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地方,尤其是教育方面。日本的教育一直都是世界名列前茅的,培養出了不少的優秀人才。
那麼為什麼日本的教育如此出色呢?也許與早期的學期教育離不開關係,日本的幼兒園對孩子有四項強制要求,也許中國媽媽輸在了幼兒園上。
第一,日本的“寒冷教育”
日本提倡“寒冷教育”,比如日本的有些幼兒園,在氣溫只有5攝氏度左右的時候,讓學生做完熱身運動後脫掉衣服,用冷水擦身體30秒,還要用水龍頭讓冷水淋5~10秒;還有在冬季要求學生穿短褲、短裙;在大寒之日(日本最冷的一天)赤裸著上身參加體育鍛煉,參加馬拉松或者冬泳活動等。
而在中國的教育模式下,家長和老師就害怕孩子穿的太少,生病感冒了耽誤學習,所以到了冬天都會里三層外三層的,將孩子捂得嚴嚴實實,生怕凍著孩子。
日本教育認為這種“寒冷教育”,不僅能讓提高機體免疫力,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還能讓孩子學會適應惡劣的環境,培養孩子堅強的毅力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孩子從小接受這種鍛鍊,將來才更容易成功。
第二,讓孩子吃苦
日本的孩子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幼兒園,都要做好“吃苦準備”,首先就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日本,從孩子幼兒園時就教育孩子不給別人添麻煩,比如平時在學校自己的衛生自己打掃、書包自己整理,還有全家出門旅行時,孩子要自己收拾行李、背書包,課餘時間可能還要自己出門透過勞動賺取生活費。這些行為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從小學會吃苦,長大後才有勇氣去面對挫折、承受打擊。
而中國家長都認為“再苦不能苦孩子”,在中國家庭,大部分孩子在家裡可算是“小霸王”,萬事都以他的需求為前提,殊不知這會讓孩子變得嬌慣,讓孩子不具備受挫能力和抗壓能力。
第三,重視孩子興趣和個性發展
日本比較重視孩子的個性和興趣發展,日本的幼兒園時候學校就會堆放許多圖書,任由孩子去塗鴉、剪貼,還會開展一些特色活動,讓孩子慢慢從中培養自己的興趣。並且日本老師比較注重的是孩子的進步,比如這次成績不好,但是下次有提升,那麼老師就還是會有所獎勵。
但是中國老師和家長最為看重的還是成績。近幾年也開始慢慢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開設了不少興趣班特長班,但是整體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
第四,從小進行生理知識教育
日本在這方面比較前衛,他們有“親子共浴文化”,就是異性父母與孩子之間可以一起沐浴,此外,日本家長會從小就教育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還有教會他們如何愛惜身體、保護身體。
而生理知識教育在中國是特別缺失的一塊,因為中國人思想普遍比較保守,不願意在孩子面前提及性教育,等著他們自己去明白,這也導致了不少未成年對兩性知識的出現誤解,有些到成年還不能完全瞭解自己身體。
孩子從小就開始接受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直接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發展。所以,中國媽媽們要試著放手,像日本媽媽一樣,讓孩子養成堅毅的性格,你要知道,孩子現在吃的苦都是孩子未來成功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