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師不必賢於弟子”,但作為老師,數學考不及格卻是好說不好聽

由 公松臣 釋出於 經典

教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一車水、一河水。作為中小學教師,在學科知識上要比學生會得多,應該是個硬道理。

可是,近日安徽某地舉行的教師考試中,多所學校老師的數學平均分竟然沒有及格。

據報道,參加此次考試的教師有3000多名,都是50歲以下的教師。在對高三數學老師的考試中,有的老師取得了超過140分的高分,但也有多所學校老師的平均分數沒能及格。

高三數學老師解題能力考核不及格引發熱議。有網友說:老師自己不會解題,怎麼教學生?有老師表達不同觀點:必須要會解題才能教好學生嗎?老師的水平體現在“道”,而不是“術”。

對於用學生試卷來考老師,我向來反感;如果用考試成績來考核老師甚至來測定教師的教學水平,我更是持反對態度。

因為教師與學生的任務不同,即便是冠軍出身的郎平,當教練後再上場比賽,也不見得就比隊員打得更好,中小學的學科教師更是如此。

“有狀元徒弟,沒有狀元師傅”是古之俗語, “師不必賢於弟子”更是聖人所言。教師與學生“道不同”,當然也不能用同一個“術”——考試及其成績來比高低。

但是,老師的水平體現在“道”——也就是“教”上不假,但這個教如果沒有紮實的專業知識作基礎,解題的“術”便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以百分為標準的話,同樣的考題,教師可以考不100,可以考不90,但我以為,不應低於80,也就是至少應在優秀以上。

“考試成績高的老師教學水平不一定高”這句話正確的前提,應當是建立在考試成績在某個區間內,比如100-80分之間,考80分的老師可能比那個考100分的老師教學水平還高。但是,如果一個老師連60分的及格都達不到,還硬說能教學有“道”,便有些強詞奪理了,不令人信服不打緊,關鍵是現實中,這樣的老師教學水平一定不會高,甚至會誤人子弟。

“有紮實學識”是“四有好老師”的其中一個要求,這個紮實學識首先當是所教學科知識紮實,這個“紮實”,如果用考試分數對測定,不能強求全分,但至少應是優秀,“唯有江河水滿,才能浪頭高高,”如果一名教師,做學生的試卷都不能及格,何以能築起教學的“高道”?

(作者,李玉柱,本文為 平湖一柱 原創作品,歡迎指導,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作者和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