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是新中國第一個關於教育評價系統性改革的檔案。昨天(23日)下午,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教育部在京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抓好《總體方案》落實落地進行安排部署。
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評價學校的根本標準
破五唯,“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是教育評價改革的重點和難點。《總體方案》針對性地推出了相應改革舉措,對黨委和政府、學校、教師、學生、社會5類主體,一共部署了22項改革任務。
教育部負責人表示,改革學校評價,要著力破除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為。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評價學校的根本標準。當前違背師德師風的現象仍時有發生。中小學以考試分數和升學率評價教師的問題還比較嚴重。高校主要以科研論文評價教師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和教學團隊仍然十分短缺,各類人才唯帽子等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改革教師評價要著力扭轉重教書、輕育人等傾向。
教育部部長 陳寶生: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的定期註冊、業績考核、職稱評聘、優先獎勵首要要求。探索實施嚴重師德師風問題教師教育全行業禁入制度,確立起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的鮮明準則和導向。
改革學生評價 著力破除“分數至上”
目前,對學生的評價重分數、輕素質,重智育、輕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教育部負責人指出,改革學生評價,就是要著力破除分數至上,以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不科學做法,確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要求。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改革用人評價,要著力破除用人標準單一、文憑學歷至上等不合理的用人觀。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時代特徵、彰顯中國特色、體現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
積極推進地方人才計劃最佳化整合
教育評價改革是一項世界性、歷史性、實踐性難題,涉及多重因素、不同主體,牽一髮而動全身。教育評價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就是改革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評價,推進科學履行職責。《總體方案》提出,經過5至10年努力,各級黨委和政府科學履行職責水平明顯提高。在會上,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李小新表示,將緊密結合組織部門工作實際,推動總體方案落地見效。
破除“五唯”頑疾,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著眼發揮幹部考核“指揮棒”作用,完善對地方黨委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考核評價。
中央組織部副部長 李小新:壓實領導責任,督促各級領導幹部堅持正確政績觀,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等不良傾向,推動地方黨委政府完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機制,加強對教育評價改革工作的指導和支援。
針對社會各界反映強烈的人才評價唯“帽子”問題,中組部將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專項行動,積極推進地方人才計劃最佳化整合,對各類崗位招聘、人才引進、薪酬待遇確定、專案申報以及學科評估、基地評審等工作中與人才“帽子”簡單、直接掛鉤的做法進行清理。
杜絕“帽子”重複戴 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總體方案》提出,破除“唯帽子”,不得把人才稱號作為承擔科研專案、職稱評聘、評優評獎、學位點申報的限制性條件。會上,科技部副部長黃衛表示,將改進科技評價體系,有力支撐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取得積極進展。
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人才評價中深入落實破除唯“論文”要求,要最佳化科研專案評審管理。系統梳理專案指南編制、立項評審、過程管理、成果評價驗收、績效評估全流程,清除有關論文發表情況等簡單量化指標,構建基於科研質量導向的立項指標體系,強化科研專案績效導向和目標導向。
科學技術部副部長 黃衛:建立以科技創新績效為核心的中長期績效評估制度。落實用人單位評價自主權。對科技人才按領軍人才、青年人才和創業人才,分層分類管理,杜絕“帽子”重複戴,樹立正確的人才評價使用導向,破解人才“帽子”與物質利益過度掛鉤問題。
科技部負責人表示,將建立科研經費穩定支援機制。加大對優秀人才和隊伍的穩定支援力度,同時引導地方加大支援力度,引導高校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支援力度,著力提升高校的原始創新能力。
中小學工資分配向班主任等一線教師傾斜
破立結合、全面發力。教育評價改革的五個重點任務中,就有改革用人評價。《總體方案》提出,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要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改變人才“高消費”狀況。在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表示,將圍繞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要求,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和人才評價改革。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首先要分類改革、完善工資分配政策。指導中小學完善內部分配政策,以工作人員實績和貢獻為依據,堅持向班主任傾斜、向教學一線和教育教學效果突出的教師傾斜。鼓勵職業學校積極開展職業培訓,在內部分配時,向承擔培訓任務的一線教師傾斜。指導高校突出業績導向,制定並完善以實際貢獻為評價標準的內部分配方法。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 湯濤:深化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指導各地制定出臺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配套政策和實施意見,建立符合不同人才成長規律和實際特點的評價機制。持續深入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樹立科學的人才評價導向。健全教師榮譽制度。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加強對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核等工作的規範管理。推動事業單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在招聘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作為限制性條件。(總檯央視記者 周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