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下午4點,成華區跳蹬河街道杉板橋社群養老服務綜合體內居住的爺爺奶奶們都會聚集在三樓活動室內,準時練起八段錦。“我最喜歡唱歌跳舞了。”頭髮花白的鄧芬儒從衣櫃裡拿出彩扇扭秧歌,該養老服務綜合體工作人員用手機為老人記下這一舞動瞬間。
在成都市全興小學寒假託管班的特色勞動課上,同學們在學校農場裡挖胡蘿蔔,摘豌豆尖。整個過程中孩子們學習瞭解了兩種蔬菜的成長曆程,也明白了鋤頭的使用要領。“這才是有意義的寒假生活啊。”家長們表示。
一個家庭,一老一小,兩頭牽掛;一個社會,養老和托育,都是民生。今年成都兩會期間,“一老一小”是代表委員討論的高頻詞彙,代表委員提建議、找問題,傳遞出來自基層一線對“一老一小”的所想所急所盼。
提高對阿爾茲海默症的認知
隨著經濟繁榮、醫療保健不斷完善,我國人均壽命不斷提高,隨之而來的是老年性疾病的發病、康復管理問題凸顯。
市人大代表、成都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蘇強提出建議,“建議部門之間資訊互通,建立全市統一的老年人評估體系,結果互認互通,形成老年人大資料庫,精準提供養老服務。建立健全與時俱進的養老行業標準,制定營運管理規則,行業淘汰機制;儘快修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成都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錦江區委員會副主委、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內科副主任黃斌帶來了關於積極應對社會老齡化,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對阿爾茲海默症等疾病的認知與管理,構建全齡友好型社會的建議。黃斌表示,預防此類疾病發生,早期診斷、規範治療、康復管理阿爾茲海默症患者,需要全社會加強重視,提高對阿爾茲海默症的認知。
將地貧納入新生兒疾病篩查病種範圍
“將地貧納入新生兒疾病篩查病種範圍,並出臺相關檔案對該類新生兒疾病篩查進行規範和管理;對地貧類新生兒疾病篩查實施免費(或部分免費)檢測。”市人大代表、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主任藥師賀林帶來的兩條建議,聚焦“一老一小”中的小,關注新生兒地中海貧血問題。
市政協委員、青白江區民政局局長石紅櫻將目光聚焦到孩子們心理“生病”上,她建議要築牢學生心理健康服務網路。“‘預防為主’,形成學校、部門、社會共同參與的學生心理健康服務良好格局。建立健全全市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機制,定期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監測。”
【場外連線】
服務再升級 老年人看病“一站”搞定
77歲的胡阿姨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高血糖、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用她的話說:“每天吃藥比吃飯勤多了。”由於服藥太多,她出現了胃腸不適反應。
前不久,胡阿姨前往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看診,醫生在仔細檢查研究後,將她服用的藥物進行調整,減少了服藥數量及種類,病情也得到穩定控制。
實際上,與胡阿姨類似的患者並不少。“醫生介紹我來老年醫學科,在這兒就診,就不用跑多個科室了。”患者杜阿姨告訴記者,這些天,她留意到正在召開的市兩會,“養老”“就醫”等民生事兒成為會場的熱詞。
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吳鏡向記者介紹,醫院依據患者需求成立了綜合性特色科室,基本涵蓋了所有老年人常見病治療及慢病管理和隨訪。
吳鏡介紹,“針對老齡人群的就醫服務,我們還會持續再細化、再升級。”
本報記者 王雪鈺 趙子君 繆夢羽 吳怡霏 李穎 王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