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2022年度國家獎學金正式頒發,屈指算來,這份獎項已經頒發了整整20年。
2002年,我國正式設立本專科高校在校學生國家獎學金,用以激勵那些勤奮學習、努力進取,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國家獎學金規定,獎學金每年獲獎比例約0.2%,獲獎總人數5萬。獎勵標準為本、專科每人每年8000元,碩士生2萬元,博士生3萬元。
2019年,國家獎學金擴大到全日制高職院校學生,名額隨之增加到6萬。
20年來,全國有超過100萬在校大學生獲得此項獎勵,它也成為高校學生榮譽等級最高的國家級獎學金。
【引子】
多年以後,看著殷梟波接過國家獎學金證書,安樹庭自然回想起自己領獎的那一天。
中南民族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辦公室,安樹庭開啟辦公桌抽屜,從一個檔案袋裡小心翼翼拿出嶄新如初的“國獎”證書,攤開給記者看。
“看,有國徽的!”安樹庭自豪地說。
在校學生能獲得的所有證書中,印有國徽的國家獎學金證書是獨一份兒。
殷梟波是中南民族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2018級學生,2021年他參加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特等獎提名。這是中南民大參賽以來獲得的最好名次。殷梟波也以綜合成績第一榮獲年度國家獎學金。
“當我讀大一時,我想著衝擊‘國獎’。安老師是我的榜樣。”殷梟波說。安樹庭既是他的年級輔導員,也是他參賽的專業指導教師。
2009年,安樹庭在中南民族大學讀大二時第一次獲得了國家獎學金,2013年在本校讀研究生期間,再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兩次“國獎”,除了學業優異,還與他積極參加數學建模競賽有很大關係。
1990年出生的安樹庭隨後留校工作,從學生到老師,工作7年,頭髮白了一半,“國獎”證書一直帶在身邊。
做輔導員之餘,安樹庭繼續發揮特長,指導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競賽,和團隊成員一起建模、寫程式設計、寫論文。
目前,殷梟波已被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錄取。
師生同路,青春作伴,同樣的故事再次上演,安樹庭感到了“國獎”中的傳承:為國育才。
如一縷陽光,求學路上溫暖相伴
藍際榮。
星期天,藍際榮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在武漢大學的學生食堂吃完早餐,隨即前往實驗室開始一天的工作。他主要研究工業大宗固體廢物的資源化處理。
“三點一線”,是多年前藍際榮還在中南民族大學讀本科時就養成的作息習慣,“在科學的海洋裡暢遊很有意思,我一點都不覺得枯燥”。
藍際榮的家鄉在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青街畲族鄉,一路求學的經歷,就是上學走一個小時山路、放學再走一個小時山路的記憶。走出大山,風雨兼程,既有求學的動力,也有生存的壓力,“我是大山裡的孩子”,藍際榮說:“我的家庭條件比較差,一路挺辛苦的。”
藍際榮考取中南民大,讀完本科和碩士,又考入武漢大學攻讀博士。2019年,在中南民族大學讀研一時,藍際榮學業成績全年級第一,又參加了學科競賽獲獎,並有多項科研成果,因而獲得了年度國家獎學金。
2萬元,一筆鉅款!“國家獎學金改善了我的生活,我一直心存感激!”藍際榮說。2020年,藍際榮父親身患癌症,他經常往返於湖北和浙江,為父治病。如此大的變故,家庭和他還能撐下來,除了“國獎”的物質支援,更重要的是精神鼓舞。“我不是一個人在孤獨前行,如果沒有國家的關心,很難想象我能走到今天。”
國家獎學金如同一縷陽光,溫暖著他。“更大的意義在於,這是一種持續努力的動力。”他說。
王昭君。
“王昭君”這個名字和她設計的服裝一樣漂亮。作為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實訓教師,王昭君今年25歲,但紮根服裝設計與製作領域已近十年,是各種時裝設計大賽裡的常客。
2018年,在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讀大二的王昭君以專業課年級第一名的成績獲得年度國家獎學金。王昭君出生於黃石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家裡有兄弟姊妹三個,她是老大。王昭君回憶,8000元的獎學金不僅減輕了家裡的經濟負擔,也幫她實現了專業“自由”。經常要買服裝和繪畫材料,對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之前我只能靠兼職打工掙錢,有了國家獎學金,我可以更加專心地參加比賽。”
2018年,王昭君入圍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時裝技術專案國家隊,獲得“湖北省技術能手”稱號;2019年,獲得湖北省“新時代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2020年,獲得第一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技能大賽時裝技術(國賽精選)湖北省選拔賽第一名……
獎很多,分量不同。“後面眾多榮譽更像錦上添花,第一次的‘國獎’才是雪中送炭。”王昭君說。
像一步臺階,人生命運由此改變
“這是德黑蘭,這是伊斯坦布林……”對著一幅明代地圖《甘肅鎮戰守圖略》,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副院長席會東正細數著明代人知識體系裡的西域地理形勝和物華特產。據席會東考證,這幅地圖正是曾經上過春晚的那幅網紅地圖《絲路山水地圖》的母本。而從這幅地圖裡可以看到,連通東西方的絲綢之路在明清時代依然往來頻繁,而並非如之前所想象的早已沒落。“我們原來認為,到了明代中期以後,中原王朝漢人走絲綢之路的少了,對沿途的影響小了,但是從這幅圖能夠看到,當時的絲綢之路上,一直到西亞,都有大量的漢人移民。絲綢之路並沒有被淡忘,反倒是有更多的瞭解。”
席會東被稱為“地圖史及城市史專家”,而他學術的起點就是國家獎學金。
2002年,讀大二的他獲得了第一屆國家獎學金,也是當年武漢大學歷史系本科唯一獲獎者。評選時,除了綜合成績靠前外,發表科研小論文是重要加分項。席會東回憶說:“當時教世界史的向榮老師、教中國史的魯西奇老師指導我們寫研究型論文,我選的題目是世界史主題,即地理環境對於人類文明的影響。”
席會東正在做的一個國家重點課題是“絲綢之路古代地圖的整理和研究”,之所以專攻這個冷門,他形容自己“有一種家國情懷在”。“我現在的研究方向跟最初的起點有很大的關聯。我研究‘一帶一路’上中國文化的傳播與影響,讓我能夠跳脫出個人狹隘的小世界,更多地去關注國家和社會的發展。”
本科畢業後,席會東被直接保送到北京大學歷史系碩博連讀,“國獎”是其中的硬支撐。博士畢業後,席會東成為高校教師,在專業領域嶄露頭角。“我的學業和研究透過‘國獎’得到了國家的關注和支援,‘國獎’對一個人的肯定和認可,會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和人生格局,不管他在哪個領域,能讓他看到更大的世界,支撐他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情來。”席會東說。
唐從輝。
哪裡能找到唐從輝?不用問,一定是華中科技大學綠色合成與催化團隊實驗室。一週6天,每天早上8:30到晚上10:30,他雷打不動都在那裡。碰到攻關緊要處,每週7天、每天十四五個小時待在那裡也是常態。
今年31歲的唐從輝是華中科技大學化學院教授,也是全校最年輕的博導之一。他還領導著一個基本上都是90後、00後的“最年輕”科研團隊。“科研攻關一刻都不能等,年輕正是吃苦的時候。”唐從輝說。
年紀雖輕,履歷卻十分搶眼。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後,唐從輝以“特優”的成績保送北京大學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赴德國和美國進行博士後研究,2020年回到母校華中科技大學任教。一路走來,步步“學霸”,唐從輝坦言,“國獎”對升學、出國、找工作都起了很大幫助作用。2009年,他獲得本科生國家獎學金,2014年他再次獲得博士生國家獎學金。每當人生選擇的關鍵時刻,“國獎”總會適時出現,“它像一步臺階,託著我向更高處進步”。
如今,唐從輝緊扣前沿,正帶領著團隊攻關氫能儲存的世界難題,他們正研究液體有機儲氫,利用有機分子可逆的脫氫和加氫,發展溫和條件下高儲氫容量的分子的加氫脫氫過程。“武漢現在著力建設新型氫能城市,而氫的儲存和運輸是氫能利用的瓶頸問題,也是我們致力於突破的方向。我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為武漢氫能發展提供解決方案。”
如一座燈塔,指引著奮鬥的方向
餘鵬。
咔嚓,咔嚓,隔著數尺見方的水族箱玻璃,中科院水生所博士後餘鵬正忙著給“國粹”金魚拍各種角度的“定妝照”,這些照片將作為一篇即將發表的重要論文的封面。
餘鵬從博士期間“玩”金魚一直玩到博士後。金魚是鯽魚的突變體。眼睛為什麼凸出了?背鰭為什麼消失了?表型突變背後的分子機制就是他要探索的課題。
2020年他因在金魚育種和龍睛性狀形成機制研究中取得的出色成績,獲得年度博士生國家獎學金。這不是他第一次獲獎,在安徽農業大學讀碩期間,他也獲得過2016年度碩士生國家獎學金。
“一次怎麼夠,我想,再來一次吧。”餘鵬講起自己兩次獲得國家獎學金的心路。
在安徽農業大學讀碩士時,餘鵬“養”的是鱸魚。他在導師萬全教授的指導下攻克了大口黑鱸在安徽省的人工早繁技術,帶著5篇SCI論文和26件專利,獲得了第一次“國獎”。
2017年,餘鵬考上中科院水生所桂建芳院士的博士生,課題從偏應用的鱸魚研究轉向了更基礎的金魚分子機制研究。其間,在桂院士指導下,他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創制了新的“龍晶獅子頭”品種,攻克了金魚的高效繁育技術。他飼養的一條黑色百褶裙泰獅金魚在215天內累計產卵42次,平均產卵量萬粒,創下了“產卵次數最多的金魚”世界紀錄。
回顧兩次獲獎經歷,餘鵬說,國家獎學金對獲獎者來說是一種能夠企及的、在學校校園裡就能獲得的國家級獎勵。國獎如一座燈塔,激勵著我們向前進,指引著我們奮鬥的方向。
王軍。
傍晚,結束一天的工作,走出實驗室,王軍才能抽出一點時間接受記者的採訪。2020年從武漢科技大學化工專業畢業後,他順利保研至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碩博連讀深造,今年9月將轉博。
大一新生,並不清楚將來具體要做什麼。王軍回憶說,剛進大學時自己還沒樹立清晰的目標,只覺得要好好學習,不能虛度了光陰。大一那年,他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化學安全知識競賽、化學基礎技能知識競賽,以及徵文演講比賽等活動,獲得一等獎。憑藉著這些成績,他在大一學年獲得了綜合成績第一的好成績,並獲得國家獎學金。
有點撥雲見日,王軍說,“‘國獎’對我來說更是一種認可,使我有了更清晰的目標,就是在科研之路上循序漸進。”
大二暑假,王軍沒有休息,跟隨學院研究高分子的課題組教授進行科學研究,在學院老師的指導下,於2019年9月以第一作者身份正式發表SCI學術論文一篇,同時作為第一負責人完成湖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專案一項,另外在2020年3月再次以第一作者身份正式發表SCI學術論文一篇。
像一曲夢想之歌,將青春譜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郭利華。
40歲的郭利華,聲音響亮,語速稍快,有一種鋼鐵般的脆勁兒。5月27日,記者聯絡到她時,她正在安陽出差,為當地鋼鐵廠提供現場指導。各地奔波,對她而言是家常便飯。
郭利華現在是中冶南方鋼鐵公司鋼鐵冶金、軋鋼設計師。她的主要工作,就是應用先進環保技術,將鋼鐵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降到最低,實現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雙碳減排是國家重要戰略,我們一定要助力這一目標的實現。”
2002年,在東北大學讀本科的郭利華獲得了第一屆國家獎學金,雖然已過去20年了,如今說來仍然很開心:“獲得國家獎學金,給了我直接的幫助。激發了學子的社會責任感,讓我在往後的求學和工作中接續奮鬥,一直往前衝,把青春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工作十多年,她一直奮鬥在創新性的科研崗位上,在大型工程中勇挑重擔,成為公司重點培養的專家型人才。
韋壯敏。
置身一望無際的柑橘園,韋壯敏時常會忘了時間。他和同事正在廣西山區推廣新的柑橘栽培技術,不施農藥,果樹不生蟲,柑橘的外觀和品質還更好。
2020年,華中農業大學研究生畢業,韋壯敏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從事一線科研工作。而遙遠的深山裡的120多畝柑橘試驗園就是他科技富農的戰場,每個星期,韋壯敏至少顛簸過來兩次,手把手教果農技術。剪枝、嫁接、防蟲……頭戴草帽,身穿防曬服,韋壯敏的臉和胳膊還是曬得黝黑。
2019年,讀研二的韋壯敏獲得了國家獎學金。聽到得獎的訊息,他卻一頭鑽進實驗室,“科研不等人,我想快點進入狀態”。
讀研期間,韋壯敏跑遍了全國10多個柑橘主產區,只為培育出性狀更優良、抗性更好的柑橘品種。他還透過實驗弄清楚了為什麼好吃的沙田柚不經過人工授粉就可以結果。
畢業後,韋壯敏選擇到一線工作。作為土生土長的廣西人,他深知種植柑橘的辛苦與不易,“國家獎勵我學好技術,現在我要把技術奉獻給國家。”韋壯敏說,他熱愛這項事業,看著技術能給山區果農帶來實實在在的增收,心裡踏實。
【尾聲】
有一位“國獎”獲得者我們一直想找卻難以找到。“也許此刻,他正在祖國的海疆踏浪飛奔。”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王峰說。
我們要找的這位獲獎者曾經是他班上的學生,也是該校航海技術專業定向培養的一名士官生汪國豪。
汪國豪。
汪國豪2019年入校後一直擔任班長。“進校以來,汪國豪表現一直很優秀,不僅學習成績很好,訓練時也最能吃苦。”王峰介紹說。2020年,汪國豪參加第三屆全國航海類職業院校“航海設計”技能大賽並獲得學生組優勝獎,也正是這一年,他獲得年度國家獎學金。
現在的汪國豪已經是一名軍人。2021年畢業後,汪國豪服從國家需要,在海南集訓3個月後被調往舟山海警支隊,守護國家海上安全。
因為特殊原因,沒有采訪到汪國豪本人,記者不免有些遺憾。“就把他當作一個有擔當、肯奉獻的‘青年符號’吧!”王峰安慰記者說。20年來,10年來,無數“國獎”獲得者如這個符號一般,在各個領域奉獻著青春和力量。
(長江日報記者汪洋 周劼 陳曉彤 通訊員鄧俊熙 王瀟瀟 孫慧 黨波濤 藍永麗 程毓 喻長春 王石徑)
【編輯:侯方隅】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