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信爺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說到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大家首先就會想起白居易的《長恨歌》。其實,就藝術成就與思想深度,李商隱的《馬嵬》一點不輸於《長恨歌》。
《馬嵬》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年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九州之外還有大九州,這都是虛幻的傳說,來生尚不可知,今生的緣分已到盡頭。只聽到禁衛軍空擊夜柝,不再見宮中雞人報曉的更籌。六軍逼宮,駐馬不前,妃子歿去,回想當年,長生殿裡還嗤笑織女牛郎。做了四十多年的真龍天子,卻不如百姓盧郎,能與莫愁相伴朝夕。
馬嵬是唐代的一個驛站,古代的驛站很多,為什麼只有馬嵬驛後人皆知呢?就是因為這裡曾經發生了著名的“馬嵬之變”。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叛軍攻破潼關。唐玄宗帶楊貴妃倉皇西逃,夜宿馬嵬驛,禁軍譁變,殺死楊國忠父子。又以“賊本尚在”為由,逼迫唐玄宗縊死楊貴妃。馬嵬成了繁華落幕、紅粉成灰的傷心之地,這也就催生出很多詩詞歌賦。
白居易的《長恨歌》,洪昇的《長生殿》,杜牧的《過華清池》都是歌詠李、楊愛情故事的千古名篇,但又多以“紅顏禍水”為由為唐玄宗開脫罪責。那麼,李商隱又持什麼觀點呢?
首聯:
詩題是《馬嵬》,但是開篇卻沒寫兵變,沒寫紅顏,而從“海外”入手,由現實轉向仙界,別開生面,起筆不凡。直接打破唐玄宗的幻想,什麼幻想呢?白居易《長恨歌》中寫道:“忽聞海外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說楊貴妃並沒有死,而是生活在“仙境”,給唐玄宗捎回了舊物,說他們還有相見的時候。
而李商隱卻是直接擊破這個幻想,一個“徒聞”讓幻想成為泡影。無論世外還是什麼仙境,那都是虛無縹緲的,根本就不可信;而來世無憑,今生休矣,你們的緣分此生已盡,這一世的夫妻關係已經完結了。美麗的傳說只能增加悲劇色彩。
這是無情的現實,也是辛辣的諷刺。至於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結局,引出下文。
頷聯:隨著上面的冷醒,詩人的思緒飄到了那個久遠的馬嵬之變。
馬嵬驛的夜是那麼漆黑,那麼漫長。外面空聽到禁衛巡邏打梆聲響,裡面已沒有雞人送來報曉更籌。昔樂今苦,昔安今危,逃難前“緩歌慢舞凝絲竹”,“春宵苦短日高起”不復存在,眼下卻是路宿荒野。“不復”高枕無憂,驕奢淫逸一去不復。處境不同,心情當然不同。此刻的皇帝、貴妃的內心又是多麼惶恐不安啊!“虎旅”是皇帝的禁衛軍,“宵柝是”巡邏的梆子,這都是保衛皇帝安全的,卻冠以“空聞”,暗示著宵柝傳出的平安聲只是個騙局。“虎旅”雖然“鳴宵柝”,但往日的安寧已不再,一派“山雨欲來”的氣氛,一場政變即將開始。
頸聯:馬嵬之變。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這樣寫道:“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死前”,軍隊譁變,玄宗無奈,賜死貴妃。這是按照時間順序,也是按照事件的發展順序寫的。
但是,李商隱卻沒有順序而下,而是宕開一筆,忽然回到了從前——“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的高妙在這裡淋漓展現。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就是在七月七日,唐玄宗與楊貴妃盟下了這愛情的誓言:不但今生今世相愛終老,生生世世都要做夫妻;而且他們還笑說牛郎織女每年只能相見一次。這是從前的恩愛,而此刻卻是“六軍不發”。在江山和美人,自己和愛妃之間,唐玄宗選擇了忍痛割愛,一條白綾,縊死紅顏。浪漫的昨日,沉痛的今時,多麼的富有諷刺意味啊。大開大合,一張一弛,時間與空間的轉換,今昔對比,相映成趣,這就是李商隱的獨特。
正是由於唐玄宗和楊貴妃沉湎於“七夕笑牽牛”,才使唐明皇倦怠政務,引發了“安史之亂”,才有了今日的“六軍同駐馬”的下場。多麼慘痛的教訓啊!
後人評:“六軍”、七夕;“駐馬”、“牽牛”;巧甚。善能鬥湊,“昆體”也。
尾聯:反詰的口吻,用唐明皇和莫愁女作強烈對比。為什麼當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全不了自己的愛妃,還不如普通人家的盧郎,還能與莫愁姑娘白頭到老呢?直指唐玄宗,可謂毫不留情,你貴為天子,卻不如普通百姓。
唐明皇保不住的豈止就是楊貴妃嗎?“馬嵬之變”後,唐玄宗逃往蜀地,被迫交出權利,太子李亨繼位,史稱唐肅宗。平定叛亂後,唐玄宗回到長安,抑鬱而死。赫赫揚揚的“開元盛世”成了回憶,大唐王朝從此內憂外患,無可挽回地走向衰落,走向滅亡。
一個冷峻地反問,更加深了批判內容。
清代詩人袁枚說得最是一針見血:“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李商隱生於晚唐亂世,國家的衰敗讓他對唐玄宗的失政特別痛心。所以,這首詩直接指向唐玄宗,對他進行了無情的諷刺和堅決的批判。
“他生”與“此生”;“馬嵬”與“宮中”;“此日”與“當年”;“妃子”與“莫愁”;“皇帝”與“盧郎”,處處對比,今天的悲劇,其根源就是昨日荒廢朝政而導致的,“馬嵬之變”,咎由自取。多麼尖銳地批評啊!而這歷史教訓,又是多麼值得借鑑啊!
尾句的“莫愁”很有深意,“莫愁”是每個人的願望。可是,高高在上的大唐天子;色藝超群的傾世皇妃;還有“一生襟抱未曾開”的詩人,誰人又能“莫愁”呢?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