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水榜狀元的清東陵,竟是由一個14歲的少年找到?

中國古代,無論是皇帝、親王,諸侯,還是普通老百姓,在給自己選擇墳地的時候,只要家庭條件允許,都要給自己請一個風水師來看風水。
封建社會的中國人相信,墳地風水的好壞,決定著自己百年之後的安寧。除此之外,風水也與家族的延續和後代的走向息息相關。
中國風水榜狀元的清東陵,竟是由一個14歲的少年找到?

什麼叫風水呢?明代的風水師項喬在《風水辯》中解釋道:“所謂風者,取其山勢之藏納,不衝冒四面之風;所謂水者,取其地勢之高燥,無使水近夫親膚。''
聽起來很複雜,解釋起來就是在選擇墳地的時候要避開風和水--因為地下是有風的,如果風從北面吹來,就會使得墓主人感到寒冷;水會滲透陵墓中的地宮,導致棺材進水。古人陰宅向來講究地高水遠,棺材進水為不吉,不聚財(小編認為這點很重要,哈哈哈)。
中國風水榜狀元的清東陵,竟是由一個14歲的少年找到?

《風水辯》
既要有風有水,還要適當的避開風和水,這就是風水大師的技術活了。“龍沙穴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要選擇一處好的風水寶地,要“三年求地,十年定穴”,這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而且耗時長的活。
清東陵的地理位置從風水學上講近乎完美,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能夠從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上選中這樣一塊吉地,風水師的水平可見一斑。但是究竟是誰選中了這麼好的地方作為清帝國的皇家陵園的呢?
有一種說法說是被一個年輕人選擇的,這個人就是少年天子---順治皇帝。
中國風水榜狀元的清東陵,竟是由一個14歲的少年找到?

順治皇帝畫像
乾隆皇帝說:在順治八年的時候,剛剛14歲的順治帝就來到了東陵選擇萬年吉地,一眼就看中了這裡,並立即確定了此地就作為自己將來的陵寢。
乾隆皇帝還在《恭謁孝陵》這首詩裡面這樣寫道,“鼎湖親卜吉,昌瑞萬年基”,這當中的“親卜吉”就說的是少年天子順治皇帝。
我們肯定覺得這件事很奇怪,一個14歲的孩子怎麼能有如此過人之處。不僅乾隆說,而且清朝皇族宗室愛新覺羅·昭槤(lián,意為叢生的樹),在他的書《嘯亭雜錄》裡面還虛構了一個場景:
順治八年(1652)十二月,剛剛14歲的少年天子福臨,奉孝莊文皇太后,率領皇后、妃嬪、諸王大臣、風水師,一行浩浩蕩蕩向遵化出發。
走了4天,他們來到了遵化的豐臺嶺。他登上豐臺嶺的山巔,舉目遠望,見南面平川似毯,盡收眼底;向北抬眼,重巒疊嶂,萬綠無際,真是一處天造地設的好風水。
中國風水榜狀元的清東陵,竟是由一個14歲的少年找到?

順治帝劇照
於是,順治帝虔誠地擼下戴在大手指上的玉扳指,向南面丟擲去,說:“扳指落下的地方就是將來的穴位。”王公大臣立即找到了順治帝拋下的扳指,並馬上把一個金簪子插進玉扳指。金簪、扳指被一起插進泥土之中,然後,把它們用蓆棚罩住,不再見日光、月光、星光。
順治帝的這次風水活動,奠定了大清王朝入關後的第一塊風水基地,在之後的幾百年間,這裡一共埋葬了5位皇帝、15位皇后、136座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前後葬入161人。
《嘯亭雜錄》裡面這樣誇讚順治帝慧眼看風水:“雖命我輩足遍海內求之,不克得此吉壤也。”也就是說,即使是那些風水先生們,也未必能夠找到這樣的風水寶地。
中國風水榜狀元的清東陵,竟是由一個14歲的少年找到?

《嘯亭雜錄》實物
這件事聽起來神乎其神,非常的玄妙,究竟是不是真的,這需要用歷史資料來考察。
一個14歲的少年天子,能有這麼高的造詣嗎?當然沒有。我查閱了大量的史料,對這個事情進行了推理分析,發現並非如此簡單。
清王朝在文字獄方面處理的不是那麼嚴格,有一本民間修撰的史書躲過了這一劫難,在清朝滅亡後重見天日。在這本書中,給出的答案與清朝官方的說法大不一樣。這本書裡面說這個地方在明代的時候,就已經被一位風水大師選擇過。
明朝遺臣査繼佐在他的書《罪惟錄》裡面記載了這個事件。故事發生在崇禎十三年(1640年)。明朝大臣劉孔昭(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的後代)奉命在北京周圍為崇禎皇帝選擇萬年吉地。幹嘛要在這兒選擇呢?明朝不是用天壽山,也就是明十三陵作為皇家陵寢嗎?
因為到崇禎年間時,明十三陵已經埋葬了十二位皇帝,好的風水寶地基本上都被崇禎的祖輩們搶先了。崇禎皇帝在位十三年,仍沒有修建陵墓,於是就派劉孔昭和道士張真人(也有一說叫:張甲)到北京周圍選擇萬年吉地。
中國風水榜狀元的清東陵,竟是由一個14歲的少年找到?

劉孔昭和張真人踏遍了京畿( jī:國都及其附近的地方。)的山山水水,到處查堪就來到了遵化。來到遵化之後登上了豐臺嶺,現在叫做昌瑞山,一看這地方,真的是非常好!看山、看水,都完全符合風水理論。
明朝那時候就採用的是形勢派的風水理論,龍沙穴水、朝向格局很符合心中所想!劉孔昭看罷是讚不絕口,便問張甲此地如何。張甲按照風水術,踏罡步鬥,掐訣唸咒,一看也是認為非常好。於是兩個人就寫了個帖子,被稱為是《風水說帖》,上報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當時正焦急,心說我在位十三年,還沒有萬年吉地,在看到這個說帖之後是龍顏大悅,就把劉孔昭叫來仔細詢問,瞭解基本情況就要開工建設。
劉孔昭咕咚一聲就跪下了,說:“皇上您彆著急”。崇禎說:“怎麼不著急?都在位十三年了,即位之初就應該辦的事,十三年都過去了,能不著急嗎?”
中國風水榜狀元的清東陵,竟是由一個14歲的少年找到?

崇禎皇帝畫像
劉孔昭這時說了一句話:“有吉地,無吉時”,就是這個地方,是非常好的一塊風水寶地,但是它沒有開工的良辰吉時。
崇禎皇帝聽後,倒吸一口冷氣,!崇禎皇帝就很焦急,也很煩躁,說:“你說說什麼時間可以開工建設?”劉孔昭說了四個字,叫做"歲在甲申”,也就是說甲申年的時候才可以開工建設。
崇禎皇帝就算了下,到甲申年的時候,都已經崇禎十七年(1644)了!那就等吧,不然他也沒有辦法。
然而歷史的奇妙之處就在此,因為到崇禎十七年,明朝就滅亡了。甲申年就是崇禎十七年,那一年崇禎皇帝兵敗,在煤山上上吊自盡而亡。這樣,他就把他的江山和這塊風水寶地拱手讓給了大清朝。
中國風水榜狀元的清東陵,竟是由一個14歲的少年找到?

崇禎皇帝自盡劇照
如此看來前文的少年天子選陵寢的事情,也並非胡言亂語。我們可以這樣想想:順治皇帝是清朝入關以後的第一位帝王,他的陵寢究竟要選在哪裡呢?於是小福臨親政以後,開始大量閱讀各種書籍,其中包括風水文獻,以及記載劉孔昭選址的歷史書籍。
順治帝在學到了大量的書本知識以後,想要親身實踐一下,順便檢驗一下自己的所學。於是,他要為自己選擇萬年吉地。當順治帝帶著大批人馬前往昌瑞山選擇萬年吉地時,他的心裡對於自己的百年之後的歸宿早已有了答案。
國祚276年的大清王朝,給後世留下了眾多的歷史迷案。在古代,朝堂之上的爾虞我詐,宮門之內的皇家秘辛,能夠流傳到如今的只是星星點點而已。
從恢弘盛世的天朝氣象,到衰亡破敗的帝國之殤,清史吸引著眾多歷史愛好者的青睞。於是我們踏入這座皇家墳冢,去窺探歷史秘密,去傾聽歷史迴音。
一個會思考,有態度的歷史訴說人---歷史黃金瞳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593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風水榜狀元的清東陵,竟是由一個14歲的少年找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