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不干涉中國解放戰爭卻出兵朝鮮?毛主席早安排明明白白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首氣勢雄渾、吞吐天地的七言律詩,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少有人知道,毛主席寫下這首詩的時候,心理是怎樣的壓力。
朝鮮戰爭爆發後,中國東北國防遭遇了史無前例的挑戰,毛主席思考七天七夜下定決心,抗美援朝是保家衛國,不能不打!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渡江戰役的時候,毛主席為此權衡了100天以上。
也就是說,出兵朝鮮與美國硬鋼,與當年發動渡江戰役解放全中國相比,只是一個小決定而已。
時至今日,很多觀察近現代軍事歷史的朋友都會問出一個問題,上世紀40年代的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國民黨反動派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條約,出讓全部經濟主權,為何美國不願意出兵中國,反而在一年之後出兵朝鮮,去爭奪那塊並不富裕的土地?
這個問題,答案始終藏在毛主席的渡江戰役戰略之中。
甚至,毛主席還把渡江戰役戰略,交給了朝鮮人民軍。只不過,朝鮮人民軍並沒有當回事,以至於仁川登陸後很被動損失慘重,兵線很快就被推到了三八線以北,直驅鴨綠江。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10萬朝鮮人民軍南下,三天之內佔領漢城,甚至朝鮮人民軍還把指揮部移到漢城,他的目標很明確:打到釜山去,把聯合國軍隊趕下海,把南朝鮮軍徹底殲滅,實現朝鮮統一。
經過水原戰役、大田戰役,朝鮮人民軍把南韓軍和駐韓美軍逼退到釜山防禦圈附近。眼看整個朝鮮半島都將成為朝鮮人民軍的控制範圍。
但是,遠在千里之外的毛主席,早就看到了這場戰爭背後的隱憂。朝鮮人民軍經過2個月長時間高強度作戰,兵力損失超過5萬人,動用了30萬民工轉運軍事物資,後勤補給線越來越脆弱。而美軍卻可以用幾百架飛機進行補給線轟炸,原本計劃中的海運補給線也被美國海軍所封鎖。
7月初,毛主席就提醒朝鮮方面,美軍有仁川登陸或北朝鮮後方登陸的風險。但是求勝心切的朝鮮人認為這個擔憂完全多餘,同時為了避免軍心動搖,對我們的警告內部保密,不許任何人談論仁川登陸的事情。
毛主席有仁川登陸的擔心,是因為他飽讀詩書,廣泛涉獵世界戰爭歷史和舊聞。當時駐韓美軍主要指揮官是麥克阿瑟,他在太平洋戰場上就使用過蛙跳戰法,即向日本軍隊防守薄弱甚至沒有防守的後方要地實施機動作戰。後來,美軍就是利用這樣的“蛙跳戰法”艱苦卻成功地開闢了通往呂宋島、沖繩島的勝利之路。
事實證明,毛主席的擔憂並不是多餘的。1950年9月15日凌晨2時,麥克阿瑟下達仁川登陸作戰命令,當天,他們僅僅用了20人的代價,就佔領了仁川城。四天時間內,5萬美軍登陸仁川,14天時間奪取漢城。
就這樣,朝鮮人民軍後路被斷、補給線被斷,整個軍隊就亂了套,有被美軍南韓軍圍殲的危險。最終,朝鮮人民軍只好撤退,7萬多軍隊,最終退回三八線以北的,不超過3萬人。
9月30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進入北朝鮮,我國對美國發出最嚴厲的警告。美國不聽警告,最終,我國入朝作戰,僅僅三次戰役,就把戰線再次推回到三八線以南。
朝鮮戰爭的故事,大家感興趣的話我之後更文講解。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要問題是,美軍為何沒有干涉中國解放戰爭?
事實上,美國對中國的解放戰爭,心理上存在一個比較快速的轉變過程。
抗日戰爭勝利後,美軍深度參與了國共之間的爭鬥。美軍分駐南京、秦皇島、天津、青島、北平等地。1946年春,駐中國美軍指揮官魏德邁提出派遣七個師“在華北和滿洲建立一道屏障”。同年六月,副國務卿艾奇遜宣稱駐華美軍共九萬餘人,美機一百五十餘架,美艦兩百餘艘,任務是“解除日軍武裝和遣俘”。
這種操作,很明顯是幫助遠在西南大後方的國民黨軍隊搶地盤。但是,美軍這種行為,不僅沒有受到任何譴責,反而被認為是理所當然。
直到1947年,美國國務卿馬歇爾說,美軍在中國境內的目的是協助訓練中國海軍,以防禦中國沿海地帶之海盜及走私行為”。
這種情況下,解放軍也實在沒有實力、沒有意願與美軍發生衝突。
這個階段,美國認為自己不需要出手,國民黨可以快速解決解放軍,建立軍政統一的親美政府。
絕對的實力面前,美國的自信心自然爆棚。
但是,美軍無論如何也想不到,1947年下半年開始,解放軍竟然發動了戰略反攻。尤其是東北野戰軍發動四保臨江、三下江南、冬季攻勢,東北的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變化。中原野戰軍則是挺近大別山,一刀插進了敵人心腹地帶。華東野戰軍走出山東,開始了逐鹿中原的步伐。
但是,國民黨紙面上的實力依然很強,美國此時站出來為他站臺,別說美國自己不願意,國民黨也覺得丟面子呢。
不僅如此,就連與美國始終站在對立面的蘇聯,都向毛主席施壓,要求他們放下武器,向國民黨反動派繳械投降。
1945年8月20日,蘇聯紅軍駐延安情報組給毛澤東轉來一封密電,用的是“俄共(布)中央委員會”的名義。
主要內容是:中國不能再打內戰,要再打內戰,就可能把民族引向滅亡的危險地步,等等。
對此,毛主席拍案而起,說:“我就不信,人民為了翻身搞鬥爭,民族就會滅亡?”
很明顯,毛主席紮根中國幾十年,鬧革命幾十年,發動群眾幾十年,對馬克思主義、共產黨和解放區的力量,有足夠的自信。中國革命,不能因為蘇聯不支援,就不搞了!
日本投降後,本來毛主席對解放全中國有足夠的信心。根據蘇聯在東北的作戰形式,我們打算在蘇聯支援下9個團就與國民黨爭奪東北。不僅如此,華東局的制訂的上海解放作戰計劃也由毛主席親自批准準備實施。
結果,斯大林電報打過來,我們只好取消了上海起義計劃。
不僅如此,斯大林還一再催逼,要求我們立即到重慶參加談判,加入國民黨組建的政府。
背後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斯大林在8月14日與國民黨反動派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國民黨出賣東北權利、認可外蒙古獨立的方式,獲取了蘇聯的同意。所以,當解放戰爭爆發之際,斯大林配合國民黨反動派,要求中國只能有一個軍隊,一個政府。
不僅僅是上海解放被叫停、重慶談判被施壓,我們實施的挺進東北計劃,也被蘇聯指責。
不過,即便如此,我們依然頂住壓力,向東北派出了10萬軍隊和幹部,組建了東北人民自治軍,巧妙繞開蘇聯不許解放軍計入東北的禁令,在東北大地上開始發育起來。
所以,解放戰爭初期,美國和蘇聯都不站在毛主席這一邊。但是毛主席依然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堅決自衛、奮起反擊,迎著國民黨反動派的炮火,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解放戰爭。
1946年這一年,解放軍和解放區在毛主席的指揮下不停發動自衛,同時以讓出城市、讓出平原地區的方式,牽制敵人大部分兵力,然後發動殲滅戰,取得了一定戰果。這種情況,表面看來共產黨的地盤越來越小,國民黨和他背後的美國蘇聯兩個超級大國,都認為共產黨快要撐不住了。
在安平縣,解放軍痛打美軍
但是到了1947年,解放軍竟然發動了戰略反攻。不過,戰略反攻的形勢,似乎也好像很不利。中原野戰軍南下挺近大別山,一把鋼刀插入敵人心臟,可是我們發現中野作戰幾個月,減員一半以上,重武器全部丟失。就連取得孟良崮戰役的華東野戰軍,也在七月分兵之後損兵折將,減員三四萬。情況比較好的只有東北,透過1947年春季、夏季、秋季攻勢等等,東北戰場的天平逐漸向解放軍這一邊傾斜。
站在1947年的美國和蘇聯,尤其是美國,也許能夠看出解放軍發動反擊的態勢,但絕對不可能判斷解放軍能很快打敗國軍取得決定性勝利。
到了1948年,戰略大決戰逐漸展開,美國和蘇聯卻顧不上了。
三大戰役發生在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這一段時間,正是解放軍取得絕對優勢的時間,這段時間,如果美軍干涉中國,解放戰爭有可能會更加艱難,但是美國卻沒有,這不是因為美國大發善心,而是因為,美國真的顧不上。
就在中華大地上發生轟轟烈烈的解放戰爭時,美國和蘇聯的主要視線集中在了歐洲地區。當時德國戰後重建,美國英國和法國的佔領區合併起來組成了聯邦德國,可是蘇聯卻不願意讓蘇佔區合併起來。1948年2月到6月,聯邦德國成立,並且加入了歐洲復興計劃。這一年5月,蘇聯則是推動德國蘇佔區發行新貨幣,6月,美英法決定在聯邦德國發行新貨幣。
這樣針鋒相對,一場大規模的衝突就要爆發了。
6月24日,蘇聯全面切斷西佔區與柏林的水陸交通及貨運,只保留從西德往柏林三條空中走廊通道,史稱第一次柏林危機,形成第一次美蘇冷戰高潮。
為了打破蘇聯封鎖,西德國的所屬的柏林部分,徹底成了飛地——必須用飛機進行溝通。美國實行空運,派出大批飛機向柏林250萬居民大規模空運糧食及各種日用品,在一年間飛行次數277,728次,空運貨物211萬噸,同時對蘇佔區所缺的鋼、焦煤及電力等實行反封鎖。
德國那邊是劍拔弩張,美國根本無暇東顧,毛主席正是看準這一點,發動三大戰役,並且說“抗日戰爭快不得,解放戰爭慢不得”。
最終,我們利用1948年下半年這個珍貴的視窗期實現了三大戰役的偉大勝利。
但是,三大戰役後期,儘管柏林危機還沒有完全解除,美國和蘇聯也都看出了中國局勢的翻轉變化,不約而同開始干涉中國內政。
先說蘇聯。蘇聯這個斯大林,觀察中國局勢,基本上就沒有準過。這一次依然不例外。斯大林給毛主席拍電報說,應該坐下來談判,否則美國會過來干涉的。
這件事讓毛主席非常惱火。毛主席在斯大林時候赫魯曉夫開始大批判時說,斯大林對中國做了很多錯事,整了我們四次。第一次是紅軍時期的支援王明左傾路線,造成中央蘇區的丟失;第二次是抗戰中支援王明右傾路線,幸而沒有造成損失;第三次是抗戰後說中國不能打內戰,否則民族要毀滅;第四次是組織解放軍渡過長江解放全中國。
事實證明,從1949年1月淮海戰役結束,到1949年4月渡江戰役開始,如果解放軍願意,一個月之內甚至半個月之內發動渡江戰役,也有必勝的把握,但是,渡江戰役愣是拖延了3個月。
這過程中,美國的態度也十分微妙。
美國當時已經是杜魯門政府當家,這個杜魯門對蔣介石可沒什麼好感,畢竟,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蔣介石給了他的對手政治獻金,被杜魯門認為這是干涉美國內政。所以,到1948年蔣介石派出宋美齡去美國要飯時,杜魯門冷眼相看,對她提出的10億美元援助一陣譏諷,還說,你們都是賊,你們全家都是賊!
是的,杜魯門認為,已經支援中國內戰花了48億,再花多少錢都是白搭。
更關鍵的是,到了1949年1月,蔣介石兵敗如山倒,杜魯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扶持副總統李宗仁出來主持局面,最終,李宗仁當上代總統,蔣介石只能隱居溪口,遙控朝政。
李宗仁上臺後,按照美國要求進行國共和談,企圖劃江而治。很明顯,這種局勢不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卻符合美國利益。美國在華利益主要在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只要維持住半壁江山,美國就能獲得大量利益。
最終毛主席拒絕了李宗仁劃江而治的方案,提出了建立聯合政府懲治戰犯幾個條件。這些條件,李宗仁沒權利答應,蔣介石不願意答應。
所以,渡江戰役拖延三個月,還是要打!
可是,當時的中共中央,毛主席在內,大家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發動渡江戰役,美國發動干涉怎麼辦?美國直接派出軍艦封鎖長江,把南渡的解放軍迂迴包圍怎麼辦?
不得不說,渡江戰役確實是非常危險的一步棋。
但是,毛主席向來提倡“不打無準備之仗”,因此當時的情況,他做了完全的準備,絕不給美國干涉中國內戰的機會!
渡江戰役的計劃,主要分了三部分:
1,主要作戰部分,以第二野戰軍和第三野戰軍主力100多萬人,在長江下游發動渡江戰役,第三野戰軍主攻方向為蘇南、上海、浙江一線,第二野戰軍主攻方向為皖南、江西一線。如此密集的兵力部署,確保美國在東南戰場上沒有登陸干涉的機會。即便是美軍在上海、杭州等地登陸,第二野戰軍也能快速東進,穩定局勢。
2,封鎖長江。我軍以岸基火炮封鎖整個長江,任何在長江干流活動的外國軍艦,都會受到警告,逾期不離開,就會收到火炮洗禮。英國軍艦不聽警告,華野直接發動攻擊,紫石英號倉皇逃竄。事實上,美國如果學英國這樣進入長江,我軍也是第一時間發動炮擊,不給他們有任何封鎖長江的機會。
3,華北東北的沿海地區,嚴密防守,防止美軍登陸。五大野戰軍最強的第四野戰軍,並沒有參加渡江戰役,而是全部部署在了華北地區,尤其是江蘇山東等地,防止美軍登陸。四野司令部設在鄭州,是最大的機動兵團,隨時可以支援全國。渤海等地,則是由華北野戰軍和東北軍區一部進行防守。
如此周密的部署,讓美軍根本沒有機會封鎖長江,更沒有機會登陸中國干涉解放戰爭。
當然,美國因為種種考慮也沒有干涉我國的解放戰爭。最終,第二野戰軍在解除危險之後,從江西一路向西,迂迴湖南,配合四野打了一場大範圍的圍殲戰,全中國就此實現了大解放。
甚至,到了第二年解放軍實施渡海作戰,解放海南島,美國也沒有干涉。四野將士靠著小木船就渡過瓊州海峽,解放了海南島。這期間,美國什麼措施都沒有采取過。
等到新中國成立,全國大解放時,蘇聯的斯大林也隨之改變了對中國問題的態度,畢竟斯大林的原則只有一條:
“勝利者不應該受到譴責。”
我想,美國也是類似想法,只不過,美國失去了與新中國握手的絕佳機會,後來悔之晚矣!
要完成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不管是美國還是蘇聯,都是靠不住的,也沒有人能夠干涉960萬平方公里、5億人的解放戰爭。而毛主席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並且做足了功課,把美軍可能干涉的情況全部安排的明明白白,又能速戰速決解決國民黨殘餘勢力,才有瞭如今朗朗乾坤的新中國。
不得不說,毛主席在軍事上是一個偉大的戰略家,這種胸懷世界、氣吞山河的偉人氣質,實在是舉世罕見,實在是民族之幸!
這是我寫的毛主席系列文章第7期,前面6期分別是第一期《文運昌:毛主席的思想啟蒙、救命恩人,為何晚年死也不原諒主席?》,第二期《當代中小學生,為何一定要以毛主席為榜樣?這裡面學問太大了》,第三期《張幹:29歲當湖南一師校長,曾要開除毛主席,後下場如何?》,第四期《月壤將送往湖南告慰主席,你可知我們實現了毛主席的哪些願望?》,第五期《文七妹:篤信佛教的農村婦女,如何深刻改變毛主席命運?》,第六期《毛順生: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參軍和理財經歷影響毛主席一生》。
寫這些文章不掙錢,就為了讓更多讀者瞭解毛主席,瞭解中國革命成功之路。
歡迎關注歷史知事,瞭解更多關於毛主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