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何做好高中生家長資深班主任的演講讓萬千父母豁然開朗

由 南門語山 釋出於 經典

  本文節選自一位從教二十餘年的高中班主任的演講。

  讀完本篇文章,你將學到如何看待高中階段的學習以及怎麼做好一位高中生家長等。

  家長不要牢騷、不要逆反

  逆反是正能量的最大敵人,在這個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會,牢騷遍佈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嚴重影響了孩子對這個未知世界的美好想象和判斷。

  未來不是屬於有錢人更不屬於沒錢人,是屬於正能量的人,鼓勵孩子不要跟消耗他的人在一起,去和正能量的人交朋友。

  教育需要正能量,家長千萬不要牢騷不要逆反。

  偶爾一個過得不好的學霸或是一個出人頭地的學渣冒出來,被媒體放大再放大,無非就是告訴人們:真正的考場其實從來就不在學校!我不懷疑這類故事的勵志作用,以及對在困難和挫折中奮鬥的我們起到很好的安撫作用,但,也難免讓一些沒有頭腦的人馬上得出一個“學習無用”的結論。

  這是一個學霸當道的主流社會,關於學渣逆襲學霸的事,當是笑料罷了,如果孩子不懂事,也這樣看,那咱們就虧大了。

  如果我們家長抱著一顆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讓孩子覺得讀書無用學歷無用,那您的孩子就毀掉了。學習能改變多少人命運不好說,但是努力總是沒有錯的。

  1.做個愛學習愛思考的家長

  孩子在不同時期需要不同的家長,你如果還在做初中生甚至做小學生的家長,毫無疑問,你就拖了高中孩子的後腿。

  孩子長大了,對家長淺層次的需要更少了,對家長深層次的需求增多了。隨著人的學習能力的退化,往往是我們做家長的智慧增長比不過孩子成長的速度。

  所以,家長在白天忙完工作以後,在孩子入睡以後,夜深人靜時,我們還要努力看書努力學習還要努力思考,分析孩子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應對孩子出現的各種問題。

  每一次和孩子的交流都要認真準備,就像老師備課一樣,每次只要談一個主題,不要翻舊帳。

  2.關注欣賞和守望遠遠勝過無休止的嘮叨

  高中生已經有了獨立處理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如果孩子有困難和困惑,我們家長沒有什麼高招,我建議還是在一旁關注和守望,微笑著給孩子戰勝挫折的動力,無聲勝有聲,有時候教育中的無為就是有為。

  不要成天嘮嘮叨叨,什麼吃飯慢喝湯響之類的改了十幾年的毛病都沒有改的就不要改了,就把它當個性伴隨一生好了。

  孩子大了,我們大多數情況下堅持一種策略:明確的目標,隱形的工作。

  智慧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很多都是默默進行的,隻言片語勝過歇斯底里。

  無憂和享受必須是我們家長的奮鬥目標,這是我們在孩子教育的有效期內堅持陪伴的動力。

  孩子早期的教育你輕鬆了一定會以加倍辛苦從後期教育中補回來。即使根據物理守恆原理,家長的辛苦總量是不變的,對你算是公平。可是對孩子呢,他將一直很辛苦一生很辛苦……

  我今天說這個是為哪些想當甩手掌櫃想把孩子全部打包給學校的家長提個醒,相對初中學業任務更重的高中生活孩子真的需要您的陪伴。

  在某些民辦學校精品化的教育下,孩子獲得較高的分數從初中考進示範高中,孩子在享受優質老師和優質同學的同時,我們要清楚作為家長在孩子早期陪伴上的差距以及孩子自主學習的品質和意志上的差距,也希望孩子自己也要知道這種差距。

  4.高一比高三重要

  第一,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培養在高一,高一落後的孩子在學習技術學習技能上就輸了。

  第二,高一所學內容絕不是高中的三分之一,至少是二分之一,因為高二暑假前一個月新課都可以結束了,高三全年用來複習。

  以物理為例,高一力學思想不建立,高中物理就坍塌了三分之二以上。所以,鼓勵你的孩子一進高一就努力拼搏吧。

  有些孩子對高一不以為然,同時初三用一年時間勤奮考了個示範高中的經驗,制定了自己到高三了再拼搏的策略。

  獨生子女打敗了多少教育理論,不是理論沒有用,而是我們過多的在乎孩子的快樂讓我們執行不下去。

  不要相信電腦遊戲可以消除學習的疲勞,沒有理由相信通宵達旦遊戲用一種疲勞去戰勝另一種疲勞,簡直無稽之談。最好的休息是睡覺,最好的調劑是音樂和運動。

  別輕易相信孩子在學習上已“全力以赴”,最多也只能算“盡力而為”。

  高考,就要玩命的全力以赴,雖然沒有暈倒的可能,但我們也要有朝暈倒而努力的準備。

  6.幫助孩子成為操縱和控制時間的高手

  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成功是規劃出來的,家長早期教育就是幫孩子規劃時間,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做得怎麼樣,及時評價及時更正及時肯定,慢慢孩子就學會了合理安排時間,那麼他就離成功越來越近了。

  學霸從表面上看不出比別人勤奮多少,他們有時間上網有時間打球有時間音樂有時間遊戲……

  但一切的玩耍都安排在他的作息表中,連和父母聊天都安排的作息表上。

  生物鐘是個很厲害的東西,它讓你身上每一個細胞都有記憶功能,到了時間點,學是每個細胞參與,玩也是每個細胞參與。

  我們不需要每一分鐘都用來學習,但我們要用好學習的每一分鐘,這是我的帶班之道。