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白,我有罪
《立春》裡的李彩玲判斷季節變換,是靠風,她說:“立春一過,實際上城市裡還沒啥春天的跡象,但是風真的就不一樣了。”
她還說:“風一吹,我就可想哭了。”
如果她出現在現代劇中,察覺到春天到來,一定是看過了各種美白身體乳、防曬霜、身體素顏霜的軟廣。
也是讓人可想哭了。
影片裡的那個漂亮都市女孩展示出十年前的自己,告訴你不夠白就是不夠洋氣,只有白,才能在合照中殺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星光大道。
又或者是拉上黃黑皮閨蜜做對比,仔細想想,你一定見過這樣的廣告和這樣詭異的閨蜜情。
圖源來自:新浪微博@·吉克蔀落·
最後甩下一句話:“你想不想白無所謂,反正我嚐到了變白變美的甜頭。”
從中學開始為葡萄籽、洛神花等微商產品貢獻銷售額的本CO,今天想好好掰扯一下變白這件事。
“一白遮百醜”的審美觀念由來已久。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手如柔荑,膚如凝脂”,是春秋戰國時期對絕世美女的形容;
“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是魏晉的審美標準;
“洗盡鉛華”中的“鉛華”,指的是用來敷面美白的鉛粉,不止女子在用,士族男子同樣也會以粉敷面。
從古時起,美似乎就和“白”緊密聯絡在一起,不止東方崇尚白皮美人,西方也是如此。
古羅馬的鱷魚糞面膜,聽來奇怪但卻只有上流社會能獲此殊榮;埃及豔后加入驢奶改良的“糞奶浴”,在治療皮疹的同時又有美白功效;
英國伊麗莎白一世,用明礬與鉛、醋調和出敷面用的粉底,與蜂蠟、硫化汞製成的口紅一同上妝,白麵紅唇成了當時的美妝潮流。
圖源來自:新浪微博@Blutopia
《伊麗莎白一世》
“女王的臉像面具,一說話就往下掉粉。”
英國王室,以及文藝復興時期歐洲貴族流行的慘白麵色,不一定象徵著美,但一定象徵著身份。
古時候人們追求皮膚白嫩,多半是來自於上流社會的外貌特徵與生活狀態,白皙膚色的背後,象徵著無需勞作、無需日曬的生活,只有養尊處優的人,才能免於被曬黑,它從一種階級和物質崇拜,慢慢演變成了審美風潮。
以至於到後來,人們甚至不知道想變白是為了什麼。
就像現代人學著矽谷精英的樣子穿健身服、瑜伽褲上班那樣,我們試圖透過身上的某一特質去靠近更高階層的生活。
說這些的意思,不是要把變白定義為「屈從大眾審美」,而是要說,你不必因為黑而苦惱,白和美之間沒有直接的等號關係。
膚色受基因和成長環境影響較大,變不白的黃黑皮大可不必聽那些“傻大黑粗”的話,也不必因為膚色深而煩惱。“一白遮百醜”,才不是什麼站得住腳的觀點。
對防曬抱有執念的藝人不勝列舉,宋軼錄節目遮陽傘不離手、張韶涵把臉擋得嚴嚴實實出門、黃聖依在不外出的時候也會塗防曬霜,對紫外線的抵擋,她們都選擇不留死角。
男藝人也是如此,譬如王鶴棣的滅火器式防曬噴霧使用法。
但比起防曬黑,光老化和日曬對皮膚的損傷,才是防曬更核心的價值所在。
紫外線可以被分為UVA和UVB兩種,波段不同、穿透力不同,對肌膚的損傷也不同。
UVB主要會導致曬紅曬傷,而防曬產品上標註的SPF數值,往往代表著產品抵抗UVB的能力。簡單說來,它是皮膚抵擋UVB的時間倍數。
暴露日光下不被曬傷的最長時間*SPF值=防曬時間(min)
譬如皮膚可以抵擋住15min的陽光照射而不被曬傷,用了SPF30的防曬霜,那麼產品可以和你一起對抗陽光450分鐘,大約7.5個小時。
SPF 越高防曬能力越強,但更高的SPF 值意味著更高的防曬劑濃度和更復雜的配方設計,給皮膚的負擔也更重,卸妝可能也會更麻煩,所以防曬係數不是越高越好。
日常通勤選擇SPF值在15-30的防曬最佳,夏季室外或是紫外線較強的海邊變,才用得上SPF30以上的防曬霜。
至於大家都擔心的曬黑、曬斑、光老化,都是UVA帶來的“惡果”,對應著防曬產品中的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或是Broad-Spectrum。
“+”號越多,對抗UVA的能力越強,但也小心過猶不及,室內用一個+的產品就夠用,室外活動較多的時候,可以按照天氣,選擇PA++到PA+++的產品。
看準這兩點,不怕挑不到好防曬。
Estee Lauder
專研水光防曬
SPF30/PA+++
695元/50ml
Mistine
啞光清透面部防曬霜
SPF50/PA++++
99.9元/60ml
Lancôme
「小白管」防曬乳
SPF50/PA++++
720元/50ml
BIOTHERM HOMME
防曬隔離霜
SPF50/PA+++
490元/ 30ml
CLARINS
SPF50/PA++++
清透防曬乳
390元/30ml
不是人人都像大S,有從黑肉底翻身成冷白皮的好運氣,在暖黃調肌膚居多的黃種人中,白皙膚色仍屬少數,別人愛白就白,你是“有錢有閒才能曬出的小麥色肌膚”,應當更驕傲才對。
總而言之!不要放棄開心曬太陽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