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方面也在不斷地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培訓班、興趣班,家長們也爭先恐後把自家娃送進各種“班”。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沒有家長不希望自家娃能走在他人前面,不過有這麼一類人,生來就自帶天賦,讓人望塵莫及。
北大“數學天才”,畢業後放棄出國選擇“出家”
不知柳智宇這個名字,大家是否還有印象,當年的他獲得了很多的殊榮,被人們稱為“數學天才”。高中的時候,他曾代表國家參加了數學奧林匹克迴圈賽,並且獲得了金牌,這在當時屬於很高的榮譽,於是他便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學。
柳智宇進入了北大上學,即將畢業之際他申請到了麻省理工的全額獎學金,成了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但畢業後,柳智宇卻做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他放棄出國機會選擇遁入空門,給父母留了一封信便踏上了“和尚”之路。
柳智宇的決定對於父母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無法接受這麼自己培養多年的優秀兒子,白白浪費了天賦。周圍的人也都表示不理解他的做法,這究竟是為何?時間如流水般流逝,直到9年後柳智宇才終於願意向爸媽解釋當初出家的原因。
原來柳智宇從小到大都活在父母的高壓之下,除了讀書學習,沒有任何自由支配的時間。一次一次的競賽中,他感覺自己像一個“做題機器”一樣,這些成績並不能帶給他樂趣。而在高強度的學習之下,他的視力也幾近失明,令他感到內心壓抑又彷徨,找不到人生的意義。
大學期間,柳智宇偶然加入禪學社,希望能找到心靈的寄託,開始吃素還去寺廟做義工。申請美國的研究生只是聽從父母的話,並非柳智宇所願,所以最後他還是毅然決定“出家”了。
父母鋪好的人生路,真的對孩子好嗎?
如同柳智宇的爸媽一樣,鋪好了孩子的路,將孩子的“人設”標為“天才”,讓孩子勢必要功成名就。孩子的壓力實在太大,甚至喘不過氣來,久而久之孩子會有叛逆的心情,其結果會適得其反。
這樣的孩子往往會產生兩個極端,一是長大後失去獨立的能力,盲目地繼續走父母鋪好的路;二是和父母對著幹,為了反抗很有可能做出出格的事。這兩種極端,無論是哪一種,都會毀了孩子。
父母應如何正確培養孩子?
減少給孩子的壓力
作為一個孩子,不僅要學習學校所授知識,還要應對各種培訓班、補習班,常常會累得喘不過氣來。如果父母一味給孩子施加壓力,只會導致孩子陷入絕望,甚至有厭煩的心理。父母應該給孩子少點壓力,還給孩子天真爛漫的笑容。
多理解多溝通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孩子就是一切,為了讓孩子走好人生路,就算孩子不理解自己也要逼迫孩子走父母規劃的路。其實,家人就應該多溝通,父母多給予孩子理解,聽聽孩子的想法,拋棄“自以為是”的想法。
給父母的話
孩子的路應該由孩子自己選擇,而不是家長為其鋪好路,執意要孩子走某一條路。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父母不應該太過干涉孩子的想法,一味給孩子施加壓力,只會在無形中毀掉孩子。
今日互動話題:你怎樣看待柳智宇的做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