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高考,一定是許多人內心的陰影,因為為了高考,幾乎渡過了壓抑的三年,而最後的考試時間卻只有兩天。雖然作為學生,為高考而付出很痛苦,但是許多人也因為高考而讓自己的人生髮生了改變。在古代,也有著和類似現代的高考制度,透過一定的考核方式,朝廷可以篩選出一些優秀的人才,並賦給他們權利去管理這個國家。
而不同的朝代,他們的考核方式不一樣,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份很特殊的試卷,這份試卷是明代的\"高考\"試卷,而試卷上只有一道題目。在介紹這份試卷之前,先為大家介紹一下明代的由來。當時朱元璋結束了元代蒙古族的瘋狂統治後,並再次地由漢族治理國家,所以他們不再將民眾進行很嚴格的等級分類,而是鼓勵人民透過各種方式,參與到國家的發展當中。
正是有了這樣的國家政策,明代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時在瓷器出口、茶葉貿易、還有絲綢、香料等通貨上,領先於世界水平。儘管國家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人才隊伍並沒有得到很及時的補充,當時朝廷為了能更多的挖掘人才,並嚴格控制人才的質量,他們對科舉制度進行了調整,要求人們進入學院才能參見朝廷主持的考試,而許多人也積極相應,透過考試他們得到了當官的機會。
在明代的整個科舉制度裡,根據每次考試的規模不同,一共分為三個層次的考試,分別是鄉試、會試和殿試,最後的殿試是由皇上親自安排,如果哪個人在這三次考試裡都考取了第一名,就會被稱為連中三元,這可是比現在的高考狀元的含金量更高的榮譽。要知道在整個明代的科舉考試的歷史裡,只出現了2個人連中三元。而今天要介紹的一份試卷,它是殿試第一名的試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狀元試卷。
這份試卷目前仍保持得很好,在這份試卷上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見考生的名字--趙秉忠。除了他的名字,試卷上還會記錄他家族三代的關係。另外這份試卷和當今的試卷很不一樣,就是它的題目只有一道,考生們只要在規定的時間裡,把自己的答案寫上去就可以。可能大家會覺得只有一道題,那不是很簡單嗎?但是如果你看到了題目,一定會覺得這種題還真不是一般人能答上來的。
這份試卷的題目就是關於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看法,趙秉忠用了2000多字表述了他的見解,答案的深度和廣度很難讓人相信是從一個25歲的年輕人的手裡寫出來的。所以要想當時狀元,還真不是偶然性的。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