議,首先要充分發揮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的示範引領作用。入選的一流課程原則上都應創造條件成為可以學分互認的開放共享課程。申報的課程原則上也應該具備開放共享條件,並且允許學生同步上課並且在透過考核後獲得相應的學分。此外,也鼓勵和支援其他高校的教師透過對線上課程進行觀摩學習並在課後研討。這樣既充分發揮了一流課程的示範和輻射作用,也在更大範圍內對課程質量起到了實時監督作用。

現在,國家透過“慕課西行計劃”等,提升了西部地區高校教育教學質量。汪小帆建議,在高水平大學和西部高校的結對幫扶中可以選擇合適的專業和課程,採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實現兩校學生同步上課,兩校教師之間透過線上線下方式進行教學研討,從而既讓西部高校學生上到了優質課程,也以更為精準的方式幫助提升西部高校教師的教學水平。



  作者:儲舒婷

  編輯:吳金嬌

責任編輯:樊麗萍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60 字。

轉載請註明: 清華北大的這個新動作傳遞新風向!全國政協委員汪小帆:線上線下融合創新,促進高校優質課程大規模共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