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興趣跳出績點束縛

高校新生陸續入學,有媒體發現如下現象,當新生們挑選選修課程時,總有學長提醒其“冷靜”,切莫為了興趣忘了績點。

績點是將一個學生所選課程的學分、期末成績等數值加權折算的一種方法。這個在0至4區間浮動的數字,不僅反映著一名大學生的年級排名,還與評獎、保研、就業等大事息息相關。有人戲言,績點猶如大學生的“工分”,而如何在單位時間裡掙得更高的分,就成為同學們的“理性”考量。大學課程繁多,但難易不一,授課結課形式各異,以績點為標尺的“價效比”自然也不同,隨著“績點競賽”之風蔓延,確實有一些學生另闢蹊徑,專挑容易過的、給分高的課程上。

寒窗苦讀考進大學,本身是為進行“高階學習”,專攻某領域的知識技能,同時激發思考、培育審美、豐富人生。然而,在所謂的“理性”選擇下,不少學生在本該放飛理想的年紀困於“價效比”,朝氣蓬勃的少年氣染上“油膩”,著實令人唏噓。可以說,沉迷於眼前的“一點半點”而捨棄“無用之學”的人,其接受的高等教育是不完整的,再漂亮的績點也無法掩蓋這種缺失。

績點作為一種評價指標,本身並無對錯。“績點競賽”向著急功近利發展,板子不能打在學生身上,而需要各大高校和管理部門反思,對課程設定、績點演算法、管理思路進行必要改革。既然那些容易過、給分高的課成為刷分首選,那麼提升課程含金量、敦促老師嚴把關,就能堵住一部分糊弄空間。對於那些有價值卻遭冷落的課程,則不妨透過調節學分等手段提升吸引力。從長遠來看,更要探索一種讓學生卸下包袱的根本方法。比如,有大學嘗試成立單獨學院,在大一進行通識教育,學生大二時可完全拋開績點、人數比例等限制,在全校任選專業,有畢業學子感嘆這種改革“將自己從設定的軌道里解放了出來。”如是探索不見得具有普適性,但至少說明,透過構建良性互動的考核體系,可以鼓勵學子從內心的熱愛出發,放下焦慮、大膽逐夢。

朦朧詩歌、搖滾音樂、社團論壇……每每談到大學的理想氣質,很多人都會追憶上世紀校園的百花齊放。世易時移,但今天的大學,仍然應該鼓勵“詩意地棲居”,這也在守護一代人的初心和青春。(湯華臻)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852 字。

轉載請註明: 讓興趣跳出績點束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