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智多星·吳用原是村裡的一個教書匠,作為七星小聚的初始成員,他是最早上梁山的一批人之一,梁山108個好漢論資歷無人能比。
但年老不見得是好事,要知道宋江中期掌權之後,前幾位老者大多被排擠出權力核心圈,但唯獨吳用成為宋江的親信,並坐上了梁山第三把交椅。
若排除榮譽副山主盧俊義,說句不客氣的話,吳用才是梁山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那這個手無寸鐵的書生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讓我們來談談這個。
自從晁蓋一夥奪下樑山之後,吳用便大權獨攬,他不但負責調遣每次出兵作戰的人員,相關的後勤也由吳用全權負責。
可別小看這些後勤工作,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梁山好漢在外戰中的屢戰屢敗,沒有衝鋒陷陣的吳用也有不小的功勞。此外,智多星·吳用還向大家推薦了聖手書生蕭讓、玉臂匠金大堅等專業人士,他們一手打造了梁山管理班底。
但是所謂的智多星也有他自己的缺點,那就是閱歷的侷限,畢竟他只是一個窮教書的人,即使平時已經很用心積攢了,但終究會有難以突破的瓶頸。
《水滸》中晚期,梁山好漢的財貨糧食與前期相比已有了質的飛躍,如何經營好這一家?這個已經超出了吳用老師的能力範圍,因此梁山將安排小旋風柴進和木雕李應來協助吳用處理梁山的後勤工作。
小旋風柴進是前朝皇族,自幼便與達官貴人,接觸甚深,相關的見識和經驗是一般百姓所不能想象的,就是因為這一點,我們會發現,在梁山後期準備詔安時,不管是與郡守打交道,還是與東京名將李師師攀交情,柴進都顯得無所適從,而此時吳用卻只能默默地注視著。
撲天雕李應本人就有一份很大的家業,作為一把手,他在經營資產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可以說是梁山後期非常缺乏的人才,可見撲天雕李應的武藝雖非梁山第一,卻名列天罡之首,自然也有他掌管財運的功勞。
此外,單就臨陣對敵、排兵佈陣而言,神機軍師朱武的經驗實際上要比吳用更為豐富,因此後期作戰中許多具體的指揮協調,更是這類人的獻計獻策。當然,吳用也有其不可替代之處,因為除了他之外,整個梁山都很難找到能兼顧新老團體,並且有足夠資格和貢獻的人。
看看這段分析大家有沒有發現,像吳用這樣的事,自古以來就是這樣,身居高位者,往往不是業務能力最強的人,而往往是各方面能力、資歷都不差的人,這其實也是各方勢力的一種平衡與妥協。
《水滸傳》是一部英雄熱血沸騰的故事,但在眾多愛光膀子的好漢中,也有不少讀書的人,而宋江和吳用二人正好是這兩個人物中最惺惺相惜的。
別看宋押司在鄆城縣能呼風喚雨,而窮酸的吳家亮卻只能在村裡當教師,本質上,吳用和宋江都是宋朝眾多讀書人中典型的草根出身,從哌哌墜地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他們不能從先輩家族中得到比別人更多的優勢,科舉也是一樣。
科舉制在隋唐確實有其先天不足之處,但經過唐、北宋幾百年的發展,民間早已形成了許多“技術壁壘”,如文壇上的一類考官喜歡的文筆,或者是朝代帝師們已經不能改變的鄉音,這些看起來不那麼重要,但卻往往能決定大多數人科舉的命運,這些資源是草根書生無法獲得的。
那些草根書生只能寄希望於自己中了大獎一般擁有百年一遇的才華,才能逆襲成人生贏家,但凡平庸一點,就註定要平凡一輩子。
而宋江卻不甘心,吳用也不甘心,於是在刺配江州時,一向謹小慎微的宋江便會在酒中情不自禁揮毫吟詩,來傾訴自己多年來作為讀書人的苦惱與苦惱:
而且黃巢不也是幾百年前一個趕往京師,卻又落榜的讀書人嗎?並且吳用正因為明白了作為讀者的宋江心中的夢想與執著,才會對宋江初上梁山卻決計不肯入夥表示理解,並且始終尊重宋江的選擇。
那這些讀者的夢想是什麼呢?簡而言之,就是出類拔萃,光宗耀祖,往高處說就是報效祖國,振興祖國。作為強盜顯然難以達到這些目的,但兩人在科舉考試中的仕途卻被堵住,最後都選擇了最危險的道路。
就是在這個目的上與宋江有了高度的統一,宋吳二人就可以順其自然地合作了,而且在目標達成之後,宋江就先到黃泉之後,吳用便到了他的墳前,跟隨著他公明哥哥的腳步。
許多人常說:“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句話看起來似乎挺有道理,其實卻讓很多人矇蔽了雙眼,因為人雖有許多動物屬性,但到了一定能讓人爆發出更大能量的,卻是對理想的執著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