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的教育新聞聯播,報道各學校送教上門、暖心校園故事、校園送溫暖活動以及1月的重要的教學活動。
2021年頭條教育新聞欄目,將注重策劃,關注學校生動的教育教學活動,講述感人的教育故事,傳播先進的辦學經驗,展示教育教學改革最新成果。敬請關注。
巫山縣共有適齡殘疾兒童少年565名,他們絕大部分是貧困家庭子女,康復訓練和就醫就學等無法得到保障,再加上巫山地理位置特殊,地廣人稀,山高坡陡,按照傳統的輕度障礙兒童隨班就讀、中度障礙兒童特校就讀方式,不能保障所有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為實現縣域內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教育全覆蓋,巫山縣教委對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到校就讀的重度障礙兒童實施“送教上門”,切實保障所有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為保證送教效果,避免送教形式化、走過場,縣教委在全縣中小學推行“五有”“五送”。
“五有”,即有方案、有計劃、有教案、有評估、有檔案。學校每學期制定送教方案,明確課程計劃和授課內容,送教教師每學期要根據“一人一案”工作要求,制定送教上門計劃,明確送教內容、目標和措施。學期結束,送教教師要對學生自主訓練效果進行檢測,為下學期制定“一生一案”送教計劃提供指導。送教教師要做好送教記錄,按“一生一冊”要求建立送教檔案,檔案資料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個別化教學方案、送教過程資料等。
“五送”,即送政策、送關愛、送服務、送知識、送技能。及時將國家對殘疾兒童少年相關政策和關愛措施宣傳到位,積極引導殘疾兒童少年對未來充滿信心,不自暴自棄。勤上門、勤瞭解,及時化解殘疾兒童少年學習生活上的困難。結合每名殘疾兒童少年的身體狀況、醫囑指導,手把手指導動作感知、情緒行為訓練,並培訓家長,指導康復訓練。結合校本教材內容,教會殘疾兒童少年基本文化知識。從社會適應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提高其自身能力,培養信心,使其能夠更好生活和成長。
截至目前,巫山全縣共有151名重度殘疾兒童少年接受了送教上門教學,其中11名完成了義務教育,有5名經過康復訓練,現已進入特校就讀。透過送教上門,補齊了殘疾兒童少年接受教育的短板,實現了縣域內殘疾兒童少年依法接受教育全覆蓋。
解決了“有學上”,殘疾少年畢業後的出路問題成為教育脫貧的新課題。2017年,巫山縣教委提出“以康復教育為基礎,以職業教育促發展”思路,開展特教新三年提升計劃,建立特教職教融通新體系,針對殘疾兒童少年實際情況,探索在縣職教中心開設服裝製作和服裝設計專業特教班。殘疾兒童少年從畫人頭像、畫靜物,到製作直裙、斜裙,現已會製作簡單的成衣,部分優秀學生進入了學校服裝專業部。為引導他們早日融入社會,學校安排他們到校內企業實習,每月支付工資2000多元。
透過特教與職教融合,拓寬了殘疾少年升學就業渠道,賦予了他們成長的“金鑰匙”。殘疾少年既學技能,又融合到普通人的生活中,為今後獨立生活、融入社會奠定了基礎,更實現了“教育一人,改變一家”的目標。巫山縣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將繼續探索在縣職教中心增設適合殘疾少年的美髮、烘焙、小修理等專業,培養一批批身殘志堅的少年,積極營造全社會關心重視殘疾兒童少年的良好氛圍。
來源:中國教育報
END
重慶三峽融媒體中心主辦
覺得好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